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成了朱高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8章 先取吕宋?大明可太缺铜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听着朱棣召见的口谕,解缙和朱高燨并不意外,自从变法开始之后,整个大明就像是启动的陈腐机器。

机器还未运作起来,从上到下就先发出了一阵响动,有的零件需要替换,有的零件则是直接掉落。

为了保证各方面的顺利进行,朱瞻基已经启程前往了松江府,与杨溥一道巡视各地,保证地方实施的顺利。

与此同时,朱高煦的新军也在紧锣密鼓的训练之中,再加上各地新学的建立,每一天都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处置。

这些事情有些是直接呈报内阁,有些则是直接呈报到了朱棣的案上,能处理的,朱棣便会直接拟诏,不能处理的,朱棣便会召集群臣前去商议。

有时候会召集杨荣,有时候会召集六部尚书,有时候便是直接召集解缙、朱高燨这两人前往。

此时听得侯显呼唤,二人便放下了手边的事情,直接朝着乾清宫方向行来,一路进入养心殿,才至此处,便听到朱棣怒喝道:

“一群误国之臣,松江府变法就罢,关福建布政使什么事?彼等结党营私,属实该杀!”

听得此声,二人便先入殿参见,待朱棣唤二人免礼,朱高燨这才笑道:“不知是何事又惹得父皇如此生气?”

朱棣一听这话,便将奏折一把甩出道:“自己看不就知道了?变法刚兴,南边宁波府、台州府,便奏报有倭寇踪迹,请求限制商船北上!”

“彼等沿海十几处千户所,竟像是空置一般,被倭寇杀至余姚县,劫掠数个村落而去。”

“这几年明明倭寇早已绝迹,如今琼州商队北上,便有倭寇犯禁,彼等是倭寇,还是我大明之贼?”

朱棣恼怒的说着,解缙已经上前将奏折拿起,细细一看,便见这是沿海官员的密奏,说倭寇不宁,请求禁海。

眼下之意,自然就是反对琼州建设团继续北上,但话又不直松江府,只说是外部环境影响。

见得这奏折上十几个官员的名字,解缙便是一阵头疼,这段时间上奏的人着实不少。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朝会上没有太大的反对声音,导致变法开启之时无人反对,一开始变法,各种官员就开始发力了。

比如松江府一地,便有知府上奏,说琼州商人在松江府作威作福,强占百姓的土地建设工厂。

卫所上报,说松江府百姓抗拒买卖土地,成群组织一处,似有造反之意,请求朝廷尽快出面。

现在更是绝了,沿海各地闹起了“倭寇”,这个时候突然闹起了倭寇,是个人都知道其中有问题!

要知道,倭寇的成分,除了有海盗和倭人,就有不少豪强在背后撑腰,眼下闹“倭寇”,显然和这些人少不了关系。

看着奏章吓人,实际上哪有那么多倭寇,大多数都是捕风捉影而已,但不处理不行,万一真有倭寇,那是要伤及百姓的!

想到此处,解缙便知道朱棣为什么这么生气了,显然,这是沿海文管集团对大明变法的一次反击。

而现在虽不知道变法是朱棣力推?所以这些人无非就是在赌,赌朱棣不敢效仿朱元璋兴起大狱!

朱棣敢么?当然敢!朱老四连造反都敢,更别说兴大狱了!思虑之间,他便低声行礼道:“陛下,此事宜缓不宜急!”

“缓?你来说说怎么缓?”朱棣恼怒道:“眼下变法推行,松江府乃是重中之重,南方倭患不平,如何安心变法?”

“再者,眼下郑和船队已经开始整备,即日便要再下西洋,现在缓了,岂不是要耽误国家大事!”

“可是陛下!”解缙硬着头皮道:“现在变法开启,松江府地价下跌快速,加上工坊开工,农户正在不断减少。”

“那些佃户自可前去做工,可那些平头百姓,却是实实在在承受了莫大损失,眼下若是严查,就怕彼等一经煽动,便会生起动乱!”

“且如今这松江府只不过是划定区域,来日推行起来,肯定会比现在大上十倍百倍,眼下不思虑妥善办法,以后变法断难推广。”

他这话已然是明示了,简单来说,现在利益受损的已经不单是士绅了,百姓的地价也在跌!

现在一个松江府就如此严重,以后的阻力只会更大,你现在严查兴大狱,以后是不是也要兴大狱?

如果把这些官员全部杀个干净,那变法以后也就不用推行了,整个大明朝会自己崩溃。

听着这话,朱棣眼中自是露出了一阵寒光,这也是他现在恼怒的原因,明明是官员生事,他却不能处置,有些过于憋屈了!

想了一会儿,他的目光便移向了朱高燨道:“老四,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眼下的倭寇问题?”

他一说话,解缙也看向了这位琼州王,面对二人的眼神,朱高燨微微一笑道:“两个办法,一快一慢,就看父皇要用哪个!”

“先捡快的说!”朱棣历来行事风风火火,此时更是一点都等不得,直接道:“说完快的便说慢的,也别让朕一句句发问!”

“要说快的办法,那简单,兴大狱,我观眼下这些倭寇,多半和沿海士绅有莫大关系,索性全部抓了......”

“殿下且慢!”朱高燨还未说完,解缙便忙开口道:“大狱兴不得啊,眼下一旦兴大狱,必然连坐甚广,把这些官员全部杀了,何人维持地方秩序?”

“阁老此差矣!”朱高燨一听,便冷笑道:“杀人确实不是解决办法,但一件事,若是杀人都解决不了,那就证明杀得不够多!”

“须知如今我大明刑法严峻,对官吏更是如此,但自太祖一朝来,贪官杀之不尽,何也?无非官官相护!”

“变法历来少不得流血杀人,没有流血杀人,那就不叫变法,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何以在我朝便不行了?”

说到此处,他便对朱棣道:“父皇,以儿臣之见,彼等就是知道父皇不敢兴大狱,咱们不如趁此机会,先连坐一批!”

“至于官员一事,无需担忧,翰林院不是就有大批备员无所事事么,让彼等去查此事,查到一个抓一个,谁查的多谁上任!”

“如此一番举措,彼等必然不敢再放肆,变法也就可以顺利推行,再无这些阻碍了!”

解缙一听这办法,顿时面色一变,心想这个琼王下手真狠,让翰林院那些备员去查?

那群备员长的已经待机二三十年了!眼下一旦放出去,那必然会踊跃参加,一有机会便会拉人下马。

就怕出去绕一圈,沿海这些州府官员留不下几个!而通倭本就是的大罪,少不了有个十几万人下狱流放的。

这么大规模的下狱,就怕还要超过洪武时期的几个大案!他作为内阁首辅,绝对不能坐视此事发生。

“陛下!”解缙刚要说话,却见方才满是恼怒的朱棣已然变得有些犹豫道:“如此查杀,当真可行?”

不是他不想兴大狱,而是他知道大狱一兴,牵连必广,一下要动这么多人,他自然要谨慎考虑!

不过他如此一提,朱高燨便笑道:“如此观之,父皇还是想要缓的办法,既然要缓,那儿臣的建议,便是按下不表,转移矛盾,先取吕宋!”

“取吕宋?”朱棣和解缙听得面面相觑,吕宋便是后世的菲律宾群岛,位于琼州以南的热带岛屿。

现在问题出在倭寇上,和吕宋有什么关系?朱棣忙问道:“取吕宋便能解决眼前之患?”

“当然可以解决!”朱高燨悠悠道:“彼等现在反抗,无非是利益受损,利益为何受损?归根究底,是地价下跌!”

“而地价下跌为何会让彼等利益受损?是因为土地就是这些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种地有利可图,故而让彼等重视土地。”

“此事说来说去,还是咱们大明的粮食价格太贵了,若是粮食已经一文不值,那取土地有何用?”

“所以要从根本解决此事,就要解决粮食问题,吕宋此地气候优越,粮食产量极大,如果夺取此地,便能将此地变为大明粮食生产基地!”

“现在取了吕宋,来年开春,就有大量廉价粮食输入松江,会导致粮食价格下降。”

“对此,百姓会得其利,可对于这些士绅来说,粮食价格下降,土地便会一文不值,到时候这些人会求着我等收购土地,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抵抗!”

听着朱高燨的话,朱棣和解缙一时间回过了味来,可这时朱高燨却话锋一转道:“而且,吕宋有大量铜矿......”

朱棣听得眼睛一亮,铜矿?铜矿!大明眼下可是太缺铜了,铜的缺口比银子还大!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