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十二章 起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不出所料,又理所当然的。

江南,白莲教大举起义。

且短暂的获得了一些成功。

只是他们仍旧是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的老一套法子。

没办法,他们派去关外的那个可是一个大堂口的堂主,结果,好不容易穿过朝廷的严密封锁递去一封口信,对方居然联系不上了。

不,也不是联系不上,就是说着什么“为华夏之崛起而奋斗”啊,什么“我为(wéi)百姓,我为(wèi)百姓”啊,就不搭理他们了。

白莲教:?

中邪了?

洗脑和宗教什么的,向来是他们玩的最好的啊?怎么华夏那边还能从自己这里忽悠走一个?

哎呀不管了,关外都成功起事了,狗皇帝肯定自顾不暇!这种时候他们插上一脚肯定也能造反成功割据一方!

天下苦清久矣!

弥勒降世,明王出世!

白莲圣教,劫富济贫!

白莲教轰轰烈烈,赌上了大部分的势力和家底,一时之间还真是声势浩大,反旗初举时确也搅动了一池浑水。

那些被口号煽惑起来的百姓们,裹挟着对鞑子朝廷和富户老爷的积年怨气,竟也一度攻下几座县城,砸了衙门,开了粮仓。

而没能得到起义军具体是如何收服民心的白莲教,也跟着喊起了分田的口号,试图以此来收买人心,只是他们的所谓“分田”,很快便暴露了流寇的本质。

起初,那些被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的佃户和贫农们,心中确实燃起过希望,但当“分田”真正开始时,却完全变了味。

田地并未按户丈量,公平分配,而是成了白莲教大小头目们论功行赏的筹码,谁冲锋在前,谁献上的“供奉”多,谁就能圈走最肥沃的水田。

普通教众能分到点边角料已是万幸,更多的百姓,只是从给地主老爷交租,变成了向“佛爷”,“大师兄”们上贡,税率甚至更为苛刻随意。

而所谓的“圣库”制度,更是成了公开的劫掠。

教兵们以“供奉无生老母”,“支援义军”为名,踹开商户和富户的大门,金银细粮一扫而空,美其名曰“劫富济贫”,实则大半流入头目私囊。

稍有反抗,便被打为“清妖细作”,当场格杀。

乱兵之下,寻常百姓之家亦难以幸免,米缸里的最后一点存粮,院子里的菜和牲畜,往往也被搜刮而去。

“济贫”?

贫者所得,不过是白莲教教众们从抢来的粮食中施舍的一碗薄粥,还需磕头谢恩,感念“明王”慈悲。

他们的确攻下了城池,却无心也无力治理。

不组织生产,不安抚流民,不建立秩序。

县衙被焚毁,账簿被撕碎,留下的只有一片混乱。

白莲教的大小头目们纷纷沉浸在“开府建衙”的骄傲自满之中,忙着争权夺利,瓜分战利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