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不受宠继室女,我绑定了签到系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1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十五日后,石灰浆浸透的竹丝,经溪水漂净后,质地愈发柔软,再次晒干,浸入石灰浆中,腌制十天,进一步祛除纸料中的杂质。

二道腌制后的竹丝,漂洗干净后,便可投入大锅中,滚水蒸煮上两日功夫。

煮好的竹丝细软得如同团团麻线,此时,在纸料尚有余温时,彻底清洗干净其中残余的石灰,否则,纸料容易发硬,不堪取用。

宋璃指点着宋珏,将竹丝再次均匀地晾在木架上晒干:“下一步工序,名为『碱蒸』,潮湿的纸料,对碱水的吸收不利。”

青萝早依,抬了一筐草木灰来,这草木灰筛出了大块碎屑,细腻得宛若尘泥,热水冲碱后,将竹丝浸透其中,大火熬煮。

约么一个时辰后,将竹丝纸料捞出,还要再蒸上一整日,蒸透后,依旧是趁热清洗。

此时的纸料,纤维已然松散了许多,简单地将纸料整理成团,摊平晾晒,竹丝的色泽,会自然变淡,谓之“漂黄饼”。

待黄饼呈现浅浅的鹅黄色时收回,再次过碱,二次蒸煮后,每一丝纸料,都彻底吸收了草木灰水,制成的了,连史纸,也会因着碱的缘故,亲墨性绝佳。

再次将竹饼自然漂白,历经此番“漂白饼”后,纸料白如柳絮,此时,便可注入清水,挑去不够细腻得竹丝纤维,捣烂舂料。

这体力活,自然落在了宋珏头上。

宋璃自己,则是引着青萝,去挑选了几根粗细合适的杨桃藤。

将杨桃藤以柴刀拍散,剁成寸段,浸泡后,藤中富含的植物胶,可使纸张悬浮分散,乃是天然的纸药。

调配纸药的配方,乃是各家纸坊的独门技艺,不传之秘。宋璃毫不藏私,一一指点宋珏,直叫这位四哥哥,感动得不能自已。

“阿璃,我阿姐屡屡做出那等错事,你却依旧不计前嫌,对我从不设防,你放心,四哥哥定竭尽全力,绝不辜负你这一番信任之情!”

宋璃同他共事数月,已然摸清了他的脾性,此刻也只是莞尔一笑,便吩咐青萝,将纸浆投入抄纸池中,反复打浆,直至均匀后,下入纸药。

打浆后的纸浆纤维,分布均匀,再用竹帘抄纸,重组纤维,至此,一张连史纸,便算是成了。

抄取的连史纸,轻柔地一张张揭下,因着纸药的缘故,纵然叠在一起,也不至于黏连。

宋珏取了石磨盘,压在连史纸层之上,压去水分。

这一步,足足要持续整晚,且磨盘的重量,须得逐渐增加,分次添加压力,否则,纸张则易于开裂损毁。

翌日清晨,以利刃,切去连史纸一侧的毛边,再以竹片轻轻敲打,分开纸张,便可揭纸。

此时的连史纸,尚且潮湿,还要再晒干后,方能取用。

纸坊多将连史纸置于烤纸房中,烘去水汽,宋璃初次试做,并未搭建那烤纸房,而是如同先前的桑皮纸一般,将纸贴在平整光洁的木板上,自然晾晒。

晒纸耗时费力,生产效率比之烤纸,自然低了许多,且成纸平整度也难免稍逊色些,但胜在“火气”更小。

因着纸料历经石灰与弱碱多次反复蒸煮,日光漂白,对竹丝纤维的损伤极小,是以,这连史纸的耐久性,比之寻常宣纸,强韧许多。

宋珏听闻这连史纸滑若丝绸,洁白如玉,用之可保百年不褪色,千年不泛黄,薄如蝉翼,竟连置于纸下的书册,其上的文字,都清晰可见,不由得连连咋舌。

“有此连史纸相助,兄长此番定能高中,一举夺魁!”

.b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