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祖宗显灵
「你支开我有什麽用?难不成你以为颜令宾能让卢奂成为她的入幕之宾?」
李塌与达奚盈盈漫步在南曲的街巷之间,感受看长安最风流场所的纸醉金迷,这里歌舞生平,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烦恼,实在是一处让人流连不归的温柔乡。
一路所行,几乎没有人跟达奚盈盈打招呼,不难看出,对方控制南曲的手段,其实只是控制那些最重要的人即可。
「隋王特意邀国宝郎来抱翠楼,这份心意,我代颜令宾道声感谢,」
达奚盈盈得知李瑁和卢奂去了抱翠楼,她便也第一时间过去,叫离李瑁并不是给颜令宾提供什麽与卢奂亲近的机会,她不过是有话和李瑁说罢了。
李瑁笑了笑:
「你上面的那些人,这次怎麽这麽痛快?二十八万贯说还就还,猛的来这麽一下子,我还有点不适应。」
「怨隋王太会挑人了,」达奚盈盈表情埋怨道:
「您挑的这位讨债人,迫使我们不得不仓促筹钱,甚至需将洛阳的几处产业尽快变卖,才能如期交还,这份损失,都是拜您所赐啊。」
李瑁斜看眼道:「这麽说,他们看我不顺眼喽?」
「那倒不会,」达奚盈盈撇嘴道:
「就是觉得隋王这个人不好相与,太出咄逼人了。」
李瑁笑了笑,说道:
「我没有让他们尽数以良钱归帐,就已经是网开一面了,还怨恨我?你们不是缺钱吗?我家里的良钱也有一些,我私人贷给你们,如何?」
达奚盈盈嘴角微翘:「那就不必了。」
「你们还是不缺钱嘛?跟我装什麽穷呢?」李瑁冷笑道:
「我不是在跟你商量,转告他们,不算我一份,南曲今后就没有太平日子,你们往江南行商的漕船,我见一条扣一条。」
达奚盈盈顿时一愣,怒道:
「漕船都有都水监的批文,隋王恐怕不能随意扣留吧?漕运可不归您管「水门总是归我管的,」李瑁凑过去,小声道:
「上船搜查也是例行公事,你们船上肯定有什麽见不得光的东西,才会怕我扣留吧?」
长安城内的漕渠,往来行商的,有私船也有公船,公船自然是来自都水监,私船则是来自像王元宝之类的富商巨贾。
各个机构衙门都会严防死守,严查漕船货物,但总会有漏网之鱼。
何况运送恶钱几平已经成了潜规则,所以收了好处的监管部门,也就睁一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们不是偷运兵械,其它都能通融。
主要是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大家手里的钱无法面对日益通胀的商品价格,不得不想办法搞点外快,律法根本无法禁绝。
达奚盈盈叹息一声,目光幽怨的看向李瑁:
您真的将金吾大将军这个职权,用至极限了,这麽跟您说吧,那个卷子您进不去,他们不会接纳你,你查他们,是断了自已的退路,信不信他们能将你的大将军给卸了?」
什麽圈子呢?李瑁大概能猜到一些,关陇集团他们老李家虽然也属集团重要成员,但是宗室大多有食邑,不愁吃喝,
门荫袭爵也是特殊照顾,算是基本解决生活问题了。
但是关陇集团不一样,从南北朝繁衍至今的这些庞然大物,已经将触须伸进了各行各业,再加上频繁联姻,有些家族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固的联盟关系,对大唐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李治夫妇疯狂打压,也是希望降低关陇集团对国家的影响,所以打击恶钱的政策,多出自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但是眼下嘛,关陇集团是维护基哥的,因为基哥给他们开后门了。
「你的话不是危言耸听,」李瑁点头道:
「自从在你这见过韦妮儿之后,我就知道南曲后面那帮人不好惹。」
达奚盈盈笑道:「难得隋王能听得进劝告,我也是一番好心,砸人饭碗,人家是会玩命的。」
「那麽你又是如何混进这个圈子的?」李瑁与达奚盈盈已经拐入一条小巷,头顶上便是一座酒楼的二层包厢,里面的谈话声如果仔细听,能辨认大概。
于是李瑁继续往巷子深处走,以免他和达奚盈盈的对话,隔墙有耳。
达奚盈盈在昏暗中小步跟随看,闻言答道:
「您问的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但是希望隋王明白,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我是真心想攀上您这颗大树,从前还有个韩庄护着我,今后可就靠隋王了。」
「他们嫌弃你经营不利,想要换人了?」李瑁边走边说道。
达奚盈盈一笑,感叹道:
「与隋王说话,真的很省心,可以省却很多不必要的口舌,韩庄这次出事,我由暗转明,(只怕宫里高将军已经盯上我了,不瞒隋王,我做的这些事情,如果只是卸掉担子,今后可以安心的过日子,我会毫不犹豫的离开,但只怕成为弃子的那一天,我也会变成一具冰冷的户体。」
说罢,达奚盈盈惨然一笑:「不对,也许尸体都没有。」
「你有这番感想,可见你现在的处境很不好啊,」李瑁笑道:
「你觉得我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吗?不是的,我也跟你背后的那些人一样,丢弃一些东西的时候,从来不会犹豫。」
「不一样的,」达奚盈盈抬头笑道:
「颜令宾最多,也不过是可以让隋王在抱翠楼无需自费,毫无价值的一个人,却值得隋王将国宝郎请来,让她再见一面,这样的小举动,在别人看来微乎其微,但在我们这些孤苦飘零的人眼中,又是何等珍贵?」
达奚盈盈露出少女般的天真笑容:
「颜令宾对隋王的第一印象极差,眼下却是极好,奴家亦是如此。」
李8哈哈一笑,抬起手掌,以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个尺寸,然后道:
「我要是信你这番看似肺腑的话,我的坟头草已经有这麽高了,大家都是老手了,你别玩我啊?」
「哈哈......」达奚盈盈掩袖失笑,只觉对方的比喻奇妙有趣:
「隋王是个有趣的人,不过说真的,我真的需要你来代替韩庄来庇护我「那麽代价又是什麽呢?」李瑁道:
「世上没有免费的庇护。」
达奚盈盈傲然挺胸,俏皮笑道:
「您觉得我这个连三千贯都不值的女人,可否成为庇护的代价之一呢?」
李瑁顿时嫌弃道:「别,我还不至于睡一个宦官睡过的女人。」
达奚盈盈上前几步,与李瑁之间呼吸可闻,嘴唇轻启,表情肃然道:
「我没有侍奉过任何人,韩庄对女人根本没有兴趣,他在意的只是他那两个儿子,至于我背后的那些人,你觉得,他们敢睡我吗?」
「你是金枝玉叶?他们不敢?」李瑁愣道。
达奚盈盈笑了笑:
「如果他们其中有人与我有染,其他人会怎麽想?会不会认为我们在暗中有什麽勾当?隋王啊,你那麽聪明,难道看不出,他们没人敢碰我,并不是顾忌我,而是担心他们之间会互相猜疑。」
噢..:::.明白了,你是那个影响团结的人,李瑁还是比较认同对方这个说法。
这就好比董事会将集团事务都交给了总裁,而这个总裁又与董事会当中一名董事有着工作之外的某种关系,其他人是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我们之间只能有利益,不能有感情也就是李瑁思索的功夫,达奚盈盈已经抓出李瑁的手,放进了自己半遮的齐胸当中,吐气如兰道:
「我也许不值三千贯,也许又会是无价之宝,就看隋王怎麽用,我是在自救,那个韦三娘对我非常不满,勋公房已经有意换我了,他个以为我与你之间,已经有了那层关系。」
李瑁愣道:「那你跟我走的太近,岂不是更招他们不满?」
「所以你需要警告韦昭训,让他们知道你会庇护我,那麽他们暂时就不会对我下手,」达奚盈盈另外一只手不停的抚摸着李瑁的胸口:
「你只有救我这一回,你想谋划的事情,才有可能实现。」
李瑁一把将对方推开,搓了搓手道:
「成交,你服从我一天,我保你一天,话说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达奚盈盈整理着绣裙,对于李瑁话锋突转非常意外,怎麽又聊到年纪上了?
李瑁点了点头:「北都,东都,都有生意?」
「江南也有,」达奚盈盈点头道:
「也做漕运生意,我管着这些虽然已有六年,但并非不能替代,隋王要帮我处理掉一个人,没有备选之人,他们短时间内不会动我。」
「一开口就是条件,好像我欠你似的,」李瑁开始迈步朝巷子外走去。
达奚盈盈紧跟其后,笑道:
「但隋王今后可以从我身上获取更多,不吃亏的。」
「吃亏也无妨,」李瑁摆了摆手:
「越是在乎得失,越是得不偿失,谁让我这个心好呢,说吧,那个人是谁?」
『窦节,现在工部当差,无品小吏,」达奚盈盈道。
李瑁顿时一愣:
「赐姓?」
达奚盈盈欣喜道:
「隋王洞若观火。」
抱翠楼,
卢奂依然是坐在大厅,不肯去包厢,也许是喜欢热闹,也许是故意让人知道,他来南曲这种地方只是喝酒和欣赏歌舞,其它什麽都没干。
历朝历代做为首都,都会遍布皇帝的耳目,长安也不例外。
单是一个御史台,就不知道在长安城里安排了多少打探消息的情报人年李瑁他们回来之后,加入了卢和颜的聊天。
很显然,颜令宾几乎将自己此生所学搜肠刮肚,来应对与博学大儒卢奂之间的交流,过程非常艰难,因为卢奂的学识,完全处在颜令宾的盲区,即使她在南曲的名妓当中,文学修养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窦节,你听过这个人吗?」李瑁侧过肩膀,朝卢奂小声道。
卢奂摇了摇头:「在哪个衙门任职?」
「工部小吏,」李瑁道。
卢奂顿时错:「那你不应该跟我打听啊?不入流的吏员我怎麽会认识?」
「我不找你我找谁?」李瑁咧嘴道:
「大唐就四个管铨选的,剩下那仁我见不着,只能找你帮忙了,吏员在你们吏部都有备档,你找个机会查一查这个人,将他外放出去,不能去太原丶洛阳丶江淮,其它哪都行。」
一个更员的人事变动,那就是卢奂一句话的事情,达奚盈盈让李瑁帮忙处理掉这个人,可不是让他杀人。
窦节本身无关轻重,但是他背后牵扯的人,来头一定不小,动不动就杀人灭口,那是玄幻小说里的情节。
这与李塌一棒子打死李树忠不一样,李瑁当时也没想看打死对方,打死之后倒也无求所谓,因为他的目的性很强,对方冒犯的又是李瑁本身,杀了也就杀了。
「行,我记住这个名字了,」说完,卢奂看似不经意的警了达奚盈盈一眼,后者赶忙避开目光。
中枢大员,没一个是吃素的,李瑁跟自己说话的时候,达奚盈盈看似无意,实则在有意偷听,对方的微表情已经出卖了她。
再者说,李猖的身份为什麽会对一个更员上心?
达奚盈盈此刻,说不出内心是什麽感觉,她幻想过李瑁会以何种方式处理窦节,但完全没有想到是请卢奂出手帮忙,而且对方并没有追问缘由,便痛快的答应。
这两个人打交道的方式,似乎与自己从前所见过的贵人们不同,他们更直接更乾脆。
又闲聊一阵后,卢奂要走了,他没有在外过夜的习惯。
颜令宾起身相送,表情惆怅不舍,但也有些许的满足感,能与当朝中书侍郎把酒言欢一个时辰,已经是极为荣幸的事情了。
李瑁与达奚盈盈接触的次数不多,但心里大概也有了些判断。
南曲的生意,韦家绝对牵扯极深,而且不止是韦昭训所在的勋公房,韦坚所在的彭公房,也有份。
云娘就是韦坚在平康坊培养出来的,出自中曲的玉华楼,这个楼不卖身,纯卖艺,在中曲的高端场所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看样子平康坊的恶钱生意,不止是在南曲,中曲多半也有份,至于北曲就够呛了,那里纯纯就是卖肉,面对的客户群体相对低端,手中的良钱非常有限。
韦坚如今又兼着转运使,控制了洛阳至长安的水陆运输,将恶钱运往长安,简直再轻松不过。
怪不得这小子拼了命的争取这个位置,感情还涉及家族利益。
三月初九,
兴庆宫出了一件大事。
李隆基梦见老子了,也就是玄元皇帝,说什麽老子托梦给他:「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馀里,汝遣人求之,吾当与汝兴庆宫相见。」
于是李隆基开始主持朝会,打算派人往南搜寻道祖神像。
李瑁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猜到李隆基在搞什麽鬼。
当下大唐所有的道观中,供奉的道祖画像或者神像,都是不一样,可以说一个地方一个样。
有的神像看上去是个道士,有的看出去跟个富翁差不多。
李隆基此举,不过是想要藉助祖宗显灵的方式,来统一天下道祖神像的模样形制,更好的为李唐乃道祖子嗣正名。
那麽天下庞大的道教信徒,便会成为李唐皇室最坚实的拥是。
如果能想明白这一点,就不难猜到,神像肯定能找到,但问题在于,去藏匿神像的人,派谁去合适?
不是皇帝心中绝对可靠的人选,干不了这样掩耳盗铃的差事。
派内侍去?开玩笑,内侍能掺和这种事?没鸟货有什麽资格发现道祖神像?
禁军?也不合适,消息容易漏泄,那就是宗室了。
三月十一,宫内来人,圣人召见李瑁。
李瑁带着一丝猜测,入宫了。
这次父子俩见面的地方,是龙堂,也就是龙池边上,这其实是基哥率领群臣祈雨的地方,内有一座青铜雕塑「飞龙在天」,寓意龙神降临,带来无穷的雨泽。
「前日夜间,朕梦中遇到了玄元皇帝,这件事你该听说了吧?」李隆基面对雕像而立,背对着李说道。
大殿内,只有他们父子二人,回音很重。
「臣有所耳闻,」李瑁恭敬道。
李隆基淡淡道:
「称儿臣合适。
李瑁嘴角一抽,我上早八,你每回用得着老子,都会来些甜言蜜语,你是真当我白痴啊?
「儿臣遵命,」李瑁点头道。
李隆基转过身来,尽量压低声音道:
「玄元皇帝梦中告诉朕,他有神像在终南山楼观台附近,你去一趟,将?
李瑁明白了,你在朝会上告诉大臣的地方,叫做京城西南百馀里,到我这连具体地址都有了?
为什麽是这里呢?因为楼观台是道家发祥之地,所在的终南山又称天下第一福地,亦称仙都。
当年李渊造反,楼观台的主持岐晖,号称预知「天道将改」,告弟子云「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遂于关中起兵,迎李渊入长安。
楼观台的道观,吃的都是皇家供奉,基哥的绝对马仔。
「儿臣定当完成,」李瑁道。
他现在还搞不清楚,他爹是让他现打造一副神像,还是楼观台有接头的。
毕竟基哥此番安排太过模糊,虽然我知道这种事不能说的太明白,但你交代的也太不明白了。
不论如何,李瑁心知,他就是去偷,也得偷一个神像回来。
「你尽快去办,但过程不要太着急,」李隆基吩咐道。
大哥,这种事也着急不来啊?终南山那麽大,找个神像跟大海捞针有什麽区别?我要是刚去就能找到,谁也能看出咱们在捣鬼。
「儿臣明白,今天就走,」说罢,李瑁徐徐退出大殿。
李瑁前脚刚离开,李隆基便找来高力士:
「下旨,羽林丶龙武丶左右卫丶左右骁卫,各出五十人,往终南山寻玄元皇帝像。」
高力士点了点,就这麽出去安排了。
他是最了解李隆基的,圣人口中的这些卫府,该由谁领头,高力士心知肚明,李瑁前脚刚走,他还看不出来吗?
「带些乾粮饮水,咱们这次恐怕要走很久,。
李瑁回到王府之后,吩咐李无伤和牛五郎等人收拾行装,跟他一起去终南山。
终南山周边,一直都是长安贵族最喜的狩猎场所,李瑁对那边还是比较熟悉的。
『大概要走多久?」郭淑得知丈夫要离开长安,心中颇为着急。
主要是着急自己的肚子,娘家那边也一直在询问她的近况,宗正寺也在过问,少阳院那边,太子妃也派人问过好几次。
就好像所有人眼下,都在关心她能否为隋王诞下子嗣,但是郭淑很清楚,他们真正想要知道的,其实是丈夫到底能不能生,以此来确定杨玉环是否具备生育能力。
李瑁知道妻子近来的心里压力比较大,于是笑道:
「四娘也收拾一下,跟我一起去,郊野清苦,你受的了吗?」
郭淑顿时大喜:!「岂会受不了?我幼年便常来返于北都,又常狩猎,身边的安青和阿奴,也受得的,我带上她们。」
「好!」李塌点了点头。
他这次出门,目的如何,没有告诉任何人,大家只知道他是奉旨去寻玄元皇帝像,并不知道李瑁肩负着必须寻到的任务。
至于基哥为什麽让他去?李瑁倾向于儿子终究比别人靠得住,偏偏基哥的儿子,眼下只有他一个出了十王宅。
十王宅那些人,是不能让他们担任这种任务的,干过一次,就想有第二次,便会越发耐不住寂寞。
临行前,李瑁特意派人将妹妹咸宜叫来,由她盯着点大理寺,避免有人对严武下手。
咸宜坐镇的地方,大理寺张均亲来,也是白搭,没有人愿意去招惹这位圣人的明珠。
李瑁收到高力士派人传来的消息之后,从左卫勋一府调拨了五十人,加上他的护卫以及郭淑等二十七人,于下响时分离开长安城。
这是他出嗣之后第一次离京。
长安附近的地方,都不是远方,第一站:鄂县。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