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成了朱高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9章 朱高燨:大明朝这皇帝,不好当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所以,你不想当皇帝,是因为你不想当傀儡?”震惊之中,朱棣眯着眼看向了朱高燨。

虽然朱高燨说的话很有道理,但这个回复却不能让他满意,毕竟,人是可以行动起来的。

当你觉得不满的时候,要么适应它,要么改变它!朱高燨觉得现在的体系不满意,完全可以去改变。

他就不相信,自己儿子朱高燨能参透这些底层的秩序,却没有能力去创造新的体系!

因为朱高燨没有能力的话,就建立不起来琼州!这个琼州,用的就是与大明完全不同的体系!

他现在越发相信自己老四有能力改变大明,也相信这个儿子才是最佳的继承人!

但朱高燨看着朱棣的神色,心中反倒有些纳闷,很明显,这老爷子的行有些割裂!

刚才口口声声说容不下琼州,要逼他造反,但在他明确表示不想当皇帝之后,老爷子却又开始询问他不想当皇帝的原因!

这老爷子是不是精神分裂了?你到底是想逼我造反,还是想要把皇位传给我?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朱棣还真就是一种人,有城府的同时也很敏感,察觉到这点不对之后,他便不再回答,而是反诘道:

“儿臣属实不知父皇到底何意!这天底下只有害怕臣子造反的君上,没有害怕臣子不造反的皇帝!”

“父皇方才问儿臣有没有准备,儿臣不妨直接告诉父皇,儿臣有准备!而且随时可以行动。”

“若是父皇当真容不下琼州,儿臣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将父皇送回应天府,明日便宣布琼州独立!”

“因是琼州之地虽是父皇所封,可岛上所有建筑、土地,皆已归为儿臣私人所有!”

“此地名虽一岛,却也形同一国,儿臣不才,自认为一国之君,即为君长,自当护卫国内百姓与土地的安危。”

“故,此地绝不会再让大明收回!但除开此公事,儿臣也不愿父子相残,故只能出一下策,将父皇送回应天府!”

“待父皇回到应天府之后,琼州便与大明一刀两断,父皇要攻也好,要打也罢,均随父皇之愿!”

“然则儿臣实在不愿事情如此发展,一直忍让,任由父皇责问,怎的父皇还要苦苦相逼?”

说这番话的同时,他的神色自是变得越来越冷,心中开始做着挣扎,这是他的最后通告,如果老爷子还不答应,那他就准备动手了!

可朱棣看着朱高燨如此,却是有些诧异道:“如此说来,你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不想当大明的皇帝?”

听着朱高燨的安排,他心中其实并不意外,他之所以敢激朱高燨动手,就是因为他预想过现在的情况。

可问题在于事实与他预想的不一样,在他预想中,朱高燨下一步应该是挟持他去应天府继位才对!

朱高燨却表示要将他送回应天府,直接带领琼州独立!这就说明,朱高燨不是抗拒当皇帝,只是抗拒当大明的皇帝!

这又是为什么?难不成当大明的皇帝,还比不上当一个小小琼州的土皇帝不成?

还是说在朱高燨的心中,改革大明的难度,甚至在比远渡重洋去万里之遥的海外立国还要难?

朱棣想不清楚!可朱高燨此时却也不再掩饰,索性沉声道:“父皇莫非觉得当大明皇帝是个好差事不成?”

“儿臣也不瞒父皇,大明朝这皇帝不好当啊!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朝代,立国便有如此之多隐患!”

不等朱棣开口询问,他便继续直道:“父亲也读史书,想必也知道,王朝不断更迭,从未有过亘古不变之国。”

“可我朝太祖爷爷,却妄图以一己之力,想将大明一朝传上千世万世,立下诸多祖训,皆亡国之患!”

“首要之事,他老人家千不该万不该效仿汉初封建之制,又自以为是的定下藩王俸禄,妄图以一家人掌控一国!”

“昔日大汉封建诸王,故有七国之乱,东晋分封,又有八王之乱,唐宋之时亦然,明知分封为大患,还是要如此分封。”

“分封又加以限制,诸王不得向外扩土,便只得造反作乱,若得皇位,便如父皇这般,为了限制诸王便只能削番。”

“削来削去,削出一群不事生产之人,现在是安定,日后定是要敲骨吸髓,亡了这大明朝的!”

“现在藩王待遇有多好,日后百姓造起反来,对这些皇族下手便有多狠!就怕不仅亡国,还要亡了朱氏!如此大患不除,我大明江山如何长久?”

听着他的话,朱棣等人自是沉默不,皇族的问题之前朱瞻壄提过,但是没有朱高燨说的这么尖锐。

眼见他说得严重,朱棣便道:“皇室之事,朕已知晓,来日限制,可保无患!”

“限制?父皇说的轻巧!”朱高燨冷笑道:“这天底下最难限制的就是皇族,因为皇族便是天下最大的地主。”

“人家那些士绅兼并好歹讲个脸面,而被派到民间的皇族兼并是决计不讲脸面的!”

“以当今大明为例,皇亲国戚现身,文武百官皆要跪拜,纵使官居一品,在皇族面前也得唯唯诺诺!

“这些皇族不断开枝散叶,早晚遍布大明各处,连朝廷官员都不敢违逆,那些边陲小官,谁敢违逆皇族之意?”

“如此,地方无人监管,彼等手握特权,定是大量兼并,雁过拔毛,这等人如何限制?”

“不管父皇采取何等措施限制,只要皇族特权一日不消,这些皇族便无法限制!”

“千古以来,彼等王朝连地主都无法限制,何以父皇以为我大明朝的皇族就会比地主好对付?”

“难道不能引导彼等转向商业,不再兼并土地?”朱棣一时间反问道:“若是彼等从商,应该难以动摇国基!”

“当然不行!”朱高燨沉声道:“皇族的特权若是兼并土地,那还需上百年才能影响国本,若是行商,那登时便可反噬国基!”

“因商业也是国家之本,其根本规则便是公平竞争,以此互通有无,维持社会秩序。”

“而特权一旦进入,那就要官商勾结,定要欺行霸市,将市场弄得乌烟瘴气!”

“如此只需几年之间,就能兼并大量行业!彼时这些行业被彼等控制,不仅百姓要受其害,国家定然也要受害!”

“皇族的特权就是如此,不仅是农业商业,在任何行业,只要皇族特权还在,朝廷就无法限制!”

“这!”朱棣一时已是脸色发黑,只觉大明朝似乎像是走入了一条死胡同!

朱高燨没说之前他还不太在意,现在一听,才发现皇族这件事压根就没法去改!

这不是说简单的引导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皇族的特权,让皇族特权的影响降到最低。

可这样又会导致一个问题,没了皇族的支撑,皇权从何而来?孤家寡人是当不了皇帝的!

这有正好印证了朱高燨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这句话,皇帝权力来源于地主,皇族就是最大的地主,所以皇帝必须对皇族负责!

削皇族的权力,就是削皇帝自己的权力,所以特权不能削!可不削特权就要亡国,压根就是个两头堵的问题!

他正思考着呢,朱高燨却再度道:“皇族只是大明忧患之一,儿子不妨从上至下告知父皇,皇族之下第二忧患,便是百官!”

“百官亦是我大明的忧患?”朱棣一时惊讶出声,朱高煦与朱瞻基也是一惊。

你说皇族就罢了,人家百官怎么又是忧患了?没有百官,朝廷如何运行下去?

“百官当然是忧患!”朱高燨沉声道:“一个国家之所以会衰败,绝不会只单是任何一个人的责任,往往是一群人的连带责任!”

“儿臣不妨直说,咱们大明朝的官员,简直是烂到了骨子里!而归根究底,同样是祖制之过!”

而他这话一说出来,朱棣爷孙三人都有些麻了,合着老四批判的不是大明,而是他们的父亲/爷爷/太爷爷——朱元璋!

但你说皇室有问题,老朱确实是有一定的责任,可百官有问题,还能怪在老朱头上?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