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两个兴冲冲地捧了连史纸回府去,宋珩早已在书院中住了多时。
二人都同宋珩多日未见,心中甚是想念,待将这连史纸,交给宋父过目后,便急不可耐地想赶往书院,送纸给宋珩。
兄友弟恭,手足和睦,宋父自然满意。
宋老夫人虽早知道,平江城中炙手可热的桑皮纸,便是出自他们兄妹之手,但这连史纸,却是初次得见,好一番端详,不由得连声赞叹。
她瞥见宋珏那双素日提笔席子作画的手,此刻已然遍布层层叠叠的老茧,知他受尽了苦头,心下不由得好生怜惜。
“今天的时辰已经不早了,你们兄妹这一月,都夙兴夜寐,忙于造纸,想来也累坏了,今晚便先歇下吧,明早再去书院,为你兄长送纸不迟。”
宋老夫人发话,宋父自然也别无异议。
这批连史纸,宋璃只是试做,庄子上还留着不少正在浸泡的纸料。
她取了些,供宋父使用,又送了一卷,去宋老太爷房中。
果然,宋老太爷用罢,亦是赞不绝口。
他素来是个不苟笑,少寡语之人,于从商之事,亦是不甚看中,只是碍于宋璃和宋珏两个,的确在平江商贾之中,声名鹊起,才并未多加阻拦。
此番,他难得在晚膳桌上,对两人大加赞赏。
“璃儿能入得老太傅的眼,才侥幸得了这造连史纸的秘法,珏儿,你日后定要尽心竭力,协助璃儿,万不可令这造纸妙术蒙尘!”
兄妹二人自是郑重其事,连声保证的。
宋老太公饮了一盏热茶,思忖片刻,又沉声道:“数日之前,珩儿回府换洗衣物和书卷时,曾于闲谈中提起,国公府的小公爷,亦搬去了书院同住,想来,也是对秋闱中举,势在必得。”
他顿了一顿,看向宋珏:“文瑶郡主与国公爷有意交好,咱们宋氏,自然也不能少了礼数。”
“珏儿,你们兄妹二人所做的连史纸,可还有剩余?依我之见,不如再分出些许,趁着此番给珩儿送纸,一并送些,给小公爷。”
宋珏看向宋璃——这造纸的法子,全靠五妹妹指点,说是他们二人合伙,实则,自己不过是卖了些苦力罢了。
这连史纸要如何处理,祖父也该问过阿璃才是。
宋璃倒是对此不置可否,心下却了然。
宋老太公,素来自视两袖清风,遍身刚正不阿的文人风骨,口中说着,最是厌恶子孙亲眷,趋炎附势。
实则,他又何尝不想攀附文瑶郡主与国公这一门权贵,背靠大树好乘凉,自此以后,庇护宋父,青云直上,官运亨通?
宋璃并不以此为耻,心中有数,便不以为意地点头。
“祖父之有理,这连史纸,咱们的确是该赠与小公爷些,正好也能请他指点一二。”
宋璃如此乖顺,瞧得宋老太公心中熨帖,十分满意地连连点头。
这一餐饭,也算是吃得其乐融融。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