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郁闷的要吐血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史书上写着商纣王荒淫无道,因此故意抹黑周文王。”
“周文王怎么可能生那么多儿子?”
一旁的程咬金点认同的点头。
“的确不应该。”
魏征第一次发现程咬金如此通情达理,他仿佛找到了盟友,激动地说:“程知节,你觉得应该是什么,放心,大胆的说出来。”
程咬金翻了个白眼,用到俺老程的时候叫知节,不用俺的时候叫咬金,你果然是看人下菜碟。
屁股决定一切是不。
哼!
看老程不得好好的回你,程咬金呲牙笑道:“要生一百个儿子,得至少生一百个女儿吧,所以,这么一算,周文王最少有两百子,不对是子女,俺老程得严谨点。”
咣当!
魏征差点一个趔趄,人都被程咬金给干懵了。
周围的武将哈哈大笑。
大唐,也就程咬金能跟魏征房玄龄等人斗嘴皮了,其他人真没有这个本事。
(博主,你到底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呢?)
(周文王有百子,是真的吗?)
(你这是野史吧。)
陈勇笑了笑。
【周文王有百子,是来自于西周的正史!】
【《诗经·大雅》】
(我曹,博主,你有点常识吧,诗经怎么能叫正史呢?)
(对啊,你搞笑呢。)
(这是文学作品。)
北宋,
司马光哈哈大笑。
“看到没有,他露出马脚了。”
“诗经都成了史书了?”
“还是正史?”
“你但凡多学点常识,也不至于说出真话来啊。”
大汉,
汉武帝也懵了。
他回头问司马迁:“诗经是正史?”
司马迁叹了口气:“如果不是正史,是什么?”
很多人怒道:“当然是诗歌了!”
司马迁笑了:“谁说诗歌不能是历史了?都是记录历史的文体,白描,叙述,议论,都可以,为什么诗歌不行?”
一句话把人给干懵了。
【我知道,说《诗经》是正史,很多人都感觉很不可思议。】
【这里面,有一个外行不清楚的事情,咱们严格意义的正史,是纪传体和编年体史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书,如果按照这么算的话,《尚书》《逸周书》都不是正史。】
【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的正史,记载殷商,西周时期的历史的正史,只有一本,叫做:《竹书纪年》】
【可是呢,古人因为《竹书纪年》是以人性之恶来写的,所以,把他踢出了史书的行列,连史书都不算了,还算什么正史。】
【但,殷商尤其是西周时期,不能没有正史啊,于是,他们就拓宽了标准,这就是儒家的标准,想怎么拓宽,就怎么拓宽,只为证明自己是对的。】
【于是呢,《尚书》以及被孔子删改《尚书》之后加工成的小作文《逸周书》,都知道是孔子的小作文,带有明显的偏向,竟然都成了正史。】
【现代学者就吐槽了,这么算的话,诗经才应该是真正的西周正史。】
【为什么呢?】
【因为诗经的创作者,是西周的贵族,他们写诗经,不是为了给后人记载历史,而是为了记载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特么的才是真东西,就是贵族自己在自说自话,讲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奢靡和有趣。】
【那么诗经里面的真东西,真到了什么程度,现在考古发现的文物,跟诗经的契合度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考古发现历史真相,诗经基本都记载了。】
【所以呢,你如果研究历史,就会发现,西周时期的历史论文所用到的史料,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诗经,你随便翻,只要是西周时期的论文,要是一篇没有引用诗经的,我就把名字倒着写。】
【那么,在西周初年,就出现了一篇诗经,名曰:《诗经·大雅·思齐》,里面记载了贵族圈子里的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叫做,周文王有一百个多个儿子。】
【那么它的可信度是多少呢?】
【几乎百分之百!】
明天,就是揭晓文王有百子的事情了,这里面有大秘密,也跟商纣王酒池肉林有关。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诗经竟然是史书?我是第一次听说,真是开眼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可这个门也开的太偏了吧,我以为诗经就是文学作品,大吊哥,你出来说两句。)
(诗经的可信度是很高的,基本上所有的西周时期的论文,都要以诗经为史料,因为诗经就是贵族发的朋友圈,热点动态,这波人怎么说呢,就是闲的没事干,就喜欢谈论一些热点新闻,贵族八卦,行业内幕啥的,这玩意比所谓的正史还可信,因为,他不需要遵守政治正确。
之前,博主给你们讲的周宣王,周幽王,周昭王,周穆王等等所有的周天子,都用诗经作为原始史料的。)
(这么说,周文王真有百子了?)
(不信谣,不传谣,但我觉得这是事实,就不是谣言了。)
北宋。
司马光怒了。
“我写的话本小说,不是史书,他们写的诗歌,倒成了史书?”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就是歧视,是双标!”
周围人提醒一句:“人家是讨论热点事件,写的是日常生活,写的是当下。你那玩意是编造你没有见过的事情,能一样吗?”
司马光鼻子都要气歪了,我怎么没有见过,比如武则天,她不杀女儿,能坐上皇后之位吗?
我这叫做合理猜测,我做梦见过不行吗?
大唐,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纷纷皱眉。
“不是我们挑刺,周文王有百子,从哪里得来的这个观点?”
程咬金一愣:“你们史书都不看吗?”
尉迟恭摇摇头:“老程,你这就错了,人家是真不看,自己就可以编的。”
程咬金恍然大悟,魏征不就是编写史书的人吗?
魏征几人要气死了:“我们跟你谈的是正经历史。”
程咬金双眼一翻:“你们还知道正经历史啊!”
见到魏征真的憋不住了,程咬金嘿嘿笑道:“要不要再打个赌,这次咱们剃头发,我讨厌秃驴,要不你就变成我最讨厌的样子吧。”
魏征:“....”
他可不敢再打赌了,输怕了。
【那么,从哪得出的结论,周文王有百子呢?】
【《诗经·大雅·思齐》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贵族说:《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什么意思,意思是,姬昌的妻子大姒,她继承了她婆婆和太婆婆的美德,她的美德是什么,就是生养了一百个儿子。】
【大姒作为嫡妻,是姬昌所有人儿子的母亲,所以,周文王有百子的说法,就是来自于此。】
【这是正经史料,可不是野史,而是贵族自爆,说不定作者还是姓姬的。】
放屁!
大秦,
淳于越看到了天幕中给出的史料,长松一口气。
还好,还好,不是从坟墓里挖出的新东西。
他对着众人说:“陛下,扶苏公子,公子高,你们看看,博主在乱说,这句说的意思是:姬昌的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妻子大姒,她继承了她婆婆和太婆婆的美德,他的美德是什么,是多生儿子,百,意思是多,而不是一百个!”
胡亥翻了一下死鱼眼,耻笑道:“你当我傻,人家说的是百,你非要说多,既然要说多,为何诗经不直接写《多斯男》,而要写《百斯男》,这不是脱裤子拉屎吗?”
对大乾蹲大号不用脱裤子,因为都是开裆裤。
赢阴嫚也说:“难道史书上每一个百,都要解释成多?那么史书你就看不成了,张良的百二十斤铁锥,你怎么解释呢?几百斤重?”
公子高也说:“历史上的东西,不是你们想解释成什么,就解释成什么的,大家眼睛都不瞎吧。”
淳于越感觉人都懵了,啥时候,他们把百解释成多,就行不通了?
以前他们可是想法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
(博主,这里的百是多的意思吧。)
(你这么解读史料,是被别人打的。)
(对啊,我从翻译软件上,看到的就是大姒有多个儿子,而不是有一百个儿子。)
(博主,你屁股得正啊!)
陈勇笑了,说实在话,这就是话语权,最终解释权的问题了。
【你们都听过文王有百子吧!】
【我告诉你,古人从来没有认为这个百是多的意思,人家一直认为就是有一百个儿子,包括封神榜的作者,都是这么认为的,周文王有百子,在古代叫做共识。】
【只是呢,近代一些学者认为,百应该代表多的意思,理由是什么,因为姬昌没有一个个儿子,史书上,能够考证的,只有最多二十三个,其中几个还存疑,所以百就是虚指。】
【因此,他们才把这句话翻译成了,大姒美德就是儿子多,认为这是最贴近历史的解释。】
【那么对着没?】
【明显错了。】
【那么是谁推翻了这个说法呢?】
【是姬昌自己!】
【因为姬昌又又又写日记了。】
【在日记中,他表示对于朝歌妻子思念。】
【对!是对朝歌妻子的思念,这个妻子不是大姒,大姒在姬周呢,姬昌觉得此生不复相见,这肯定见不着了,妻子都在朝歌呢,是人质啊!】
【于是,咱们的一些学者就做出了一个结论:姬昌在朝歌,被囚禁的时候,寂寞空虚冷,于是他娶妻生子了!而且,还没有带回姬周,留在了商纣王手中。】
【而更可怕的是,这个日记呢,又跟诗经中的内容完美契合了。】
【姬昌在姬周是没有生出那么多儿子,但加上朝歌的,那不就够了吗?】
【诗经是贵族嘴里的八卦,你觉得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这个你自己判断。】
【选择一:我觉得是真的,有句话叫做,圈子里的秘密,只有圈子里的人懂。】
【选择二:就算是日记里写了对朝歌妻子的思念,我也不相信姬昌在朝歌娶妻生子了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
(又是一个大瓜啊!)
(所以,正经人真的不要写日记,这有社会性死亡的风险。)
(不得不说,姬昌是个好学生,写日记习惯得保留,不然我怎么能听八卦呢?)
(说一句实话,很多人圈子里是有一些外人不知道的信息的,懂得都懂,比如狗仔,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也许在圈子里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说句说话,我知道诗经是西周贵族写的,我就基本上认定了他的真实性。)
大周,
姜子牙笑的揉肚子。
“好好好,姬昌这是属于自爆型人格。”
“我就喜欢这样的。”
一旁,召公,毕公都傻眼了。
日记还记载了这个?
他们回头怒瞪周公旦:“你不是把史料都给毁了吗?”
这个玩意太高端,他们是没有资格看的,毕竟,按照当时的思想,这玩意可是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看。
周公旦嘴角抽了抽,解释道:“这可是父王的心血,是我们宗周的发家史,他虽然黑暗血腥,可能并不完美,但,那毕竟是父王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啊!旦,怎么可能毁掉?”
周公旦虽然可以毁灭殷商一些人存在的痕迹,但,这可是他父王,抹掉了这些,他父王岂不是也成了白板?
所以呢,周公旦最后还是没有销毁这些,而是选择了让这些东西陪着父王的故居一起长眠。
召公,毕公长叹一声,完犊子了。
大唐,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几个人都愣住了。
真,真写日记啊。
话说,周文王啥时候得的这个臭毛病。
你写什么不好,写日记?
你这是要坑死后辈子孙啊,我们想给你洗地都洗不成了。
魏征则是暗暗的擦了一下额头的汗,差点他就变成秃驴了。
南宋,
秦桧盯着天幕,心里祈祷着,千万别相信,千万别相信。
他觉得一些人肯定是证据摆在面前也不会相信。
秦桧猜的还没错。
因为呢,对于日记的解读,还存在着分歧。
认为周文王在朝歌娶妻生子,并没有像一些人改史那么成为共识,毕竟日记也才发现时间不长,还未被广泛接受。
天幕中的投票也出现了两极分化。
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选择了相信,而百分之四十的人选择了不相信。
陈勇并不意外,毕竟学术界暂时也把这种观点当成一种新观点,在没有更多的证据下,学术界暂时无法形成共识。
【咱们先放下分歧,不管你信不信,我给你说,为什么姬昌会在朝歌娶妻生子呢?】
【为什么贵族说他在朝歌生了八十个儿子。】
【姬昌到底在朝歌经历了什么?】
【这就跟商纣王的酒池肉林有关了。】
【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存在吗?】
【是存在的!】
【先说酒池肉林,第一种错误的解读,就是用酒灌满了池子,把肉挂满了树林,用于显示商纣王的奢靡无度,这种说法就是完全的错误,就是典型的觉得皇帝用金锄头干活。
殷商时期,贵族不缺酒肉,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炫富。
他们的炫富的方式是什么,人祭!
看谁的规模大,看谁的祭品规格高。】
【那么酒池肉林的第二种解释呢?】
【是一种祭祀的规格。】
【什么规格呢,血流如池,祭品如林,跟一头头生猪一样,被挂在了祭坛的木头架子上,看起来如同一座树林。】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还有一章。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我的妈啊,果然跟我想的一样。)
(在讲帝乙的时候,我就隐隐有种不祥的感觉,结果,成真了。)
(地狱重现人间。)
(可怕,太可怕了。)
(酒池肉林,这才是真正的酒池肉林!)
大汉,
刘邦都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太可怕了,这就是两脚羊的屠宰场。
甚至他现在都有了哪个画面。
祭坛上面,两脚羊被挂满了祭坛,下面,嫣红羊血流淌成一汪池水。
一旁,一直没有参与讨论的刘盈突然大吼:“如果殷商的祭祀如此残酷,那么废掉人祭,或者减少人祭的商王,才是我们应该铭记的圣君啊!”
“可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都成了暴君昏君。”
第一次,刘盈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他共情了,跟那些两脚羊共情了。
刘盈无法发泄心中的怒火,只是睁着猩红眸子盯着叔孙通,对方表示很无辜,我不是儒家的,现在就可以退出。
吕后叹了口气:“史书怎么写,不是儒家说了算,很多时候,都是君王皇帝说了算。”
刘盈一愣,然后,猛然抬头,目光无比坚定:“阿母,我想好了,我要当皇帝!”
好好好,吾儿终于长大了,有野心了。
吕后欣慰的笑了,天幕没白看啊。
我曹,我曹。
这就是酒池肉林。
程咬金吞咽了一下口水,虽然之前也知道人祭,但那只是一个概念。
可是当那个画面一展开,他汗毛都炸开了。
大唐的读书人大骂:“商纣王,无道昏君!”
“这种酒池肉林是真的吗?”
【根据学者的研究,这一种酒池肉林,是真的!】
【从上古时代,一直到了殷商,这种文化发展到了极致之后,就出现了这个祭祀规格。】
【而且呢,商纣王还用这种规格来招待姬昌。】
【咱们来看一看,姬昌的日记中,都写了什么情景。】
朝歌。
姬昌被关押在了祭品牢房中。
飞廉问:“大王,要把姬昌祭天吗?”
商纣王摇摇头:“不不不,那样便宜他了,你知道人在什么时候最痛苦?就是在知道自己要遭受酷刑的前一刻。”
“孤减少人祭的范围,用贵族人祭,他姬昌不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吗?”
“那就让他体验一下,当祭品的快乐。”
“也许他就能懂孤了。”
祭品笼子中。
姬昌瑟瑟发抖,他亲眼看到了一个个两脚羊被拉出去,耳边传来了起立的羊叫声。
有的羊被剥皮,有的羊被掏心。
鲜血顺着祭坛流淌过来,羊血都漫过了他的脚面,姬昌吓得如同无助的孩子,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终于祭祀仪式结束了,有人给他送来了一块好肉。
姬昌已经被饿了好几天了,他抓住就吃,可是突然,牙齿差点被崩碎,他吐出来一看,羊肉里面竟然是一只箭头。
瞬间,他明白了这是什么羊肉。
【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商纣王让姬昌亲自体验了一把什么是祭品。】
【姬昌会害怕吗?】
【会因为看到祭品的惨状,而认同商纣王等商王逐步废除人祭,懈怠祭祀的做法吗?】
【完全不会,不但不会,反而,姬昌渴望得到商纣王一样的至高权柄。】
【于是呢,姬昌在姬周,把酒池肉林给搬到了他那里。】
【甚至,为了能够获得商纣王一样自称为帝,可以沟通阴阳两界的能力,姬昌竟然要祭祀神明,最让人无语的恶是,姬昌第一个祭祀的竟然是死后成神的商王!】
【对没错,姬昌祭祀最多的神,是商王!】
【第一个就是成汤,然后就是武丁,祖甲,武乙,甚至连弄死他爹的文丁要祭祀,还有帝乙,也受到了姬昌的祭祀。】
【这里面呢,祭祀最多的就是武丁,因为武丁最厉害。】
(我曹,我曹,我三观要碎了啊!)
(博主,你这是神转折。)
(姬昌亲自体验了祭品的悲惨,所以他,更加肆无忌惮的使用祭品?这都是什么仁德的行为?)
(仁德,太仁德了,怪不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让我最跌破眼镜的是,姬昌祭祀商王,还把商王祭祀了一个遍,我只听过去餐厅叫菜,炒一本菜谱的,没有想到祭祀还能祭祀一个族谱的,关键是,你祭祀的人家的族谱。)
(帝辛:祖宗不好了,有人刨我的活!)
(不要告诉我,姬昌询问商王,如何翦商?)
(你觉得没有这种可能吗?)
(我曹,我曹,我不敢确定了。)
(姬昌要灭商,然后询问商王怎么看,商王,我躺在棺材里看,还能怎么看?)
(无语,太无语了。)
(话说,这是历史吗?)
(这应该是姬昌的日记吧。)
(三观毁灭吧!)
(我特么的人都麻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博主对姬昌的评价这么低了,他是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把穷人的伞都撕碎是吧!)
(我真的无法理解,帝辛他们在破除迷信,为什么姬昌却更信了呢?)
(为他,权力!)
殷商,
武丁都懵了。
姬周竟然祭祀他?
你自己没有祖宗吗?
你在搞毛呢。
武丁表示我没有这样的孙子。
“我也不要!”
妇好耻笑一声,她身为大祭司,怎么可能不明白迷信是个什么玩意。
北宋,
司马光很想骂博主,可是,却骂不出口。
这跟他想象的姬昌完全不同。
姬昌竟然也经历过这样的日子,可是,你为什么要把酒池肉林搬到姬周。
还用来祭祀商王?
难道,你真的是一个狂热的迷信者。
不应该啊,咱们儒家可是敬鬼神而远之,你这是要拥抱神鬼。
这一刻,司马光觉得自己累了,不想去为姬昌洗地了,毁灭吧!
【刚开始呢,商纣王看到了姬昌眼中的惊恐,觉得姬昌是怕了。】
【可是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呢,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姬昌想明白了,商纣王不可能杀他,于是,他的担忧没有了,惊恐没有了,只有对祭祀文化的疯狂痴迷,对占卜的渴望。】
【这直接把商纣王给整不会了。】
【他以为能够改变姬昌的思想,如果姬昌能够支持他变法,那么,他很有可能成功的。】
【可是呢,姬昌却向相反的道路越走越远。】
【那么商纣王怎么对付姬昌呢?】
“大王,你是没见到,姬昌的眼神,是八百年没有见到鸡的狐狸,那眼神太饥渴了。”
“他根本就不会支持大王的,他只会比那些狂热的大祭司更疯狂。”
飞廉吐槽:“我早就说了,诸侯是不会支持大王变法的。”
商纣王叹了口气,他活捉姬昌,就是为了能够让对方心甘情愿的投诚,要不然早就在战场上杀了。
“既然如此,那就去父留子吧!”
商纣王吩咐。
飞廉懵了,“姬昌的儿子在姬周啊!”
一旁的费仲嘿嘿一笑:“飞廉将军,你不懂,姬昌的儿子在姬周没错,但姬昌还可以生啊!”
“咱们给他张罗一门婚事就行。”
【对,姬昌娶妻生子,是商纣王安排的。】
【为什么呢?】
【因为商纣王要给姬昌搞一个百胎计划,儿子多多益善。】
牢房中,
姬昌被提了出来。
商纣王给他安排了一个住处,就是咱们知道的羑里,然后给他找了一个伺候他的妻子。
姬昌一看到来人,都傻眼了。
只见这个女子喊了一声:“姐夫。”
来人就是有莘氏的女子。
你姬昌不是喜欢跟有莘氏联姻吗?
会生,你就多生几个儿子。
姬昌看到了一切布置,这明显就是婚房,他脸色大变,怒吼一声:“不可!”
【你知道姬昌为什么要拒绝吗?】
【因为他知道了商纣王的打算。】
【那么商纣王到底打算干什么呢?】
【这里面就牵扯到了一个奇谋。】
明天给你们解释一下,酒池肉林的第三种解释,还有周文王百子的用途。
求一波催更支持啊!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