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成了朱高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2章 大明留学生,技术革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海港上一阵交谈之后,朱高燨便与众人启程前往了琼王府,当然,此时的琼王府已经改了一个称谓。

早在朱高燨抵达之前,琼王府就正式更名,为大明镇海王府,前往王府的路上,街景自然变了又变。

一根根路灯拔地而起,房屋之间的城市上空,出现了一根根交错纵横的电线,线路排布极为复杂。

看着城市上空的电线,朱高燨突然感到了一丝既视感,仿佛很多年前,自己就看过这种景象。

不过那还是在前世,而且,那也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但短短二三十年间,就来到他穿越前的时代,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变化,显得前一百年的变化还要多!

而现在,琼州似乎也进入了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路上行人来往匆匆,好似都在忙碌着什么。

朱高燨看着这一切,也不禁暗叹时代变化之快,科技是实实在在的在改变着生活中的一切。

想着,他突然问道:“行俭,说起来大明官员这两年没少南下吧,怎么很少听你说他们的情况?”

大明留学生,绝对琼州岛上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这些人大多是朝廷官员,别看御史只有七品,可那是因为官位限制。

实际上御史即便见到朝廷六部官员,那都是不虚的,对于地方官员,那更是朝廷高官,怠慢不得。

且这批留学生中不止有御史,六部堂官、翰林学士、科举贡生,国朝大儒,可谓兼容并包。

但这些人显得有些低调得过分了,来了琼州两年,几乎很少听到关于这些人的传闻。

眼见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作为统治者,自然要关注一下,不过他一问话,王直便道:“彼等皆是家父对接,属下知之不详!”

“不过这些官员南下之后,初时还有怨,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再抱怨了,也是咱们琼州学问太多,彼等每天都在上课,五花八门,学什么的都有!”

“倒是有不少御史八月来找属下抱怨过,说是夏天太过炎热,学校风扇紧缺,让赶紧补!”

“实则也不是属下不补,主要是眼下电力负载过大,学校房间如此之多,怕引起火灾。”

“结果这些人总不听劝,说什么不加风扇,等王爷回来就要去王府上访,好好参属下一本!”

说到这里,他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道:“说来可笑,彼等腐儒南下之初,都是骂什么有伤风化,伤风败俗,如今倒是不愿离去了!”

“甚至有不少翰林不知从哪儿听到的消息,问咱们科学院还招不招人,想要进入科学院深造。”

“王爷,您说说,科学院那里是深造的地方?他们治学一两年,便要入科学院,属下哪敢让彼等入啊?”

“倒是不知朝廷有没有什么计划,我看总养着这帮人也不是个事,不如定个年限,到年限便遣返得了!”

“哪里需要定年限,一群无赖留他们作甚!”朱高燨一听便道:“过了年,凡是留学满一年的全部遣返!”

“全部遣返?”王直听得一愣,不由低声道:“王爷,全部遣返是不是有些过了,属下看这些人中,还是有不少可造之才的!”

“即便可造也不要!”朱高燨摇了摇头道:“凡是在大明有官籍之人,琼州一概不要,免得坏了我琼州风气!”

实则对于人才,朱高燨历来都是足够尊重的,但人才也要分出个一二三等,不是说有才干就能用。

在用的同时,还要考虑人品问题!而大明朝的官员,人品大多数都是不用考虑的,早就被大明官场给污染了!

要不然于谦怎么能是清流呢,就是因为整个大明朝官场从上至下,无一不贪,御史也是重灾区。

虽说琼州官场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可因为是创业之初,大部分官员都还有着没有脱去的稚气。

一旦大明官员加入其中,带来带去,定然会加重官僚作风,绝对是要不得的,而且,这些官员并不是被贬职,而是留学。

朱棣的本意,是减少改革的反对派,通过在琼州的改造,增加朝堂中的改革势力,化敌为友。

换而之,现在这些官员已经合格了,那就还是需要返回大明当官的,他留也留不住。

倒不如形成惯例,遣返这些人,招收一批还未被污染的优秀学子南下,那样才能培养出对琼州有益的人才。

至于这些官员想不想走,那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想留在琼州享受优待,他有的是办法赶人!

见朱高燨说的坚决,王直自然也不再多,实则他对这些官员也没多少好感,遣返就遣返吧。

如此谈了两句,二人又将话题转向了其他地方,比如军工业的发展,经过两年的换代,琼州军械已然更新了两个版本。

就以今年新出的15式为准,枪械弹容量已经增加到十枚,部件越发标准化,互相可以替换,极大增加了枪械的使用寿命。

但说实话,枪械到了琼州这个地步,已经一只脚迈入步枪的限制,在自动化发展之前,步枪已经难以进步。

而值得一提的是,琼州这两年自动化军械进展也极为快速,眼下第二代机枪已经研制成功,达到每分钟六百发的恐怖射速。

换而之,琼州军械,已经进入了一战后期的水准,机枪的更新换代,使得骑兵的威胁将不复存在。

当然,这些重型武器,一直都是机密中的机密,除了重炮团之外,几乎没有在任何地方普及。

除了枪械的更新换代,琼州运输业也迎来了大幅进步,随着年初拖拉机,四轮汽车的出现,使得琼州开启了机械时代。

这一年来,两种车辆一直都在研制中,研制的同时,拖拉机生产线已经开始建立,并通过机械加人工的方式,制造了约莫一百辆。

拖拉机的加入,使得矿物运输更为便捷,军械和军用物资也逐渐脱开了马车的限制,可以进入一些比较复杂的地形。

可以想见,几年之内,车辆就能开始在军中普及,作为琼州军队的标配,就像枪械一般,改变军中战术。

而车辆的发展,以及这两年的各处兴建的工程,使得琼州钢铁又迎来了一波爆发期,两年之内,增长五十万吨之多!

饶是如此,钢铁产量还是低下,故王直规划,准备继续增加钢铁厂建设,同时筹建交趾分厂,争取五年之内,将钢铁产量拉到四百万吨以上。

同样,钢铁和各种建材的增加,使得琼州运输业开始发力,大量蒸汽船只投入使用。

这些船只由于不需要上战场,构造颇为简单,因而生产速度也极为快速,平均六个月便能生产一批。

在此之外,发动机引用到了水面,最新一代战舰,正在将发动机融入其中,打造一种蒸汽与发动机混合动力的新型战舰。

同为运输工具的电车此时也开始了研发,但其中阻力重重,因为电车不同于电灯,其极大的负载,决定了电车需要更高的电压和更先进的输电技术。

这也使得增加电气研究经费,培养专项人才成了必要,必须要将以往投在其他地方的资金,投入到技术革新上面。

可以说,随着电力和内燃机的出现,让琼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已经不再是靠个人便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时代。

朱高燨听着这一切的变化,并没有做出什么直接指示,只是让王直照常发展,不要过度干涉社会的自行换代,二人如此聊着,车马也来到了琼王府。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