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81 章 8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刚开始赵嘉原还是寡手而来,后面再来,他会带束漂亮的鲜花,或是一些食物,再或是发短信问佳妮有没有需要的东西,他可以带来过来。

鲜花与食物,让人快乐。

佳妮很喜欢他的这些小变化。ъiqiku.

像温佳妮说得那样,在这儿多待几天,赵嘉原不知不觉就习惯了房东的晚间习惯。

有次,赵嘉原替佳妮到房东那儿借一瓶红酒好用来做菜。

房东问他是温的什么人,不等回答,房东自顾自地笑说,他一定是温的那只戒指的另一半。

第一次做法式菜肴失败了,还剩一些红酒,兴致一上来,温佳妮提议干脆喝光光。是默契,又或许是赵嘉原的默许,喝了酒,温佳妮坐到他身上去,只是这样,没有别的,过会她觉得有什么了,马上从他腿上溜下来。赵嘉原搁下酒杯,把她拉回来,教她继续坐着——然后就那样坐了下去,佳妮从没想过那样的事情可以在椅子上这样做,难免觉得害臊,双臂围住他颈子,低着头,脸颊燥热,紧闭双唇,又忍不住张口小小声地叫着“嘉原”。一阵阵的震动,桌上瓶子倒下,剩余的一点点红酒冰凉凉地泼到她腿上,淌了一腿的红,深浅不一,湿答答的,淌到他的西裤上,过后又黏到他手上去了……

再过来,赵嘉原特意带来一瓶更好的红酒还给房东。

那日佳妮拉了赵嘉原去巴黎。

去佳妮在巴黎的住所的路上,赵嘉原说:“家里书架上有一本书,我记得开头是‘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1]

佳妮转过身来,一双眼亮晶晶的,看着他笑,“原来你还会翻书呀。”

赵嘉原握住她的手,把脸贴上去,“因为家里太无聊了,只能翻你留下的那些书。”

那些书对他而,多数都很无聊(非贬义),可就是太无聊了,最后不知不觉地翻完了一本又一本书。

他最讨厌翻看佳妮留下的那些书了。

可是在那个房子里,她留下的东西好像只有那些书是活的,是生动的,是可以让他看看她所喜欢的地方、事物是什么样的,哪怕只是通过一本书。

穿过马路,很快到佳妮的住所。

这边房子要比伦敦那边的宽敞明亮许多。

在赵嘉原主动开口说起他自己的事情,忽然间,两人就有很多话题要说,没有主题,随心所欲,一个白天好像说不够。

说到肚子饿极了,他们才终止没有目的性的聊天。

佳妮笑着靠向他怀里,“我知道有一家不错的餐厅,就是路有点远,十几分钟,我们走过去,我请客,好不好?”

赵嘉原吻了吻她的额头,说“好”。

第二天,赵嘉原又在一个早晨离开,不同于上一次,这一次他留下纸条搁在床头。

佳妮醒来,看到留,他回国去了。

这意味着,他们要好长一段时间不会再见面,一个月,半年,可能更久。

坐在床上,望着窗外的建筑屋顶,佳妮发了一会儿的呆,再下床洗漱。煮咖啡的时候,看到厨房流理台上摆着早餐,鸡蛋跟粥在锅里保温——她在巴黎这边的住所没有准备什么食材,赵嘉原做得也就很简单,简单得让人没有太好的食欲。

可是,这样的简单在这样的早晨中,似乎最易动人。

佳妮忽然明白,为什么赵嘉原那么讨厌“异地恋”、“异国恋”,那会儿她一说,他便发好大的脾气,完全不能够理解。现在想来,是她当时不够明白他的心情。

等待咖啡煮好,佳妮将早餐摆到起居室的小餐桌上,她想好好享用这一顿其实不那么美味的早餐。

与赵嘉原不见面又不联系的日子里,佳妮争取轻松度过剩余的假期。

闲时学学法语,出门见见朋友,吃一些让人快乐的美食。多余的时间,则是在这边的白天、京都夜晚的时间,跟谢敏之视频通话。

假期将要结束,大伯母突然来电话,说是希望她回去见爷爷最后一面。

时间忽然有了形状,上一次见到爷爷还是他八十大寿,一下子就到时候了。

温佳妮没有作声,她在想,赵嘉原是因为这件事回国的吗?m.biqikμ.nět

大伯母当佳妮心里头还很介怀,又说:“佳妮,再不好也别跟一个要死的人计较了。”

没有要计较,只是不想回去。温佳妮心有拒绝之意,不好直接拒绝大伯母,只说“我调职,人不在伦敦,我会抽空回去”。

但谁都听得出她话中的敷衍。

最终,是母亲来电话说服她,“回去看看,你爸爸留下的东西,该你拿的还是要拿的。拿了东西,今后该怎样是怎样,不该你怎样的,就不必怎样了。”

*

到皖城的那一日是下午两点多钟,天色灰白。

腊月时节,南方异常地冷。

下飞机,温佳妮看到佳淇发来的微信,是告诉她爷爷已经过世了。

匆匆忙忙,大伯母说的最后一面还是没见上。

谈不上感伤,只是心情难免要有些发闷。

回到温家大宅,人还没进院子里,在外头很清晰地能听见屋里头忙碌的热闹声。老人上午过世,便要立即通知亲朋。温佳妮进屋的同时,也有旁人在后头走来。这会儿,大家无暇过问作为孙女的佳妮为何回来得这么晚,他们要忙着处理后事。老家白事习俗多,年青一代懂得少,不知哪对哪,还要请爷爷那一辈的老人过来帮忙。

像这样的家庭,白事是要办得体体面面的,是死的人的面子,更是活着的人的面子。

温佳妮走过院子,踏上台阶,站在正门口同来客说话的大伯父看到她,拿下嘴间的香烟,有些亲切地叫她一声,然后高声喊来妻子,说佳妮回来了。

因为正门口有人正在搬东西,不好走,大伯母过来,领着佳妮从侧门进屋。

进了屋,屋子里比外头更闹。

这种时候,家里忙起来是容不下闲人的,见家里谁谁谁闲坐着不动,长辈要说几句,让人到后面帮忙去,或是到前厅给来客斟茶,再或是去看看奶奶,劝老人不要再哭。小辈年纪大一点的、懂事的被留下帮忙做事,年纪小一点的一个个跑得比谁都快,怕挨骂,聪明地跑到二楼自个儿房间待着,不到吃饭时间绝不出门下楼来。

“催着你回来,这一趟很累吧?“大伯母面容疲累,但还是展露笑颜,对佳妮说:“来,先去拜一下,拜完再上去休息。”

大伯母领着她到里屋去。

一股股浓烈的檀香味,闻着十分难受,温佳妮一刻都待不住,拜过之后,很快从里屋出来。

这时候,人已经来了不少,爷爷的几个儿女上前对刚进屋的客人哭丧。一旁的老长辈觉得女儿哭得不够真,待客人到里屋慰问去,老长辈指点:“装哭,眼睛哭不出来,你嗓子哭出声来呀!”

不知道是不是檀香味太熏人的缘故,温佳妮忽然觉得有点犯恶心,匆匆转过身,想立刻上楼,到她自己的天地去,关上门,充耳不闻。外头又来了一阵喧闹声,不同于刚刚的动静,这回家人的客气声多了许多,又问对方抽不抽烟的,又是笑着跟人招呼的。

温佳妮站在楼梯上,回头望向前厅。

是赵家那些人。

白发苍苍的是赵家爷爷,后头一排人都穿着黑色衣服。站在最后头那人,因为身高显眼,温佳妮一下子认出来,是赵嘉原。

站在赵嘉原前面的女士抱着婴儿,许是抱累着了,女士转过身,把婴儿交给赵嘉原抱着。

赵嘉原不会抱婴儿,一抱,那婴儿表情蓦然变样,接着开始哭。

女士无奈,抱回婴儿。

赵嘉原松口气,稍稍抬眸,望向屋内。

前厅人多,近视的缘故,灯光里人影绰绰,他看到的人脸都很模糊,只有楼梯间的那个轮廓看起来是最熟悉的。

过会,那熟悉的轮廓动了一动——

温佳妮上楼去了。

阁楼已经不能再住人了,空调许久不用不能再制热;朝榕树那一边的窗户窗框都烂掉了,窗户推出去,木框吱吱作响,像随时会掉下去,十分危险。

不注意间,竟还有老鼠跑过。m.biqikμ.nět

再打扫也是白费功夫。

只能到佳淇的房间去休息。

知道姐姐已经去过阁楼,佳淇问:“阁楼应该还有一些东西吧,你还要吗?”

温佳妮摇摇头,“不知道,到时候我看看。”

佳淇说:“你要是还要的话,尽早说,这一趟你回来,阁楼不能住人,里面的东西估计要清理出来了。”

就跟父亲的东西一样,人不在了,东西也就没有继续留着的理由,加上父亲是因病而逝,他们觉得父亲留下的东西都不干净,携带病菌,于是,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再有便是这房子已经太老了,岁数比佳妮的岁数还要大,如今老爷子不在了,分家肯定要分的,这房子日后怎么处理不清楚,但她的东西已经没有在这里继续留下的理由了。

终于,时间差有了症状,温佳妮感到身心俱疲,躺到床上,想大睡一觉。

佳淇贴心,拿来新枕头。

天气很冷,天气预报说这几天既要下雨又要下雪,温度零下。

大人们商量着要缩短丧礼时间,最好趁下雪结冰之前结束,又担心丧礼办得太潦草,老太太不满意,可一直拖着,到大年除夕夜谁还有好心情呢?

当天晚上,他们决定早一天结束。

隔日来的人比昨日多。

温佳妮下楼去吃早餐,刚下楼梯,她看见来客中有郑书文,愣了下。

郑书文在前厅与大伯父说话。他穿着浅灰色的高领绒衫,休闲的冬装外套,身姿风度一如既往,虽然脸上已经略显疲态。

到他这个年龄,有这样的疲态再正常不过了。

收回目光,温佳妮到厨房去拿早餐。

再出来时,郑书文正要离开。

他没有久待的打算,来这里是为旧情。

也许还为别的,但那旁人就无从知晓了。

喝了杯茶,寒暄几句话便要走,走到正门外,踏下台阶时,他回了下头,好像看见什么,又站住脚步。过一会儿,他离开了。

丧礼结束是后天的事情了,往后摊开来要说的便是家事,大家都希望这些事情能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结束。

待老太太情绪安稳,大伯父请律师过来。

老早就有人谈着要分家,先前因为老爷子在,不赞同分家,如今老爷子不在,这个家庭一下子就像失去了一颗主心脏。

家里有几人以为会上演一场闹剧,没想到精明如老爷子,生前早已安排好一切。

人到齐,律师宣布遗嘱。.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