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世登仙:从先天气运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章 二十载,结丹瓶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墨守离去前留下的那几句嘲讽,字字戳心,几乎将龙家老祖气得气血翻涌、七窍生烟。

可偏偏如今的冥心一脉三人行踪莫测,墨守、林雪琳等人身上均备有大量“遮天符”,天机被扰、难觅其踪。

一位疑似假丹、一位筑基圆满、一位筑基中期。

三人飘忽不定、并无固定洞府,即便龙家老祖怒不可遏,也始终无法将他们彻底揪出。

……

光阴荏苒,转眼又是二十年。

这二十年间,李长青已成功突破至筑基圆满。

他丹田法力凝练到再难进步,神魂壮大气象初显,肉身历经淬炼更显坚韧。

除了修为精进,如今的他更已是二阶上品丹师、二阶上品符师与二阶上品阵师。

有丹辰真人这样一位名师在侧,即便他在符文一道遇上疑难,也能获得及时点拨。

在他的主持之下,青衍百宝楼已发展成为黑水江域一块响亮的招牌。

如今楼中事务,多由总管黄宇轩打理。

他修为也已晋至筑基中期,处事愈发沉稳干练。

除他和黄宇轩之外,百宝楼中另有九位筑基修士。

其中五人,是慕李长青之名主动来投;另外四人,则是由黄宇轩一手培养,堪称百宝楼的直系根基。

凭借百宝楼这些年积累的庞大声势与财富,李长青手中掌握了大量灵材与资源。

除原本的赤龙剑之外,他还添置了两件灵器。

一件是“玄龟灵盾”,催动时灵光流转、护体无双。

另一件是“风行翼”,施展时如御流风、瞬息远遁,堪称保命利器。

而在傀儡方面,除原有的玄冥卫与铁甲卫,李长青更研制出数种新傀儡。

两种筑基后期傀儡,迅捷如电、擅袭扰的“狼影哨卫”,以及势大力沉、坚不可摧的“石魁重守”。

更有一种筑基圆满级傀儡“云霆战将”,能引动一丝天雷之威,攻防一体,威势惊人。

不知不觉间,李长青已悄然站结丹的门槛前。

此生他已七十余岁,百宝楼也随着他财富的积累,规模日益庞大。

……

如今的青衍百宝楼,早已不是当年那一栋孤楼。

而是数幢飞檐朱阁的建筑群围合而成,中间形成一片宽敞的演武场。

平日里,黄宇轩所收的徒子徒孙便在此修习法术、切磋技艺,呼喝之声不绝于耳,显得生机勃勃。

这一日,李长青独站在百宝楼高层窗前,望着下方喧闹的景象。

却因体内法力迟迟无法寸进,心中升起一阵滞闷。

自修炼青木长生经,得到上品灵根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瓶颈的存在。

正自沉吟间,他忽被楼下演武场上的动静吸引。

今日场中人格外多,几位筑基修士与数十名练气后期弟子整齐站立,正认真听着黄宇轩训话。

“明日便是五年一度的‘寻仙大典’,诸位务必打出我百宝楼声名,多带回一些好苗子……”

窗后的李长青心中蓦地一动,一股重返凡俗、再看人间的念头油然而生。

眼下既困于瓶颈,一味苦修反而易入僵局,不如外出散心,或许反有突破之机。

毕竟有些事,或许就需要水到渠成。

下一刻,他已身形一闪,无声无息出现在黄宇轩身侧。

众修一见是他,纷纷躬身行礼,齐声道:“见过楼主!”

黄宇轩也赶忙迎上:“师父。”

打完招呼后,黄宇轩笑了笑:“师父,过两日乃仙苗大会,徒儿正准备让多寻一些仙苗回来呢。”

李长青点点头:“不知安全可有保障?”

黄宇轩低声回禀:“每队皆配有多具傀儡护持,此行还将与丹阳城丹阁修士同行,安全应无大虑。”

李长青点头:“如此甚好,这一次,我也同去。”

黄宇轩闻一怔,显然没料到素来深居简出的师父竟会主动参与寻仙之行。

但他反应极快,立即取出一卷黑水江域舆图,双手展开。

只见一条奔涌大江纵贯南北,将地域分为东、西两片,无数支流如血脉般蔓延其间,滋养万里沃野。

黄宇轩伸手指向图中西侧,认真介绍:“师父,我们此次计划前往华田国、宝丘国等地遴选仙苗……”

李长青静听其说明,目光随之在地图上移动,最终落向西南角一片苍茫山脉,心中微动。

“为何不越过这座山寻找仙苗?”

“回师父,山外属三山九水之外的凡疆,灵气稀薄,历来少有仙苗出世。”

李长青凝视那处熟悉的隘口,轻声道:“那我独自领一队吧。”

“是,师父。”

黄宇轩立即选出两名容貌清丽、心思敏捷的女弟子,对她们仔细叮嘱一番。

两人听得眼中发亮,仿佛得了莫大机缘。

不久,百宝楼“寻仙使”与丹阳城寻仙队汇合,一齐出发。

……

万里高空之上,李长青独自坐在一艘二阶灵舟的船首,驾驭飞舟平稳前行。

舟身雕饰符文、气势不凡,显然并非凡品。

两名女弟子远远望着他的背影,踌躇不敢上前。

李长青早已察觉她们的低语,一道平和的声音随风送至她们耳边。

“过来吧。”

二人相视一眼,颊边皆泛起淡淡红晕,小心走上前来。

李长青不禁莞尔:“守诚这小子……”

显然黄宇轩事先做了些多余的“安排”。

两名女弟子拘谨地坐在一旁,李长青温问道:“你们对此次仙苗大会很感兴趣?”

她们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李长青又笑问:“你们认为,寻访仙苗,灵根该占多大比重?”

一名女弟子定神答:“弟子以为灵根乃修仙之基,至少应占八成。”

另一人则道:“弟子则认为六成便可,心性毅力亦不可轻忽。”

两人你一我一语,竟就此辩论起来。

李长青含笑静听,并不打断。

飞舟此时正越过那座苍茫山脉。

舟外云气翻涌,下方的山川河流逐渐由灵秀转为平凡,空气中的灵气也明显稀薄下来。

大片大片的凡间田野与村落映入眼帘,炊烟袅袅,一如他多年未见的红尘人间。

.b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