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一顿,似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坦然道:“我查阅古籍,水经中有载,前朝江水决堤时,曾有知府范氏,命人将重石,安置于船上,待船行至堤坝破损之处时,凿沉大船。以船身和船上重石,堵住缺口,以此,抵御海潮。”
“若来日,萧山坝当真耐不住巨潮冲击,再次决堤,我愿凭此法一试,或可为钱塘百姓们,取得一线生机。”
宋璃定定地瞧着谢如琢这副情状,不知为何,竟产生了一丝似有似无的淡淡心疼。
她也算亲历了潮灾的险峻,沉船治水,若稍有不慎,船上之人便难免被江水裹挟而去,葬身鱼腹,何其凶险!
谢如琢重伤初愈,却又要主动请缨,再度涉险?
在自己并未同他相识的那些岁月中,谢如琢这看似风光无限的天子新宠,实则不知早已面对过多少次如现在这般为难的困境。
那时,都是他只身一人,唯有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对策,方能上不负天子之命,下无愧百姓之托。
现下,她自觉同谢如琢有了些交情,又岂能眼睁睁看着他身陷囹圄?
宋璃思忖片刻——她本意乃是藏拙,不愿露出太多马脚惹眼。
但却终究于心不忍,还是提起羊毫,在纸上画下寥寥数笔。
“事出紧急,即刻筑成鱼鳞石塘,显然无异于天方夜谭,阿璃心下想着,不若先集结阖城百姓之力,编造竹笼石塘?”
这竹笼石塘,顾名思义,是将箬竹篾,编结成巨大的竹笼,长数丈,乃至十几丈,径四五尺至七八尺不等。其中装填卵石,堆叠安置于江畔,筑起高高的防御。
笼中卵石,不可毫无章法地乱塞一气,须得依照“大不超拳,小不弃指”的标准。
以竹篾为材,不但结实,极耐水浸,越是浸泡得久,质地反而越是结实。
只因箬竹腐烂后,潮水裹挟的泥沙,经年累月,自动填满卵石之间的空隙,便宛若后世的钢筋混凝土一般,坚如磐石。
竹笼石塘叠放成堤坝后,还要在石塘见,安置大量木桩,并于最前端,以高大粗壮的硬木,作为缓冲。
“公输世家精通五行八卦,届时,婉儿姐自当辅佐大人,精心测算这些木桩的安插方位。”
“再于塘脚,安置『滉柱』加固,以抵御狂风浪潮拍击,如此一来,竹笼石塘,便可应用得更经久些。”
谢如琢目不转睛地听着宋璃又一一讲解起这竹笼石塘的诸般事项,唯恐一时疏漏,错过了其中哪项紧要关结。
良久,他终于长叹道:“先以竹笼石塘,减缓八月十八钱塘大潮之灾,再徐徐图之,修筑鱼鳞石塘,此二者,其稳固耐用程度,皆远胜于土塘柴塘,更不必在潮水决堤之时,命船工以身犯险,凿巨石沉船,以堵住缺口。”
“待石塘筑成之后,我敢断,钱塘再无水患之难,百姓安居乐业,必能成为极尽繁华富庶之城!”
“璃姑娘如此惊世之才,谢某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