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退婚后,不小心怀了权臣的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章 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荣国公府满月宴那日,明蕴难得起了大早。

明家搬入京都不过半年,戚家这般宴集显贵她是头遭经历。作为广平侯府未过门的新妇,免不得会被打量。

算起来,这也是她在京都贵眷圈中的头一回正式露面。

明老太太格外重视。光是明蕴头上别的珠钗,就让人换了三回。

“到底是戚家头个金孙,我可打听了,府上沿街撒的喜钱,蜜枣……花生都铺了厚厚一层,其中还大手笔的混着银角子,日光一照,晃得人眼花。便是东宫太子都一早遣人送了礼。”

明蕴颈间沉甸甸的,有些不适。

明老太太感慨:“不愧是簪缨世族。这还只是二房,若是长房有喜讯,怕是圣上都要出面了。”

他身边伺候的婆子笑:“老太太说的是,戚世子圣眷正浓,也才不过十九,可朝堂之上群臣逢迎,谁不敬他三分?只是他尚未成家,戚家家风正,未娶妻不可纳妾,可没法骤然蹦出个娃娃来。”

明蕴心无旁骛戴上珍珠耳环。

明老太太:“那样的人物,便是求娶公主都使得。也不知最后便宜给哪家娘子。”

明蕴继续心无旁骛将日日佩戴的荷包妥帖挂在腰间,又捏了捏上头和田黄玉雕刻的玉娃娃。

荷包都洗的发白了,是生母的遗物。

玉娃娃跟随她多年,同祖母手腕的蜜蜡佛珠一样,都是母亲生前去寺庙开过光的。

她整理着装,待一切妥善。

“祖母,那我出门了?”

明老太太忙上下打量明蕴,叮嘱。

“你那未来婆婆也会去,回头且跟在她身侧,你虽稳重,可没个照应,我不放心。”

明蕴应下:“是。”

明老太太还要再说什么,外头传来婢女的请安声。

明岱宗从外头大步入内。

明老太太斜眼看过去:“呦,这不是咱们的大忙人?”

“母亲别打趣我了。”

明岱宗无奈行礼,转头看向明蕴,负手而立,目光如刃般扫过她的衣饰,神色冷淡了几分。

“出门在外,你代表的是明家的脸面。莫冲撞贵人,莫要鲁莽行事。”

明蕴敷衍:“是。”

“备了什么礼?”

明蕴:“长命锁。”

不够出挑不够贵重。

明岱宗很想和荣国公府那边打好交道。

他拧眉,不满意。

“也罢,到底掌家尚短,不懂送礼的弯弯绕绕。你当今日送去戚家的贺礼,真单单给那孩子的?”

要紧的是让二房记得送礼的是哪家。

明蕴只道:“礼数贵在诚,不在奇。明家的礼,宁可平实无华,也断不能让人挑了错处。”

明老太太点头:“没错。”

“你当戚家好攀不成?上赶着巴结就能入他们的眼?人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母亲,话不是这么说的。各府往来贺仪,谁不是铆足了心思要拔头筹?既在这名利场中,终究不可太落于人后。”

明岱宗觉得明蕴没上心,如果是柳氏一定尽心安排,更会早早提醒让他帮忙出谋划策。

他心里那些小九九,明蕴看在眼里。

她眸光清亮,只淡声:“父亲赶回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送女儿出门的,原来是匆忙间想起来怕我经验不足坏了事。”

“可长命锁的样式,女儿是照着戚二夫人娘家祖籍的样式打的。”

“您说,是这‘误打误撞’的贴心要紧,还是那明晃晃的金玉稀罕?”

明岱宗意外。

明蕴抬步往外走:“母亲忌日,不见父亲露脸,她好歹是你明媒正娶的妻。不求父亲怀念旧人,可你薄情到连样子都不肯做了。”

她嘲讽,一字一字说的清晰。

“可见这处事之道,还轮不到父亲跳出来指手画脚。”',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