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夫君清冷禁欲?主母想跟您和离很久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萧公子?”

“对,只知道他姓萧,其他的,一概不知。”

书锦艺看着萧辞离开的方向,久久没有说话。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书锦艺频繁出入名下的各个铺子和庄子。她以查账和盘点为由,将自己的嫁妆细细梳理了一遍。

刘氏看在眼里,只当她是终于安分守己,学着做一个合格的宗妇,便也没多加干涉,只是派了两个婆子跟着。

这日,书锦艺的马车行至城郊的一处别院。这也是她的嫁妆之一,院子不大,但很清静。

她让婆子和丫鬟在外面候着,自己进了院子。

院里种着几竿翠竹,一汪清池。她刚走到池边,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她回头,看到了那个在药铺里遇到的青袍男子。

萧辞手里提着一个药箱,看到她,也露出一瞬间的意外,但很快恢复平静。“世子妃。”

他居然认得她。

书锦艺不动声色。“萧公子,好巧。”

“我受人之托,来此出诊。”萧辞简单解释了一句。

“哦?这院子是我的,我倒不知里面还住了人。”书锦艺环视四周。

“病人刚住进来不久,或许还没来得及向您报备。”萧辞说,“是个从边关回来的老兵,受了伤,不良于行。”

书锦艺的心跳漏了一拍。

“什么伤?”

“箭伤,伤在左腿,毒气入了骨,很麻烦。”萧辞打开药箱,里面是各色银针和瓶瓶罐罐,“京中大夫束手无策,我只能用些险方试试。”

“边关”书锦艺看着他,“公子似乎与边关渊源颇深。”

萧辞手上动作不停,选出一排长短不一的银针。“家父曾在军中任职。”

这个回答,既解释了他为何熟悉边关事务,又合情合理。

“令尊是?”

“一个无名小卒,不足挂齿。”萧辞抬起头,看向书锦艺,“世子妃今日来此,也是为了探病?”

这句反问,带着一丝探究。

书锦艺笑了笑。“只是来透透气。府里人多眼杂,不如这儿清净。”

她走到石桌边坐下。“萧公子医术高明,不知对如今朝局有何看法?”

话题转得突兀,萧辞却接得自然。“在下只是一介草民,不懂朝政。只知道如今北狄蠢蠢欲动,边境并不太平。”

“哦?”

“北狄今年遭遇雪灾,牛羊冻死无数,粮食短缺。他们若想活下去,只有南下劫掠。”萧辞将银针用烈酒擦拭,“朝廷的抚恤和粮草,不知何时才能送到将士们手上。”

他的话点到即止,却字字戳在书锦艺心上。

父亲被贬到边塞,正是防备北狄的第一线。粮草,抚恤,这些都是父亲最需要的东西。

“听闻朝中有人上奏,建议削减边防军费,用以修缮京中河道。”书锦艺抛出一个消息。

“拆东墙补西墙。”萧辞评价道,“边防若破,河道修得再好,又有何用?”

他的观点,与父亲不谋而合。

书锦艺起身,走到他身边,看着他手里的银针。“萧公子,你说的那个老兵,住在哪个房间?我想去探望一下。”

萧辞停下动作,看着她。“世子妃,他的伤势很重,面目全非,怕惊扰了您。”

“无妨。”书锦艺坚持,“同是为国效力之人,理应探望。”

她的态度坚决,萧辞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在西厢房。”

他收起药箱,在前面引路。

书锦艺跟在后面,心中已经有了计较。这个萧辞,绝非普通郎中。他出现在她的药铺,又出现在她的别院,谈论边关战事,还提及一个面目全非的老兵。

这一切,过于巧合。

或许,这就是碧螺那边迟迟等不来的,“确切的消息”。

.b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