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
刘邦往地上狠狠吐出了一口痰,“有些人就是太要脸了,乃公跟他一比就很厚道,为什么在历史上就不能把乃公也美化一下,难道就是因为张良比乃公长得白?”
张良还以刘邦骂自己呢,刚想要反唇相讥,结果,发现是队友,于是摸了摸自己的脸。
我一个贵族比你脸白,怎么了?
这不是正常现象吗?
此刻的刘盈世界已经崩溃了,他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圈圈。
“为什么会是这样?”
“到底谁能说真话?”
他感觉自己无助的像一个孩子。
吕后心疼的摸了摸儿子的头发,叹息道:“你要快点长大啊,心智得成熟些,这才哪到哪?以后你要经历的事情比这个残酷复杂百倍。”
刘盈真想要说一句,我不想当皇帝了。
可是他不敢。
大明,
朱祁镇哈哈大笑。
“终于有人肯这样读历史了。”
“违反世界的基本规则,就是假的历史。”
“孤也有一天会得到正名的,孤是被人出卖的。”
南宋,
赵构欣喜若狂,这么读历史的话,自己是不是就能获得更高的分数。
看的是真正的执政情况,而不是看谁在史书上吹的猛。
“好好好,清朝人是吧,不错,这一看就是我老赵家的种。”
秦桧翻了个白眼。
你老赵是生不出这样的种。
找人帮忙还是可以的。
此刻,天幕中投票结果已经出来了。
虽然很多不是那么喜欢秦始皇的民生这个维度,但是,更多的炎黄人,还是把秦始皇当成了自己的祖先。
能够较为公正的对待他的功过。
现在,已经多方论证了张良刺杀秦始皇的事情是假的。
那么他们也是愿意接受的。
很快,张良刺杀秦始皇事件真实性投票结果出来了。
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愿意相信这件事是假的。
但还是有百分之十的人,是极端的秦黑,就算是你把证据拍在脸上,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这就是历史圈子的正常现象。
大秦,
秦始皇看着后人的投票结果,攥紧了拳头。
“不错,很不错。”
“等到点评寡人的功过时,你们才会明白,寡人到底为天下做了什么。”
【既然大家都明白了中央集权的作用,那么对于帝乙以加强中央集权的功业,加个30分,应该也没有异议了吧。】
陈勇发起了一个投票,等了半个小时,很多人经过了秦始皇的事情后,发现了中央集权的好处,对这个倒是没有多大意见。
于是,最后盘点帝乙的功业。
【维度六:千古功业,五个正向的恩泽,共计150分。】
【其他五个维度:爱民如子95分!
集权吏治120分
国家财富80分
内外战争70分
国际地位,40分】
【帝乙的最终六维得分为:555分!(暂居皇帝君王榜单第五名。)】
【奖励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寿三载。】
帝乙坐在王座上,目光悠悠。
多了三年寿命,对他来说,聊胜于无。
南仲问:“大王为何不开心?”
帝乙叹了口气:“孤终究还是没有能力挽狂澜,没有拯救殷商,没有看到在孤手中建立起一个新的秩序。”
【另外,武丁因为发明了代理人制度,给分封制打上了一个强力补丁,加30分!
武丁还是已知史料中,第一个使用帝王之术,纵横之道的人的,再加30分。
武丁的得分修正为:810分】
【姬昌发明了骗术,算是老祖宗级别了,给兵者诡道提供了知识素材,加30分,姬昌得分修正为:170分】
(我去,武丁的分越来越高了,这谁能大得过?)
(能击败武丁的,也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了。)
(好期待讲这几个人,另外再加上一个汉高祖,汉文帝,以及隋文帝。)
天幕中。
音乐逐渐低沉下来。
【帝乙执政了26年,也就是从帝乙十五年开始,他已经有了伐周的实力,最后,帝乙对姬周出手了没?】
【没有!】
【他对姬昌的策略,是养,继续养。】
【对,帝乙最终决定对打姬周,采取他父王文丁的做法。】
【帝乙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画面中。
南仲问:“大王,为何不攻打姬周,咱们现在的实力,灭掉姬周还是可以做到的。”
帝乙摇摇头:“不,灭掉姬周,只会让犬戎坐享其成。”
“孤就是要继续养着姬周,孤就不相信,姬周和犬戎不会开战?”
【对,帝乙通过帝王之术,得出了一个结论,姬周和犬戎必有一战!】
【所以,他决定继续养着姬昌,让他做大做强。】
【那么,帝乙的这种做法到底对着没?】
【选择一:错了吧,犬戎不可能跟姬周开战的。】
【选择二:帝乙文丁都选择这么做,他们不可能看错的。】
(我去,帝乙还继续养姬周?)
(所以,姬周到了商纣王登基时候,已经尾大不掉了?)
(天啊,这就是帝乙给儿子埋的雷。)
(他们是真的敢干。)
(我觉得错了,姬周怎么可能跟犬戎开战呢,人家联手了好不好。)
大秦,
扶苏,胡亥,公子高,都懵了。
胡亥表示,如果有人对他有威胁,哪怕是亲姐妹,也得杀之而后快。
明明已经知道了姬周的反心,还继续养着。
还养了足足9年!
这九年时间,姬周可不得疯狂发育。
“我看不懂了。”
公子高也连连摇头。
【那么,姬周是否跟帝乙猜测的一样,必须要跟犬戎有一战呢?】
【帝乙文丁的计划对这没?】
天幕中,画面给到了姬周。
受命一年。
有凤鸣岐山,姬周受命于天,自称为王。
这一年,在史书上也称为受命一年。
姬昌自称为王后,召公爽立刻进言:“大王,殷商欺我太甚,帝乙驾崩,帝辛无德,我等应该取而代之,臣请大王伐商!”
“臣等请大王伐商!”
一个又一个大臣建议。
姬昌点点头,“孤正有此意,来人,准备粮草,战车,出兵,征伐.....犬戎!”
召公爽等人都懵了。
【对,姬昌称王之后,第一战打的就是犬戎!】
【受命二年,周伐犬戎。】
【受命四年,周伐犬夷。】
【打了两次。】
【那么受命一年,受命三年呢,他闲着没,没有,是在打犬戎的小弟,姬周最终还是在犬戎集团中,要争取老大的位置。】
【帝乙猜得没错,文丁养姬周的做法也得到了最终的验证,帝王之术,得出的结论就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犬戎和姬周,必定要分出一个公母来,一定要明确谁骑着谁。】
【看到了古人的智慧没?】
【为什么古人经常会说,谁谁谁死了,还能算计人,因为这种事情,早就在历史中发生过了。】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还有一章。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帝王之术,这才是帝王之术啊!)
(姬周真的去打犬戎了,我的妈啊,我以为不会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大吊哥,这是真的吗?)
(当然了,《周本纪》《尚书大传》以及《竹书纪年》都记载了姬周和犬戎之战,不得不说,我现在也才明白,为什么姬周会和犬戎开战,果然看历史不懂其他学科,看了也是白看。)
(好吧,我服了。)
(看秦始皇的制度,我看到了一个政策的用处,看乱世君王皇帝的选择,我看到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本质就是,他们觉得会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这就是智慧啊!)
(有点诸葛亮死杀司马懿的味道了。)
(楼上的兄弟,你这比三国演义还演义啊。)
大明,
崇祯盯着天幕,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我还以为文丁是个蠢的。”
“结果,姬昌做大做强了,真的要干犬戎。”
“这就是帝王之术吗?”
还有吗,还有吗?
他必须要记下来。
【帝乙为什么不打姬周呢?】
【这么做,还有什么好处呢?】
【很简单,因为按照武丁的代理人制度,姬周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干掉两个势力,一个是犬戎,第二个是崇国。】
【也就是说,姬周想要胜出,就得把这两个拦路石清除,在清除的过程中,姬昌就不敢跟殷商开战。】
【这叫做地缘政治。】
【所以呢,帝乙留着姬昌,就给了商纣王改革变法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如果没有帝乙留着姬昌,他要是先干掉了姬昌,那么,商纣王就根本没有时间变法,他刚一上台,可能就跟帝乙一样,被犬戎来回骚扰。
可是呢,现在姬周做大做强了,姬周和犬戎死磕了,姬周就分摊了殷商的火力。
这就是帝乙的帝王之术。】
(这里面门道这么多吗?)
(我当时就觉得奇怪,为什么商纣王变法,姬周,犬戎,崇国不趁着乱偷袭呢?敢情这也是帝乙留下的政治遗产?)
(我有点明白了秦朝的六世之余列是什么意思了,就是一代代给叠加资本,一代代给后人铺路。)
(到现在,我才看明白人家的谋划,也就是说,文丁的选择是对的!只不过,这个时间也太长了,文丁的儿子没有吃上好处,让孙子给吃上了。)
【帝乙不仅仅是给商纣王铺路。】
【而且呢,养着姬周,还让崇国很害怕,崇国看着日渐强大的姬周,总感觉心里不瓷实,于是呢,崇国就老是给商纣王打小报告,说姬昌准备造反了。】
【当商纣王改革变法成功之后,于是,他就带领征伐姬周,把姬昌活捉在了朝歌。】
【这里面,也有崇国的一份功劳。】
【那么当姬昌被抓到之后,历史中,就出现了几个故事。】
【第一个,就是:文王拘而演周易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
【说的是,周文王姬昌被抓住之后,他潜心研究周易,推演成了八八六十四卦,对这没?】
【现在,我可以给你解释这个事情,用四个字来形容:纯属扯淡!】
【为什么呢?】
【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的殷商文化背景吗?】
【占卜,殷商,代表着什么?】
【人祭!】
【没有祭品,怎么占卜呢?】
【周文王推演的过程,是在他的秘密试验中进行的,也就是在姬周老巢。】
【当时呢,为了害怕殷商帝乙发现,他不想跟殷商开战。
所以呢,他在甲骨文上刻字,用的是微雕技术,夸张到了什么地步呢?
字体小如粟米,也就是小米,你们可以看一看小米是多小,哪个字体呢笔画细如发丝,把字体放大五倍,才能看见写的是什么,当时考古的人,都惊呆了,刚开始根本就没发现字。】
【姬昌如果敢在殷商搞这种玩意,商纣王能把他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我去,博主,你是专门辟谣来的吗?)
(你又把一个历史故事给否定了。)
(也把我心中神秘的周易给干的稀碎。)
(我早就知道周易不是啥正经东西,易经才是好东西,请不要混为一谈,易经,是周公旦经过净化之后的精华,而周易只能说,懂得都懂。)
(兄弟,什么意思啊,周易怎么了?)
(你去看一下周原甲骨文,就明白了,不是越古老的东西越神秘,而是越古老的的东西越残忍。)
大明,
朱允炆一脸错愕。
“文王拘而演周易也是假的?”
“不对,是周易竟然是哪个,不会吧,不会吧!”
一旁,方孝孺气愤的仰天怒吼:“有辱斯文啊!礼崩乐坏啊,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北宋,
司马光感觉被人狠狠敲了一闷棍。
你们调侃完了张良还不算,现在连‘文王拘而演周易’这件事也要否定吗?
过分,太过分了。
“如果周文王不是在朝歌演算周易,他在朝歌干什么?”
周围的文人也发出了灵魂质问。
实在是他们被干的蒙圈了。
历史的真东西还剩下多少呢?
(博主,你真是把我历史观都要干碎了。)
(快说说,周文王到底在姬昌干什么?我就喜欢听八卦,越刺激越好。)
陈勇看着这些看热闹不觉得事大的主。
伸手把一个视频发了出去。
【姬昌不在朝歌演化周易,那么,他在朝歌干什么呢?】
【生孩子!】
【是的,这里就可以解释另一件历史悬案了,周文王有没有百子的事情。】
【答案就是,有的!】
(尼玛,生孩子?)
(姬昌去朝歌生孩子?)
(姬昌有百子,是怎么来的?)
(神啊!细嗦!)
(我曹,我曹,如果说姬昌有百子是真的,那么其他的儿子去哪里了?)
(这特么的是一个大秘密啊。)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大周,
姜子牙哈哈大笑。
“周公旦,召公,毕公,你们的姬周又要被人揭开一层皮。”
“周文王有百子,里面,有大秘密啊。”
“我在线吃瓜,感觉很爽。”
闻言,
周公旦叹息一声,他就不该存有希望,以为尘封的历史会被永远掩埋。
召公,毕公却怒吼:“放屁,文王只有十九子。”
姜子牙呵呵一笑:“算了吧,你们说的话,谁信?傻子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吧,你堵不住悠悠之口的。”
大汉,
刘邦眼睛大亮。
“周文王真有百子?”
“乃公跟他一比,就是一个纯情小生。”
一旁,吕后的白眼都能瞪死他了。
你能要点脸不,刘长是怎么来的?
你比周文王玩的花。
大唐,
魏征郁闷的要吐血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史书上写着商纣王荒淫无道,因此故意抹黑周文王。”
“周文王怎么可能生那么多儿子?”
一旁的程咬金点认同的点头。
“的确不应该。”
魏征第一次发现程咬金如此通情达理,他仿佛找到了盟友,激动地说:“程知节,你觉得应该是什么,放心,大胆的说出来。”
程咬金翻了个白眼,用到俺老程的时候叫知节,不用俺的时候叫咬金,你果然是看人下菜碟。
屁股决定一切是不。
哼!
看老程不得好好的回你,程咬金呲牙笑道:“要生一百个儿子,得至少生一百个女儿吧,所以,这么一算,周文王最少有两百子,不对是子女,俺老程得严谨点。”
咣当!
魏征差点一个趔趄,人都被程咬金给干懵了。
周围的武将哈哈大笑。
大唐,也就程咬金能跟魏征房玄龄等人斗嘴皮了,其他人真没有这个本事。
(博主,你到底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呢?)
(周文王有百子,是真的吗?)
(你这是野史吧。)
陈勇笑了笑。
【周文王有百子,是来自于西周的正史!】
【《诗经·大雅》】
(我曹,博主,你有点常识吧,诗经怎么能叫正史呢?)
(对啊,你搞笑呢。)
(这是文学作品。)
北宋,
司马光哈哈大笑。
“看到没有,他露出马脚了。”
“诗经都成了史书了?”
“还是正史?”
“你但凡多学点常识,也不至于说出真话来啊。”
大汉,
汉武帝也懵了。
他回头问司马迁:“诗经是正史?”
司马迁叹了口气:“如果不是正史,是什么?”
很多人怒道:“当然是诗歌了!”
司马迁笑了:“谁说诗歌不能是历史了?都是记录历史的文体,白描,叙述,议论,都可以,为什么诗歌不行?”
一句话把人给干懵了。
【我知道,说《诗经》是正史,很多人都感觉很不可思议。】
【这里面,有一个外行不清楚的事情,咱们严格意义的正史,是纪传体和编年体史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