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后,姐妹狂虐白莲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1章 石家的温情:胜过宋家的冷血百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走出派出所时,日头正烈,江城午后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泼在红砖老楼的墙面上,反射出晃眼的光。

宋婉柔抬手挡了挡,手腕上那只细表带的手表被晒得发烫,金属扣硌得皮肤微微发疼。宋子谦拎着行李箱跟在后面,轮子碾过路边的碎石子,发出“咔嚓咔嚓”的轻响,在这过分安静的午后,显得格外突兀。

两人拐进街角的面馆时,门上的风铃“叮铃”一声被撞响,惊得趴在柜台上打盹的老猫抬起头,绿莹莹的眼睛扫了他们一眼,又懒洋洋地垂下眼皮。

店里没开空调,只有吊在梁上的旧风扇慢悠悠转着,扇叶上积的灰被晃得簌簌往下掉,落在油腻腻的桌布上,没人在意。

“两碗牛肉面,加蛋。”宋婉柔选了靠里的位置坐下,椅子腿不平,一坐上去就“吱呀”晃了晃。她伸手按住桌沿稳住身子,指尖触到桌面的温热——大概是前桌客人留下的余温,混着酱油和辣椒油的黏腻感,蹭在指腹上很不舒服。

宋子谦把行李箱塞到桌下,刚要掏出手机,屏幕就亮了一下,银行的到账短信像条红杠子跳出来。他喉结动了动,把手机推给宋婉柔看:“爷爷转的五十万,到了。”

宋婉柔没接手机,直接点开自己的转账界面。阳光透过窗户斜照进来,在屏幕上投下一块光斑,她眯着眼输小张的账号,数字输到一半,忽然停住——指尖的汗把屏幕浸出一小片雾,她下意识用衣角擦了擦,布料蹭过玻璃的声音很轻,却在这只有风扇转动声的店里格外清晰。

“滴”的一声,转账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老板娘端着面走过来,塑料托盘“啪”地磕在桌上。

两大碗牛肉面冒着白汽,汤面上浮着一层细密的红油,几片薄切的牛肉趴在劲道的面条上,边缘微微卷曲,看得出是刚从卤汤里捞出来的。

卧在碗底的荷包蛋被汤烫得鼓起来,蛋白泛着半透明的白,蛋黄却隐约透着点橙黄。

“趁热吃,”老板娘嗓门亮,带着江城人特有的软糯口音,“卤牛肉的老汤熬了三个钟头,今早刚杀的牛,鲜着呢!”她说着往桌上放了两瓣蒜,皮剥得不干净,还沾着点泥。

宋子谦拿起筷子,刚要夹面,宋婉柔的手机突然“嗡”地震动了一下,放在桌面上的机身跟着跳了跳。她瞥了一眼,发件人是乱码,预览信息只有几个字,被阳光晒得有些模糊。她拿起来时,手机背面的指纹印在光线下看得一清二楚,划开屏幕的瞬间,那行字像根针,猛地扎进眼里:

“老槐树下,等你到三点。”

指尖的汗让手机差点脱手,宋婉柔赶紧攥紧,指腹按在“老槐树”三个字上,烫得像要烧起来。她忽然想起十岁那年跟着爷爷来江城,也是这样的大热天,爷爷牵着她的手走过青石板路,指着巷尾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说:“这树有百年了,是宋家跟‘那位’碰面的地界,记牢了。”

“姐,怎么了?”宋子谦咬着蒜,含糊不清地问,“订机票吗?我看下午四点有一班。”

宋婉柔没应声,点开购票软件时,指尖还在发颤。选座位的界面上,一个个灰色的小方块代表已售,白色的空位像散落的棋子。她选了两个靠窗的位置,支付页面跳出来时,窗外的蝉突然“知了知了”地叫起来,声嘶力竭的,把面馆里的热气都搅得更稠了些。

“支付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宋婉柔盯着屏幕上的航班信息,忽然觉得碗里的牛肉面凉得快,刚才还烫嘴的汤,现在抿一口,只剩下泛苦的油味。她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把面馆的影子拉得很短,像一截没说完的话,悬在滚烫的空气里。

几乎在同一时间,车子拐进一扇雕花铁门,眼前豁然开朗——半山腰的别墅群藏在松柏林里,白墙灰瓦透着中式韵味,却在细节处藏着现代奢华:泳池嵌在草坪中央,像块蓝宝石;庭院里的喷泉踩着音乐节奏起落,池底铺的是罕见的青金石。

“这就是给咱们住的?”何宸瑜从劳斯莱斯里探出头,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驴打滚,“比我家小区还大……”

石玉兰笑着解释:“这处是去年刚建好的,原本打算给无痕当婚房,你们来了正好热闹。”她指着最中间那栋主楼,“爷爷和爸妈住这边,燕青跟我住东翼,苏晴和无痕住西翼,带独立花园的。”

林燕青已经蹦到庭院里,指着秋千架喊:“晴晴姐快来!这秋千比海城的大!”苏晴走过去时,发现秋千座椅是整块缅甸玉雕的,触手温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