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丢朕的脸
李林甫混到如今,对权力的追求肯定还是有的,但这只是其次。
他最在意的,最迫在眉睫的问题,还是怎麽扳倒太子。
「如果此番裴丶严二人真心向老夫投诚,我还是打算接纳他们的,你知为何?」
李林甫在初四这天,早早起身准备前往兴庆宫处理政务,李与他同乘一辆马车。
李思片刻,道:
「这个两人的依附,有助于阿爷提升威望,今后的中枢,便没有人再敢跟阿爷叫板了。」
李林甫微笑摇头:「现在的中枢也没人敢跟老夫叫板,但中枢之外,还是有的。」
「太子?」李愣道。
李林甫点了点头:
「圣人如今对国事的关心,大不如从前,在这样的形势下,储君是否安稳,
是圣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呢,就是制衡东宫的棋子,圣人希望在他安享太平的这段日子里,我能压制东宫,让太子老老实实。」
李无奈苦叹:「这差事可真是要人命啊。
,
李隆基今年五十七了,按照大唐以往皇帝的平均年龄计算,已经快了,所以李林甫不得不未雨绸缪。
也许两年,也许三年,也许随时随地,圣人都有可能驾崩,那麽驾崩之后太子继位,他们家会死的非常惨。
李林甫也是叹息一声:
「所以储君必须更易,否则对咱们来说,就是倾天大祸,但是我现在压制太子容易,想要动摇储君,却是万方做不到。」
「儿子明白了,」李点了点头:
「阿爷是想藉助裴耀卿和严挺之的力量,共抗东宫,以期给咱们家留条退路?」
李林甫欣慰道:
「没错,圣人多半没有这个想法,他也不敢有了,储君更替,国本动荡,以圣人眼下的年岁,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当年要动庶人瑛,必先动张九龄,如今圣人丝毫没有针对太子拥的意思,但是咱们不能不为自己考虑,裴丶严二人与隋王多半已经建立联系,这小子才出嗣几个月,就已经谋划到了这样的地步,若说他对储君之位没有念头,老夫第一个不信。」
李顿时双目放光:「若十八郎上去,就凭儿子与他的关系,咱们家都断然不会有事。」
说着,他又忽的皱眉:
「只是更易储君,谈何容易啊?一个不好便是满盘皆输,需要从长计议。」
儿子越来越沉稳,李林甫是非常欣慰的,不怕儿子有想法,就怕他冒失。
眼下的形势,李林甫自然也不敢妄动,毕竟圣人的心意是让他压制东宫,一旦让圣人察觉,他想更易储君,只怕第一个收拾他的,就是圣人了。
那时候他就是第二个张九龄。
况且他也没那个本事,三年前要不是前太子瑛被杀,他也不敢掺和进立储的事情当中,开国以来无数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但凡掺和这种事情的,哪个不是将脑袋绑在了裤腰带上?
庶人瑛可惜了,他的错在于年龄太大,武惠妃也可惜了,她错在年龄太小。
李瑁的隋王宅,与兴庆宫是邻居,自打李隆基移仗兴庆宫之后,已经三番五次派内侍来府上,询问孺人杨绛的消息。
因为杨太真想念她的妹妹了,内侍省特别嘱咐,杨绛回来的第一时间,就需入宫见驾。
以前的李隆基还装一装,编个藉口,比如杨绛从前入宫,名义上是帮助杨太真一起设斋,为太后追福。
现在好了,就是一句话,要人。
正月初七,人日,杨绛回来了,风尘仆仆,一脸疲惫。
李瑁肯定是不敢拖延的,因为杨绛回城一事,宫里肯定已经知道了,若是入宫不及时,李隆基都会动火。
于是杨绛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就赶忙进宫了。
花萼相辉楼,可不是一栋楼,而是一片建筑群,可以理解为,这就是一座宫殿。
因其主楼,被李隆基亲自题字:花萼相辉之楼,所以才被这麽称呼。
杨绛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的姐姐了,这一次见面,姐姐比之从前,更为丰了一些,但并不能掩盖其天姿国色。
二楼乐厅,李隆基正与杨太真一起,排练歌舞,见到妹妹进来,杨太真赶忙放下手里的鼓槌,小步迎了过去:
「十娘回来哩,想煞阿姐了,快起来,」说着,杨太真便要扶起妹妹。
但是杨绛没敢动,因为她跪的圣人,不是她的姐姐。
毕竟眼下的杨太真,没有任何名分,也就是宫内呼之为太真娘子,仅此而已。
李隆基见状顿时皱眉,冷哼道:
「太真让你起身,为何拒之?」
杨太真正要帮妹妹说话,却被杨绛抢先一步:
「凛圣人,圣人不准臣妾起身,臣妾是万不敢起身的,恐犯天颜。」
「呵呵.......」李隆基笑了笑,看向一旁的高力士:
「竟还是个知礼的,起来吧,太真说的话,等同朕说的话。」
「万万使不得,」杨太真听到这句话,也跪下了。
姐妹俩就这麽跪在厅内华丽的地毯上,一个面带狡点,一个脸色肃然。
李隆基哈哈一笑,亲自走上前来,先去扶杨天真,接着又抓着杨绛的臂膀微微用力,将其拉扯起来。
「还需劳驾朕,太真越来越调皮了,」李隆基说罢,示意李龟年他们继续排练,他则坐了下来,目光在杨绛的身上审视着。
「哼,」杨太真冷哼一声,走去鼓架,拿起鼓槌「咚」的敲了一下。
李隆基这才回过神来,哈哈一笑,抚须道「朕听闻,你去了蒲州,还去了洛阳?」
杨绛赶忙答道:
「回禀圣人,臣妾历时两月有馀,前往两地探望三位阿姐,刚刚才返回长安。」
「谁让你去的?」李隆基说这句话的时候,声线很柔和,脸上也带着微笑。
但是杨终听在耳中,无疑颇为受惊,她也是反应快,赶忙道:
「是九娘的嘱托,臣妾方有此行。」
杨太真姐妹四个,按照族内排行,分别是老大丶老三丶老八丶老九,这是亲姐妹,而杨绛这个老十,是堂姐妹。
「是我的主意,自打去了太真观,便鲜少有机会与亲人谋面,」老九杨太真一脸委屈道:
「三郎是知道的,奴家没有多少亲人了。』
三郎?杨绛浑身一震,出于本能的看了姐姐一眼,随即便意识到自己失态,
赶忙又低下头去。
李隆基将对方的神色看在眼中,却并不在意,而是点头道:
「是朕的错,今后十娘若再来探望太真,宫内不必阻拦。」
高力士在一旁俯身点头:
「老奴会安排好的。」
杨太真顿时一脸雀跃,脚步挪动仿若跳跃一般来至李隆基身前,俏皮的屈身行礼:
「太真替十娘谢圣人恩典。」
「瞧瞧?」李隆基顿时大笑,指着杨太真看向高力士:
「太真多滑头,朕明明是赏赐她,却推至十娘身上,枉费朕一番疼爱。」
高力士笑呵呵的点头。
他虽然已经习惯了圣人与太真之间相处的气氛,但是眼下隋王孺人在场,似乎不合适吧?
杨绛回去之后,若是将所见所闻告知十八郎,十八郎作何感想呢?
李隆基似乎并不想给姐妹俩单独谈话的机会,而是拉着杨太真继续排练歌舞,准允杨绛一旁静观。
杨绛眼下可谓是如坐针毡,浑身不得劲。
这一次出门送礼,除了三姐杨瑶之外,其她两个都不太顺利,她们似乎不愿与隋王建立交情,甚至捎带着对她都有些排斥。
唉.....人心不古啊,不管怎麽说,我在隋王宅一天,隋王与你们都是沾着亲戚的,何必如此呢?
这是非常难熬的一个下午,杨绛坐的屁股都麻了,却只能硬挤出一张笑脸注视着圣人与九娘研讨声乐。
直到傍晚,李隆基累了,意犹未尽的令内侍准备吃食,这才重新关注到杨绛:
「十八郎近来都在做什麽?」
杨绛赶忙回答:
「回禀圣人,臣妾新返,尚不知详情,不过隋王不常出门,臣妾还是知道的,大多时间是在家中。」
「在家中作何?读书?」李隆基挑眉道。
杨绛赶忙摇头:「多是饮酒.......额.......还有与属官们打趣闲聊。」
李隆基冷哼一声:
「他倒是够清闲的,朕不是给了他一个差事吗?」
高力士闻言,探身道:
「左卫府下番之后,如今是没有什麽事情的,不类其它卫府,并无巡缴京师之责。」
李隆基皱了皱眉,看向杨太真道:
「一个珍丞,一个勋一府,朕本欲令其历练,怎知却愈发清闲了,太真说,朕该给十八郎一个什麽职位呢?」
这句话一出,高力士和杨绛,全都呆住了。
这话不好回答啊。
杨太真若是帮李瑁说话,便应了当年张九龄栽跟头的那句「虽离乃复有私」,若是李隆基察觉杨太真心里还对李瑁念旧。
两人都得完蛋。
高力士正要接话,将事情揽过去,结果却被李隆基一个眼色给吓了回去。
「太真,朕在问你呢?」李隆基柔声笑道杨太真的心思反而更为简单一些,闻言嘴角一撇,撒娇道:
「隋王是三郎的儿子,又不是奴家的儿子,三郎何必问我呢?」
「哈哈......」李隆基顿时捧腹:
「说的是,是朕为难太真了,子不教父之过,高将军,那就给隋王安排一个可以巡缴京师的职位,朕担心他闲的久了,玩物丧志,在外面丢朕的脸。」
高力士捏着汗的手掌心缓缓松开,赔笑道「老奴一定安排妥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