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琅本是一番好意。
可这话听在宋璃耳中,却止不住地有些头痛。
她才过了十五岁的生辰不久,便已然开始有了“催婚”的声音。
先前,只是宋老夫人同孟氏闲谈时,商议着该为她定下个好婆家。
孟氏本还舍不得这小女儿,想将她在身边多留上些时日。
但启朝女子,大多婚配甚早,城中几家同宋璃年岁相仿的世家小姐,已然纷纷议亲,孟氏不免又开始暗暗担心,那些品学兼优,一表人才的好儿郎,若是都被别人定下,耽搁了宋璃的姻缘,该如何是好。
如今,就连二姐姐宋琅,亦提起了她的婚事,宋璃不由有些无奈。
她该如何同家里人讲明,自己这具身子,现下还不过是个豆蔻少女。
她尚有许多雄心壮志,并未完成,委实不愿这样早早地嫁了人,被困在夫家的后宅之中?
宋琅见她那一张秀美的小脸,皱巴巴的,忧心忡忡,柔声宽慰道:“阿璃莫怕,有阿娘在,这婚配之事,绝不会委屈了你。”
“阿姐如今,总算也是个国公府的少夫人,你姐夫早已应允了我,亦会留意同咱们宋府门当户对的小郎君。”
“咱们的阿璃是这样德才兼备,秀外慧中的姑娘,只有万里挑一的少年英雄,才能与你相配。”
她看向宋璃时,眼中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之色,甚是以这幺妹为豪。
宋璃不愿同她分辨,脑中,却不自觉地莫名闪现一个少寡语的身影。
谢如琢。
也不知,他那边,现下是什么光景。
他的岁数,比起阿兄宋珩,还要年长几岁,却也不知,他究竟是用了什么说辞,才能虽至今尚未成婚,却丝毫不受半分催促。
宋璃脑中胡思乱想着,突然记起,当日谢如琢风尘仆仆,赶回平江,似是为着钱塘潮灾一事。
他分明是说起,修筑海塘时,还有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想同宋璃商议。
只是,彼时,勤小公爷尚有余毒未清,国公又深受阿芙蓉所扰,宋璃满腔的心思,都牵挂在宋琅身上,无暇顾及谢如琢。
她暗叫一声不好,次日晨起,忙风风火火地去见谢如琢。
“谢大人久等了。”
谢如琢倒是并不在意,柔声道:“听闻璃姑娘又开了一女子养颜会所,生意兴隆,谢某先在此恭喜了。”
宋璃更是汗颜——人家屡屡对自己施以援手,救她于水火之间,自己却将人家晾了多日。
“阿璃已命人备下了酒菜,答谢大人,还请莫要推辞。”
若无谢如琢引荐那太医院老院首,只怕勤父子二人的身子,康复得还不会这样快。
她能顺利拿到漳绒,设法织造漳缎,亦是多亏了谢如琢上下打点,与布商冯煜行了方便。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