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模仿者与“集点卡”
如同李谨诚所预料的那样,模仿者比想象中来得更快也更拙劣。
第一个跳出来的,正是那个卖调料的干瘦老头老张。
在亲眼目睹了“家家福净菜”连续一周的火爆生意,尤其是那利润惊人的“方便菜包”之后,老张内心的嫉妒和贪婪,终于压过了他那点可怜的自尊。
这天一早,当李谨诚和刘军照常支起摊位时,赫然发现就在他们斜对面,老张的调料摊旁也多出了一个菜摊。
几盆用脸盆装着的“净菜”歪歪扭扭地摆在地上,旁边一块用粉笔写在破木板上的招牌,字迹潦草,几乎是在公然挑衅——“老张净菜,全场最平!”
刘军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我操!这老东西,还要不要脸了!”他把手里的抹布往摊位上一摔,压低了声音,对李谨诚怒道,“诚子,你看见没?他妈的,连名字都抄咱们的!前几天还说咱们是傻子,今天自己就当上傻子了!”
李谨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脸上却没有丝毫怒意,反而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看到了老张所谓的“净菜”。
那盆青菜,只是在水里随便晃了晃,最外层的黄叶子是摘掉了,可菜根上还带着明显的泥土,叶片间夹杂着黑色的沙粒。那盆土豆,说是削了皮,但坑坑洼洼,像是被狗啃过一样,上面还残留着不少黑色的斑点。
最可笑的是,老张也在旁边放了一小捆蔫头耷脑的小葱,显然也是学着李谨诚,准备搞“买菜送葱”的把戏。
“诚子,你还笑得出来?!”刘军急了,“这老家伙把价格定得比咱们低一成!这不明摆着抢咱们生意吗?我得过去跟他理论理论!”
“别去。”李谨诚拉住了他,语气平淡,“让他卖。”
“让他卖?!”刘军不解,“等他把客人都抢走了,咱们喝西北风啊?”
“抢不走的。”李谨诚的眼神里,充满了自信,那是一种源于绝对实力和超前认知的从容,“军子,你记住,商场如战场,但最低级的竞争,才是拼刺刀,打价格战。而高级的竞争,是制定规则,建立壁垒,让你的对手,连跟你拼刺刀的资格都没有。”
他指了指老张的摊位,循循善诱道:“你看他,他学了我们的‘形’,也就是卖净菜、送小葱。但他学得到我们的‘神’吗?”
“什么是‘神’?”刘军愣愣地问。
“‘神’,就是我们的标准。”李谨杜拿起一根自己处理过的黄瓜,那黄瓜通体碧绿,光滑如玉,“我们的黄瓜,皮削得干不干净?厚薄均不均匀?我们的土豆,有没有一个芽眼?我们的青菜,是不是洗到水里看不见一粒沙子?我们的方便菜包,肉丝切得是不是粗细一致?酱汁的味道,是不是每天都一样?”
“这……”刘军被问住了,他每天都在执行这些标准,却从未想得这么深。
“老张他只想挣快钱,他舍不得花那个功夫,也根本没有这个意识。他以为把菜在水里涮涮就是净菜,他以为把价格定低一点就能抢走顾客。他不懂,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净菜’这个概念,而是‘家家福’这三个字所代表的——品质和信誉。”
李谨诚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让他卖。他卖得越差,就越能反衬出我们的好。他就是我们免费的、用来做对比的‘反面教材’。”
果然,如李谨诚所料,好戏很快就上演了。
一个提着菜篮子的大妈,被老张那块“全场最平”的牌子吸引了过去。
“老板,你这青菜怎么卖?”
“嘿,大妹子,有眼光!”老张立刻来了精神,挤出满脸的褶子,“我这净菜,刚开张,便宜卖!比对面那家便宜一分钱!一毛五一斤!”
“是吗?那我来一斤。”大妈图便宜,便让老张称了一斤。
老张手脚倒也麻利,称好递过去,也学着李谨诚的样子,殷勤地抓了两根蔫了吧唧的小葱:“送你的!”
大妈高高兴兴地提着菜,可没走两步,她停了下来,把菜叶子翻开仔细看了看,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
她径直走到了李谨诚的摊位前。
“小李师傅,你看看,这叫什么净菜!”大妈把手里的青菜往摊位上一放,满脸的气愤,“根上全是泥,叶子里全是沙子!这买回去,我还得自己再洗一遍!还不如直接买毛菜呢!”
刘军在一旁看着,心里那叫一个解气。
李谨诚则笑着对大妈说:“王大妈,您消消气。一分价钱一分货嘛。您要是信得过我,今天这菜钱,我给您出了。您把他那菜扔了,我这儿的,您随便挑。”
“哎哟,那怎么好意思!”王大妈连连摆手,但脸上的怒气已经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感动,“我就是气不过!他这不是骗人嘛!得,我以后啊,就认准你‘家家福’了!贵点,心里踏实!”
说着,她自己又在李谨诚这里,买了两样净菜和一个方便菜包,才满意地离开。
这一幕,被周围许多顾客都看在眼里。
老张的摊位前,瞬间冷清了下来。他站在那里,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尴尬得无地自容。
有了老张这个“先驱”,接下来几天,市场里又陆陆续续出现了三四家模仿者。他们无一例外,都只学到了皮毛,产品粗制滥造,服务态度生硬。有的甚至连送小葱都舍不得,跟顾客为了一根葱吵得面红耳赤。
这些拙劣的模仿者,非但没有抢走李谨诚的生意,反而像一群跳梁小丑,用自己的拉胯,不断地强化着“家家福”在顾客心中的“正品”地位。
“家家福”的生意,不降反升。
但李谨诚知道,这只是第一波。随着他挣钱的消息传得越来越广,一定会有更聪明、更下本钱的模仿者出现。
他必须,打出第三张牌了。
这天晚上,在那个小小的“中央厨房”里,李谨诚叫住了正准备回家的刘军。
“军子,明天你早点来,跟我去办件事。”
“啥事啊?诚子。”
李谨诚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自己画的设计图,和一百块钱,递给他:“去城东的文具批发市场,找一家刻章的店,把这个东西,给我做出来。要最好的硬卡纸,印两千张。再按照这个图案,给我刻一个铜章。”
刘军接过图纸,好奇地看了起来。
那是一张名片大小的卡片设计图。
卡片的顶端,是三个漂亮的艺术字——“家家福”。字的旁边,是一个憨态可掬的笑脸。
中间,是二十个整齐排列的空白小方格。
最下面,是一行醒目的小字:
“家家福贵宾集点卡:每消费一斤净菜,即可盖章一枚。集满二十枚印章,可免费兑换新鲜鸡蛋一斤!”
而在设计图的旁边,还画着那个铜章的样式,是一个古朴的、篆书的“福”字。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