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查日,三辆小车载着五位专家和中心工作人员抵达工坊。为首的正是上次答辩时态度最为严谨的历史学家吴教授,而另一位表情严肃的女专家,著名的工艺美术评论家韩女士,则是质疑派的主要代表。
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专家们戴着白手套,在专门的工作台上,极其仔细地查验了那几页脆弱的祖谱和那枚“御用监造”铜扣。
韩女士甚至拿出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铜扣的磨损痕迹和刻字工艺。
“祖谱记载是家族内部传承,作为辅证可以,但作为孤证,效力有限。”
韩女士开门见山,“这枚铜扣,工艺精良,但类似风格的扣子,民间也可能仿制。最关键的是,目前没有任何直接的宫廷档案,比如《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之类的,记载过‘柳承宗’其人或‘灵龟献寿纹’此物。”
吴教授则持不同看法:
“官方档案遗失毁坏常见,不能因暂无档案就全盘否定。祖谱、实物、以及现存的独特技艺三者结合,形成的证据链是相当有力的。尤其是这技艺本身,就是最好的历史语言。”
“这正是我想问的。”韩女士转向柳青,“柳女士,你如何证明你们现在编织的‘龟背纹’,就是明代的那一个,而不是你们家族后代基于某种民间常见龟甲纹样改良创新的?”
柳青深吸一口气,看向爷爷。爷爷对她微微点头。
“韩老师,吴老师,口说无凭。请允许我们为您现场演示‘龟背纹’的完整编织过程,尤其是它最核心的‘隐经藏纬’技法。”
工作台清开,爷爷坐下,柳青在一旁协助。众专家围拢过来。只见爷爷手指翻飞,柳条穿梭。
在编织到关键部位时,他的手法变得极其奇特,有几根经线或纬线在特定步骤时仿佛消失了,被巧妙地隐藏在重叠的纹路之下,使得最终成型的纹样异常紧密、饱满,且从不同角度观看,立体感截然不同,仿佛活了过来。
“这……”一位一直沉默的材料学专家忍不住惊叹,“这种结构密度和光学变化,确实不是普通民间编织会追求的,它需要极高的技巧和极其复杂的编织逻辑,耗时耗力,符合不计成本的宫廷造办特征。”
韩女士也看得十分仔细,眉头紧锁,但眼神中的质疑稍稍减退了几分。她不得不承认,这种技法的高超性和独特性,远超她的预期。
现场核查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结束。专家们没有当场表态,只是带走了大量的照片、视频记录和一小块特选麻柳的样本。
然而经过忐忑的等待,得到的答复并不如意。
“经专家组再次合议,认为龟背纹技艺本身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但其与明代宫廷的确切渊源关系,目前证据尚存争议。决定暂缓将其列入本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鼓励申报单位继续搜寻相关直接证据,可在未来继续申报……”
消息传开,工坊里一片失落。周明气得直跺脚:“这都不行?他们还要什么证据?难道要把嘉靖皇帝请出来作证吗?”
柳青看着那份公函,虽然失望,却比想象中平静。“暂缓,不是否决。”她对大家说,“专家们肯定了技艺的价值,只是对历史那部分还有疑虑。这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证据还不够硬。”
爷爷吧嗒着旱烟,缓缓道:“宫里的东西,哪是那么容易就认回来的?慢慢来,不急。”
是啊,柳青看着手机上周明推送给他的信息,不自觉咬了咬唇,眼前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慢慢来。',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