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阴雨天或月圆之夜”换成了“隆冬大雪”。
这是一个陷阱。
书锦艺心中了然。
“若只在隆冬发作,便是体虚阳亏,受时节外邪所侵。”她不疾不徐地分析,“只需用雪山参这类大补阳气之物,固本培元,便可缓解。无需动用‘鬼愁’。”
她的话说得很慢,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但”她话锋一转,“倘若王爷这位‘友人’的病,不分四时,无关寒暑,只在固定的日子发作,譬如每月十五前后。”
萧辞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那么,这便不是病。”书锦艺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而是毒。”
整个济世堂落针可闻。
老掌柜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汗。他活了这大半辈子,从未听过如此惊心动魄的对话。
“是毒又如何?”许久,萧辞才开口。
“是毒,便要解。”书锦艺迎上他的探询,“寻常解毒之法,治标不治本。唯有以毒攻毒,方能断其根源。‘鬼愁’之毒,性阴寒,恰能克制那种至阳至烈的奇毒。但这其中的分量、火候、施用之法,差之毫厘,便是穿肠破肚的下场。”
“听起来,世子妃很有把握。”
“这不是把握,是知识。”书锦天纠正道,“苏家的医术,专治疑难奇毒。只是这法子太过凶险,需要医者与病患全然的信任。病患若有半分迟疑,医者便会束手束脚,一步错,步步错,最终两人同归于尽。”
她没有再看萧辞,而是对着老掌柜说:“看来今日是买不到药了。碧螺,我们走。”
她转身欲走,却被萧辞叫住。
“慢着。”
书锦艺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
“掌柜的。”萧辞吩咐道,“把世子妃要的雪山参和天山雪莲包起来,用最好的。账,记在本王名下。”
老掌柜如蒙大赦,连忙去办。
书锦艺转过身,不解地看着他。
“至于‘鬼愁’,”萧辞继续说,“此物在你手中,本王不放心。”
书锦艺的心沉了下去。
“明日,本王会派人将炮制好的药粉送到国公府。”萧辞的话,让她的心又提了起来,“你只需告诉本王用量和方法,其余的,不必你来操心。”
他这是答应了?
不,他不是答应,他是用他的方式,将这场交易的主动权,重新握回了自己手里。
他提供药材,他控制毒药,她只负责出方子和技术。他们之间的捆绑,比她想象的,要深得多。
书锦艺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微微屈膝行了一礼。
“多谢王爷。”
萧辞不再看她,带着他的人,径直走出了济世堂,消失在夜色里。
回到国公府,书锦艺一夜无眠。
第二日午后,一辆没有任何徽记的马车停在了国公府侧门。一个沉默寡的男子,将一个沉甸甸的食盒交给了碧螺,只说了一句“摄政王府送给世子妃的”,便转身离去。
碧螺将食盒捧进屋,打开一层,是两只用锦布包裹的木盒,散发着名贵药材的清香。
而食盒的最底层,是一个小小的,用火漆封口的黑瓷瓶。
书锦艺打开瓷瓶,一股极淡却奇异的气味散出。
她知道,这就是炮制好的“鬼愁”粉末。
萧辞的动作,快得让她心惊。
他不仅仅是在试探她,更是在用行动告诉她,三个月的期限,已经开始了。
她将瓷瓶握在手中,那冰凉的触感,让她无比清醒。
她抚上依旧平坦的小腹。
这场豪赌,她不能输,也输不起。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