谢如琢如此盛赞,宋璃反倒是觉得有些不自在。
她忽而想起,这谢如琢尚且不知宋父与孟氏的考量,他若是头脑一热,不肯冒领了功劳,将兴修海塘的主意,竟是出自她的手笔这消息,禀到了御前去,实非她所愿。
宋璃忙小心翼翼地遣词酌句,将不愿大出风头的意思,同谢如琢坦陈。
只不过,“不愿入宫为妃”这样的大逆不道之,自然是不便提起的,宋璃只推说,是因着陛下乃三姐姐的意中人,自己这做小妹的,不愿同阿姊相争。
谢如琢了然点头:“璃姑娘既有此嘱托,如琢定当谨记于心。只是可惜,如此一来,谢某斗胆冒领了姑娘的功劳,钱塘世人从此,竟不知,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英豪,竟是另有其人。”
宋璃倒是并未将那些浮名功利放在心上,只当皆是身外之物。
谢如琢顿了一顿,欲又止,踌躇再三,却终究还是忍不住出问道:“谢某有一事不明,不知璃姑娘可否答疑。”
“以璃姑娘的无双才智,倘若不再藏拙,想来用不得多少时日,便可名动天下。却不知,姑娘中意的,是什么样的男子?”
宋璃倒是不曾想到,他竟会有此一问,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答。
倒是谢如琢,见她沉吟不语,只当是自己行逾矩,唐突了佳人,急忙连声致歉。
宋璃却并不曾怪他,实在是从未考虑过这一节,方才无以对罢了。
到底是两世为人,现下这具身躯,虽不过芳龄十五,可内里的灵魂,心智之成熟,却远胜常人。
宋老夫人亦曾替她相看过婚事,俱是些丰神俊朗的翩翩少年郎。
可在宋璃看来,却总觉得自己有种老牛吃了嫩草的难堪之感。
加之孟氏还想将她在身边多留上几年,这议亲之事,便终究还是不了了之。
宋璃深知,宋府官宦之家,文官清流,宋父与孟氏虽对她百般宠爱,但却俱是恪守礼法之人,绝不会由着她终生不嫁。
二姐姐宋琅,固然是同小公爷举案齐眉,伉俪情深,可受困于深宅大院,日日谨慎行,唯恐行差踏错一步,实非她所愿。
她日后的夫婿,须得同宋府门当户对,不可只将她困于后宅,须得爱她,敬她,更要给她自由,答允她继续经营自己的事业,还要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不可纳妾。
这条条框框,每一句都是惊世骇俗之,实在是将三从四德,夫纲妇道,视为无物。
这样的如意郎君,又要到哪里去寻!
宋璃自是无法同谢如琢坦这些考量,只得含糊不清地敷衍道:“婚姻大事,自古以来,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若是爹娘允准,我亦心悦,想来,便是天赐良缘了罢”
宋瑾入宫之后,宋家三个女儿之中,便只剩下她,尚未许配人家。
成婚一事,实在是宋璃隐秘的一块心病,谢如琢这一问,无异于是拆穿了她的得过且过。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