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吕宋有大量铜矿之后,别说朱棣,就连解缙都有些意动道:“琼王殿下,那吕宋之地,真有大量铜矿?”
“这是当然,之前我在琼州之时便派人上岛探过!”朱高燨之凿凿道:“发现此地不仅农业得天独厚,矿产也是极多!”
“其中不仅有铜矿,还有金矿,铁矿,而且此地有无风海湾,只需建造便可成为优良港口!”
“一旦将吕宋纳入我大明麾下,便可输出大量优质矿产,除了作为粮食基地之外,还能作为矿产储备基地!”
“如此说来,这吕宋还真是一块宝地啊!”解缙忙看向了朱棣道:“陛下,琼王此议可也!”
“微臣听说吕宋尚且是一块蛮夷之地,虽然山地雨林众多,可终究比东南一地群山环绕要好!”
“若真能派军攻陷此地,来日有了粮食与矿产,那我大明想要变法,也就容易许多了!”
朱棣早已动心,听着二人之便抚须道:“此事倒是可行,回头叫老二研究研究,给朕递个折子!”
“不过,如此行事,那岂不是便要放过这些罪官了?彼等以倭寇威胁,着实可恨,虽不能兴大狱,但也当除之!”
虽然能通过转移矛盾解决问题,但此次沿海众官的行为无异于在他行上扎了一根刺,不拔不行。
而解缙见朱棣还抓着此事不放,便要出劝解,然则他话还出口,就见朱高燨笑道:“此事却也不急。”
“父皇须知此次牵连甚广,一旦论罪,株连者不计其数,与其杀之,不如用之!”
“眼下朝廷既要夺取吕宋,来日定要移民前往,不如先暗中收集罪官证据,来日吕宋一下,便行抓捕,将所有犯人一并流放吕宋。”
“如此,即可减少移民工作,也可让彼等废物利用,而流放代替株连,也可彰显父皇仁人之心!”
“以流放代替株连?”朱棣摸着下颌胡须,不仅连连点头,朱高燨此议确实合他心意。
解缙听到此处,想要劝解的话便说不出来了,对他来说,只要不大开杀戒,就是好事。
至于流不流放,那就无甚所谓了,毕竟,朝廷每年流放的官员还少了?就连他也被贬到交趾,形同流放!
相比起兴大狱来说,把这群刺拔掉扔到吕宋,显然好上不少,当下他便表态:“琼王此议可行也!”
随着解缙表态,出兵吕宋的基调便彻底定下了,但朱棣却没了看奏章的心情,索性拉着二人朝宫外行去,准备检视军营。
此时距离编练新军,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而作为兵部尚书,朱高煦显然是不合格的,因为他一天都在往军营之内跑。
然则也因为朱高煦的勤奋,军队的进展可谓神速,短短三个月,三大营的精锐便已经颇具形貌了!
众人乘车前往军营,路上朱棣像是想起了什么,忙问道:“老四,最近你都在作甚?怎么整日不见踪影啊?”
其实在北上之前,朱棣是一心让朱高燨大展拳脚的,毕竟大明各处都需要变法,朱高燨最懂其中原理,自然该大用特用。
结果变法开启之后,他却发现朱高燨的作用在于规定大方向,大方向定好之后,凭他手上的人力也可以顺利变法。
对此,朱棣的心绪自然是有些复杂的,一方面欣喜于自己儿孙齐心用力,一方面却是嫌朱高燨太闲了。
想想,现在老大整天各处奔走,稳定朝廷大局,老二整日练兵,老三虽然没入会,但也守着北平。
就连皇太孙朱瞻基,也为了变法顺利,亲自前往松江府坐镇,结果变法的主持人老四却是整天窝在内阁。
据说朱高燨的生活无比简单,即不去酒馆饮酒,也不去找女人,整天就是内阁王府两点一线。
如此低调的行为,让他感觉老四似乎在藏拙一般,这可不是好事,因为最不该藏拙的就是老四!
而面对他的眼神,朱高燨便笑道:“儿臣何时不见踪影了?这不每日都去内阁打卡么!”
“至于手边在做的,目前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准备叫于谦这小子开办大明日报,以正变法风气,第二件便是设计内燃机!”
“这内燃和蒸汽机相似,都是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不过效率相比蒸汽机更高。”
“在王府便有几台柴油发电机,似王府用电,都是通过这些机器辅助火力发电完成。”
“而今琼州那边石油相关技术已经完成,故儿臣在思虑设计一款内燃机,用内燃的方式取代蒸汽制造车辆!”
听到朱高燨在研究新东西,朱棣便奇道:“莫非此车能类似火车一般巨大不成?”
“当然不是,火车实际上并不方便!”朱高燨解释道:“因为火车使用之前,需要先铺设轨道。”
“若是固定长距离输送,那自可建设火车!而如今大明工业实力还不足以将火车普及,故而需要用小规模货车代替。”
“而蒸汽提供动能效率极低,若是车辆大了还行,要是制造成小型车辆,那就不甚方便。”
“因此儿臣现在设计的,便是能在普通道路上运行的车辆,通过燃油,让车辆可以直接驱动!”
“原来如此!”朱棣听得一知半解,虽然他也在努力学习物理化学,可终究还在初级阶段。
朱高燨一旦提起一些高级的东西,那他就如听天书一般,字都能听懂,唯独话听不懂。
不过,其中大体意思他还是知道的,即内燃机出现之后,便会出现朱高燨之前提过的车辆。
而石油这东西他知道,在大明朝被唤作石漆,大多用来制造蜡烛照明,也不算什么稀罕物。
可听着内燃机需要石油之后,他便知道这东西必然和橡胶一般是战略物资,断然缺不得。
想到此处,他便眯眼道:“那这石油何地可产,似我大明疆域之内,可能支撑石油用量?”
但朱高燨一听这话,便摇头道:“石油此物在大明极为稀少,当前以儿臣所知,唯独琼州,辽东等地可产,且质量不高!”
“要想寻找大量石油,有三个地界,第一遍是黄金洲,此地可谓遍地都是石油;第二就是中亚,从帖木儿帝国往西,到非洲北部一块;第三便是鞑靼以北!”
“因为石油此物乃是上古时期树木深埋而成,如今沧海桑田,大多数石油产地已经变成了沙漠,大明却是少有这等疆土!”
“如此看来,这大漠之地也不可弃也!”朱棣一听石油在沙漠中,便知以后资源争夺必在此处。
而现在,这些地方大多数都还是无人之地,若是没有朱高燨的话,恐怕日后他子孙便要无油可用了!
想定之后,朱棣便沉声道:“待变法稳定之后,朕定要亲自率兵,北征鞑靼,彻底驱除胡虏!”
他一说罢,解缙自是叹了口气,暗道国事不易,眼下吕宋还没打下来呢,朱棣已经准备再度北征了!
国家如此大动干戈,苦的只会是百姓!他索性转移话题,问道:“殿下方才所之大明日报,不知何物也?”
见解缙询问,朱高燨便笑道:“所谓日报,便是组织一群文人,收集每日国家大事与政策,写在纸上,再广而印法。”
“此物好就好在可以让百姓们知道国家政策的用意,也方便大明朝那些读书人知晓当前局势。”
“说来眼下日报筹建得也差不多了,于谦正在向翰林院征稿,若是解学士有意,或可投稿试试。”
“一旦通过,便会有一笔稿费,除此之外,报社还会办杂志,刊印诗集书卷,若学士有作品,也可以投稿试试!”
“哦?还能刊印诗集书卷?”解缙一时有些意动,他本就是才子,前些年一直都在编书,没有太多作品流传。
眼下若有机会刊登,那他倒是有些意愿,可他一说罢,朱棣便问道:“这日报,朕能投稿么?”
“当然可以!”朱高燨点了点头道:“现在日报才刚筹建,正好缺稿,任何人都可以投稿,采纳便有稿费!”
“有些意思!”朱棣笑着,一时也起了心思,当然,他是不会写什么诗的,但他可以写其他东西啊,眼下他每天都在需要新知识,正愁没地方分享心得呢!
一时间,朱棣和解缙都动了投稿之心,几人就这么聊着,转眼车驾便到了新军营地。
_l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