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崇祯,开局救下魏忠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0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朝堂之上,肃军余波方歇,朱由检却未松懈。

李若琏肃清天机阁一案余势未尽,三省文武皆道风声渐稳,不必再动。朱由检却道:

“外敌可斩,内奸难防。兵可强,军心才难养。”

他下令:即日起,全国军队,设“政训官”一职,讲兵律、讲忠义、讲大明社稷之由。每日课三时,按营为单位,三日一考,旬月一评,不得虚设。

此令一出,满朝皆惊。

礼部上奏:“兵者武事,文士何以教之?”

朱由检冷笑道:“自古兵者,不止武力。汉有张良,唐有李靖,谁非读书人中奇才?若今日我大明兵卒皆不识字,不通礼法,只知刀砍枪杀,如何可持久立国?”

钱谦益悚然,却不敢。黄道周叹:“此策虽非旧制,然可试。”

魏忠贤奏请:“臣愿调东厂典籍,编纂《军中文读本》,交由格物院刻板印刷,三月内送抵五军。”

朱由检点头:“准。”

与此同时,他又传召李若琏、卢九德、孙传庭三人入殿,命其统筹新制:

“旧军法太散,新军法太死,须取中道。兵有功者,不可久压;兵有罪者,绝不姑息。将领须清,粮饷须足。你三人各司其职,不得推诿。”

三人领命,各自调度。

兵部立刻着手修编《大明新军律》,删旧例,补实务。

凡冒领军饷、调兵不报、收受馈赠者,重则斩首,轻则革职充军。

将士军功一律公开登记,三军阅榜,不得暗改;凡有军功者,授田、给屋、授学、授职,依功层级,逐级封赏。

朱由检亲笔御批:“以律治兵,以赏养气。”

辽东一带最先试行。卢象升命人将军律张贴于营门,巡逻兵日夜高呼条文,战鼓之后,便是念军训。火铳之后,便是讲忠义。

三月之间,辽阳、沈阳、宁远三地兵士识字者骤增。

甚至有士卒自学成文,写《军行诗》传唱于市井,曰:“昔为农夫锄田头,今持火铳护边州。天子赐我忠义课,不负江山万里秋。”

朱由检听后微微一笑:“这才是军魂。”

而为让将士知其功绩不被埋没,他特令兵部每三月设“军功榜”,不分正副将,不分高低贵贱,只论斩敌几人、破敌几阵、守城几日,一一记名。

赵率教虽已入川,其辽地旧部亦仍被列入功臣录。

榜文一出,全军皆望之如圣旨,营中少年卒甚至争夜演练,只为入榜留名。

同时,朱由检命人整修武英殿功臣堂,凡三次登榜之士,其名列殿中,代代祭祀。

而对于将士家属,亦有新令。

“有功之家,其子弟可免试入军、优先入学;其孤者,朝廷养之,待其十六,自愿从军则授职,不愿则任文职。”

一时间,全国兵营传诵“忠者不孤,烈士不寂”,百姓之中,愿子入伍者渐多。

内阁曾奏:“军中设文,恐生懒散。”

朱由检驳之:“兵要能战,更要能听命,知忠义方可不乱。若一支军队,只知战,不知为何战,此兵,终必反。”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