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子妃为何不侍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1章 独眼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自这封“等我”后,接连数月,江箐珂都再未收到李玄尧的信,谷丰也一样断了音信。

    她与喜晴这一等,就等了半年之久。

    而这半年内,西齐、西燕、羌匈三国同盟因内讧瓦解,西延边陲线上战事也因此少了许多。

    年初之时,八岁大的李涞沅被册封为太子。

    两月后,京城传来国丧消息。

    新帝李铮在位不到一年,便因病驾崩。

    蔺太后推太子上位,正式开始垂帘听政。

    眼看着世家大族蔺氏权倾朝野,篡国野心昭然若揭,诸多李姓藩王对此愤懑难平,心生抵触,遂开始拒绝纳贡,拥兵自重,广扩封地。

    然内患未解,大周南疆又战火骤起,敌军势如破竹,接连攻下数座城池,大有继续北上之趋。

    国势岌岌可危之际,京城来了调兵急诏,命西延立刻带领十万江家大军支援南疆。

    屋漏偏逢连夜雨,西齐和西燕嗅到味道,再结同盟,频频挑起战事。

    江止只能留下镇守西延,由江箐珂与李朝三带领八万大军赶赴南疆。

    一个月后,江箐珂刚到南疆江陵,就被急调到其他关城。

    益州城。

    正值盛夏时节,空气里热浪灼人,远处的事物都在烈日下扭曲。

    江箐珂与李朝三站在城墙上,望着不远处的密林。

    密林里炊烟袅袅,正是敌军驻扎的营地。

    李朝三同益州节度使问道:“来的路上听说挑起战事的不是南越国,不知这群敌军到底是什么来头?”

    益州节度使撑着把黑色油纸伞,同江箐珂和李朝三细细说。

    “本是蛮苗那边一个不起眼的小族落,名叫黑峒寨,与其他周边部族一直依附南越国而存。”

    “可惜南越国君残暴无德,百姓水深火热,苦不堪,去年爆发了几场叛乱。”

    “这黑峒寨也不知得了什么高人指点,吞并其他周边部族,收容战乱流民,于乱局之中趁势崛起。”

    “此族落吞并南越大半国土还不够,最近又开始对咱们大周虎视眈眈。”

    江箐珂不免好奇道:“可知晓对方的头领是谁,行事是什么作风?”

    益州节度使回:“对方的头领倒不起眼,就是蛮苗部落一个年近七十的老者而已,真正厉害的另有其人。”

    江箐珂和李朝三异口同声。

    “谁?”

    益州节度使神色凝重而认真,且语之间带着几分倾佩之意。

    “本官虽未与此人交过手,可听其他关城同僚说,是一个独眼王。”

    “姓甚名谁不知道,但此人骁勇善战,凶悍无比,可以一敌十,且甚有谋略。”

    “独眼王?”

    江箐珂念叨了一句后,望着远处的那片密林。

    “敌军何时来的?”

    “前日。”益州节度使答。

    “交过战吗?”

    “刚来那一天,小战了一次,倒像是试水。”

    “对方这次来了多少人?”

    益州节度使答:“密林遮掩,不大清楚,可估摸着,应该有个八万人。”

    李朝三接着问:-->>“益州城还剩多少护城军?”

    “三万人。”

    江箐珂挑了挑眉头,不以为然道:“加上我们江家军就是十一万,击退他们八万,不算难事。”

    益州节度使忧心忡忡。

    “但愿如此吧。”

    江箐珂瞥了益州节度使一眼,尤其是那把甚显矫情的伞,神色冷傲地反问了一句。

    “瞧不起谁呢?”

    益州节度使立马放下油伞,拱手陪笑。

    “不敢不敢。”

    “江家军的威名,在下自是早有耳闻。”

    “只是在下担心,益州与西延气候不同,只怕江家军刚到此地,难免会水土不服,无法发挥真正的实力。”

    这话江箐珂倒是颇为认同。

    此时此刻,她穿着军衣铠甲,站在烈日骄阳下,热得人都要熟透了似的。

    仗都没打呢,就热得汗流浃背。

    这要真打起仗来,还真有些不适应。

    她只盼着在他们适应前,对方不会率先发起进攻。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日头正烈之时,几万敌军浩浩荡荡地往城门而来。

    尽管不想打,那这阵势也得摆出去,告诉敌军他们人数不比他们少。

    于是江箐珂与李朝三带着十万大军,在城门前列队防守,另有一万则在城墙上架起弩弓。

    烈日炎炎,烤得尘世万物都要化了。

    身上的铠甲沉重不说,还被晒得发烫,江箐珂就觉得自己跟背了两个铁锅似的,一前一后,在烙她这个肉饼。

    不夸张地说,她觉得此时打个鸡蛋在她的铠甲上,鸡蛋可能都会烤熟。

    汗水稀里哗啦地淌,士兵们都要热得虚脱。

    江箐珂看着眼前这形势,估计这仗打到一半,没等被人先砍死,怕是要先中暑倒下了。

    放眼再瞧敌军那边,藤编的斗笠大得跟锅似的,轻薄的麻料布衣外套着藤编的护甲,看起来比这边儿的装备要轻巧凉快许多。

    再加上都是本地人,自是耐热。

    江箐珂抬头望天,心想这叉仗就一定得这时候打吗?

    她凭什么要被牵着鼻子走?

    当逃兵不可耻,刚来就全军覆没那才叫丢人。

    江家军的名声绝不能被她给毁了。

    赶在敌军靠近前,江箐珂跟李朝三商量后,决定暂时退军,保存实力。

    “撤!撤!撤!”

    “都回去。”

    “不打了,不打了。”

    江箐珂一挥手,十万大军就像群羊归圈似的,乌央乌央地涌入城门内。

    厚重的城门紧闭,蒙铁巨木顶守着。

    一进城里,都不用江箐珂发号施令,八万江家军们动作出奇一致地开始脱盔甲。

    盔甲被晒得烫手,烫得大家嘶嘶哈哈。

    取下头盔,江箐珂这才觉得像是活了过来。

    豆大的汗珠顺颊而落,散落的发丝湿哒哒地粘在那粉白的小脸上。

    敌军兵临城下,江箐珂和李朝三入乡随俗,矫情地撑着黑色油纸伞,走上城楼。

.b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