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01、县试(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县衙外。

迎着诸多打量的目光,崔岘神情平静。

他轻易便能看懂这些人眼神中的微妙,但很可惜,科举并不是考‘眼神戏’。

干瞪眼是没用的,兄弟。

大家还是笔下见真章吧。

崔岘的到来,只是让考生们有片刻的分神,而后气氛重新变得凝重。

因为这是大梁王朝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县试啊!

只有通过了这一场考试,才算正式踏上漫漫科举路的第一步。

而县试的录取率……

崔岘抬头,看向周遭密密麻麻的考生,猜测至少得有近千人。

能成功‘上岸’,获得童生功名的,多则100人,少则50人。

由此可见,古代科举考试是个多么残酷的事情。

卯时来临。

在考生们紧张的注视下。

县衙大门敞开,差役们神情严肃的结队走出来,开始点名、核验身份。

崔岘打开书箱,将自己的廪保单、互结单、户籍证明、身家清白自述文书,提前取出来。

说来也是无言,这些流程,他一个没参与。

裴坚一手全给包办了。

必须要承认,大哥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是个人才。

因为考生众多,崔岘站在其中,排了很久的队伍,才轮到他。

负责核验的差役盯着崔岘端详片刻,高声道:“崔岘,年九岁,短小精干,面白无须,俊俏清瘦。都对上了,通过。”

别的都还好说,但‘短小精干’是什么鬼?

兄弟,谁教你这么用形容词的啊!

虽然现场气氛严肃。

但差役这番话,还是引来一些抑制不住的低笑声。

崔岘无语凝噎。

不管怎么说,身份核验这一关,算是过了。

但这只是个开始。

考生们核验完毕身份,由衙门差役带领,前往县学外集合。

一身官袍,神情严肃,周身带着‘父母官’气场的叶怀峰县令,已经提前在县学外等待着了。

县试开始前,按照律令,县太爷是要给考生训话的。

以前,叶怀峰做考生的时候,每考一次,都会被训话一次。

如今一转眼,也轮到他训考生了!

想想心情也是有点微妙。

“朝廷开科取士,务在得人。尔等当恪守考规,勿挟私书,勿怀诈伪。若敢舞弊……”

叶县令一双眼睛含着煞气,一边训话,一边在考生当中巡视。

试图先用这番训话做杀威棒,杜绝掉任何考生敢作弊的心思。

然而。

当走到考生中间,和崔岘对上视线后,叶怀峰愣住了。

他难以置信的瞪大眼,险些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不是……你咋来了啊老弟?!

本届县试,县衙礼房收到了上千份报考文书,叶县令自然是不可能每一份文书资料全都过目的。

以至于在这里瞧见崔岘,他多少有点猝不及防。

崔岘神情无辜的跟他对视。

片刻后。

叶怀峰转移开视线,继续道:“若敢舞弊,枷号示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众,功名尽革!”

除了训话。

县尊大人还得准备一份厚厚的‘演讲稿’,当众宣读。其中大多都是屁话,提炼出来的核心内容无非就两句:

赞美孔孟两位老人家,赞美咱们的皇帝陛下!

等领导的屁话讲完了。

衙门差役们再次聚拢过来,开始搜检入场。

县试的搜检,自然是比不上乡试那般变态,但也不容小觑。

首先便是脱衣服,仅剩单衣单裤,鞋袜都会被仔细检查。

三月份虽然已经回暖,但大早上的,寒气未消,衣服一脱,属实冷的有些发抖。

但还算能接受,至少不会跟乡试那般,被当众扒开屁缝。

有道是,一切奇葩的规矩,都事出有因。也不知第一个屁缝藏小抄的兄弟,是怎么想的。

除了检查衣服。

书箱里的笔墨、砚台、干粮,都要一一检查到。

干粮饼子、馒头会被掰开。

毛笔笔杆也要拧开,检查是否藏了纸条。

足足上千考生,这样一个个繁琐的检查,没有一两个时辰,根本查不完。

但考生们只能耐着性子等。

这真的很磨人心态,有些考生在等待的过程中,就开始不停哆嗦了。

好在,崔岘这次几乎没等多久。

前面象征性喊了几个人以后,就叫了他的名字。

按照规矩仔细搜查完,差役给他发了一份答题纸,一份草稿纸。

而后低下头,用极为弱小的声音说道:“崔小公子,县尊让我给您托话,座次选八排九列。”

“多谢。”

崔岘同样用极小的声音回复,而后带着答题纸、草稿纸,走进了考场。

考场里。

县尊大人已经在里面坐着了,二人互相对视,随后默契各自挪开视线。

南阳县并不算富裕,但好歹也是个府城。

虽说不像江浙那边奢侈阔绰,设置有单独的县试考场,供考生们使用。

可这‘临时考棚’搭建的,也算似模似样。

只是毕竟有上千考生,考棚里的桌椅都是东拼西凑来的,一看就是不知流传了多少代的‘老物件’。

其实这都算好的。

一些偏远贫困县区,考试甚至要自带板凳桌子、和答题纸。甚至连考棚都没有,直接露天开考。

如《儒林外史》记载,范进便是“负桌提凳”去参加科举考试的。

若遇到刮风下雨天,那真的要当场崩溃。

崔岘按照叶怀峰的提示,找到了八排九列。

这里光线充足,远离茅厕,头顶棚子盖的严密,不仅隔绝掉太阳光线直射,就算刮风、下雨也波及不到。

衙门有人,真是好办事啊。

因为县试第一场,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场,只考一天。

白日开考,傍晚结束。

还有个更严格的规矩就是,不许点灯。

所以当考试考到最后的时候,光线充足的好处,就立刻体现出来了。

崔岘进来的早,只能在座位上等着。

桌面上放着答题纸和草稿纸,这也是有讲究的。

草稿纸是黄麻纸,考完后,县衙要回收。

而答题纸,是官制试卷纸,印红色竖线,每页10行×20字,卷首盖着县衙的朱印。

搜检入场这一环节,实在浪费时间。

崔岘等的两眼放空,甚至有点饿了。于是干脆打开食盒,开始吃糕点。

周围一群考生纷纷侧目看过来,心想:小神童这是明知自己来走过场的,所以才会如此气定神闲吧?

于是,他们开始安慰自己:莫怕莫怕,好歹有小神童帮忙垫底呢!

崔岘并不在意别人的想法。

他吃饱了,搜检入场终于结束了。

此时天光已然大亮。

叶怀峰命令差役们把门锁好。

哐啷!

一位书吏敲响了考场最前方的铜锣,示意考试开始。

考棚最前方。

在无数考生紧张的注视下,县尊大人提起笔,在题牌上,写下了县试第一场的考试题目。

那是两道时文八股题。

第一题: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

第二题:今夫天。

看到这两个题目,现场当即响起无数考生倒抽冷气的声音。

甚至有人眼前一黑,在心里暴躁骂娘。

上岸第一剑,先斩后来人,是吧?

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撕掉别人的伞。

会不会好好出题!

我就问你会不会好好出题啊!

被诸多考生恶狠狠盯着的叶怀峰满脸无辜。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当县试开考的时候。

裴氏族学。

裴坚背着书箱,晃晃悠悠去上课。

吴清澜正在廊下给学生讲题,远远瞧见裴坚,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但一时间又没想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裴坚现在有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平静疯感,只等暴风雨来临,因此还笑嘻嘻跟吴清澜打了个招呼:“哟,吴夫子,好巧。”

而后,他走进课堂。

不出意外,收获了全课堂所有同窗‘震撼崇拜’的目光。

众所周知,今日是县试,而裴坚报考了县试。

可现在……他却出现在了族学课堂里。

庄瑾呆愣愣看着裴坚,片刻后感慨道:“不愧是你啊,裴坚。”

李鹤聿想了想,提前从书箱里掏出一盒药膏,目露同情:“兄弟,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高奇竖起大拇指:“好哥哥,弟弟向来是最佩服你的,但愿哥哥你明天还能顺利活着。”

裴坚在他们旁边坐下,正欲接话。

下一刻。

暴怒的吴清澜冲进课堂,气的脸皮都在哆嗦:“裴坚!连县试你都敢旷考?你是不是想把我给气死?”

说罢。

在学子的惊呼声中,他举起手中的戒尺,朝着裴坚身上狠狠打了过去。

而另一边。

县试考场。

在一众考生们倒抽冷气的声音中,考试,开始了。

哪怕在心里把叶怀峰骂成筛子,试还是得考的啊!

看着下方神情发白、脸色哆嗦的考生们,叶怀峰在心里嘿嘿怪笑。

县试是县令负责出题,不假。

但将来这些题目,都是要上报的。

作为一县父母官,你出的题目若是太过敷衍,没水平,绝对会被上官问责。

而很显然,叶县令对自己出的这两道县试题,很是满意。

可……这就有点坑自家小老弟了。

叶怀峰看向崔岘所在的方向,多少有点心虚。

他是真没想到,崔岘会来参加科举。

可能是东莱先生的意思吧,让弟子来提前适应一下考场氛围,为将来仕途铺路。

这么想,叶怀峰安心了些。

崔岘坐在考场里,无视周围各种死动静,陷入思考。

这两道题,都出自《中庸》。

其中,‘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这个题目,原文是:

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而‘今夫天’的原文出处是: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第一道题大概意思是说,周武王继承了前面三位未竟的功业,一身戎装平定天下,被尊为天子。

这道题看似很简单,实则是个大坑。

反倒是第二道题,看似是个很抽象的大坑,实则相对简单。

第二道题的意思是:天,从小小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的一片光,到覆盖万物。地,从小小的一撮土,到托载山河。

当别人还在苦苦皱眉的时候。

崔岘取出草稿纸,在其上写出两道题目的原文出处。

这个也是马虎不得的,它看似是草稿纸,实则是‘解题思路’,是证明你没有抄袭的证据。

届时,考卷和草稿纸,都是要上交的。

当然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科举题目,并不会给出一段原文。最多也就给一句,甚至半句,或者几个字。

如果基本功不够扎实,你甚至不知道这句话原文是什么,那就直接凉了。

别考了孩子,回家吧。

就比如崔岘旁边的一个考生,一直在幻想,有小神童给自己垫底。

拿到题目后,他满脑袋问号,急得抓耳挠腮。

结果一抬头,人家小神童正在奋笔疾书呢!

这位考生就慌了。

不是,这种见鬼的题目,你真的会吗?别不是在瞎写的吧!

你要是瞎写的话,那我也要开始瞎写了嗷!

崔岘自然不可能瞎写。

他本就胸有学识,半年来苦读大量藏书,充实自己。

又有东莱先生每日做八股时文,现场授课破题。

现代思想,与古代学识互相融合,这是一笔何其宝贵的无上财富。

因此,崔岘一眼就看出第一道题目里隐藏的‘大坑’。

当然可能出题的叶怀峰自己,都没意识到这是个坑。

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这个题目,很多人几乎不用思考,便理所当然解读为,三王缵绪未成,到周武王这里,才了却了三王之志,值得歌颂,受万民敬仰。

所以,自觉破了题目的考生,便以歌颂周家祖孙为核心,开始起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