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世登仙:从先天气运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章 故人之孙,因果了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院中。

看着簌簌梨花,李长青心中忽有一抹灵机,如细雪落定,清寂而分明,似在无声指引着他。

他召出玄冥卫与十余具练气傀儡护法,悄然离开丹阳城。

神行半日,山川依旧,风物却非。

当他驻足,抬眼竟见旧时山门,黑水江陈家。

岁月无声,灵峰如故,只是人间已换。

他先至后山,墨潭道人之墓静立松下,碑石斑驳,似与山雾同寂。

李长青拂去尘泥,以指为笔,灵力轻运,于碑前画下一道清心符。

符成之时,有一缕清风低回,仿佛一声轻叹。

随后李长青转去陈家东边,一处偏僻的山头,寻得黄林成之墓。

碑前一壶酒、两盏杯。

李长青静静斟满,不语不饮,只将酒缓缓洒落土中。

昔日笑谈犹在耳际,今朝唯有松涛如旧。

梨花瓣落,似旧人轻语;山风拂过,如故人未远。

李长青立于墓前,良久无,唯有心潮静涌,如江流暗涌,不息东去。

盯着黄林成的墓碑,忆往昔种种,李长青心如平湖,心境达到了圆满。

“二哥,今世我便要筑基了。”

在黄林成墓旁寻了处空地,李长青挥手一洒,无数阵基材料插在地面。

往其中放入灵石,令阵内灵气陡升,李长青唤出玄冥卫护法,进入阵中。

阵心处,李长青盘膝而坐,将自身状态调整至前所未有的完美之境。

随后,他取出那枚前世耗尽心力得来的筑基丹,毫不犹豫地纳入口中。

丹药入腹即化,磅礴如海的药力轰然炸开。

肉身劫率先发动。

剧痛从四肢百骸深处涌出,仿佛每一寸骨骼都在被碾碎重组,每一条经脉都在被强行拓宽。

李长青皮肤表面渗出细密的血珠,却又在旺盛气血下迅速蒸发。

他运转《蛮吼锻体诀》,体内隐隐传出荒古蛮牛般的低沉嘶吼,硬生生扛住了这脱胎换骨般的极致痛苦。

紧接着,法力劫接踵而至。

丹田气海之中,原本温顺的灵力变得狂暴无比,如同沸水般翻腾冲撞,疯狂冲击着那无形的境界壁垒。

每一次冲击,都带来撕裂般的痛楚,气海仿佛要爆炸开来。

李长青紧守灵台清明,气海内紫木镇压,以强大神念引导着洪流般的灵力,一次次撞击关隘。

不知过了多久,当法力劫渐息,气海扩张了数倍不止。

当液态的真元开始凝聚时,最凶险的神魂劫降临。

李长青只觉周遭景象骤变,心魔幻象丛生。

过往遗憾、未来恐惧、修行执念化为无数妄念,试图侵蚀他的道心。

李长青神魂稳坐识海,如同经历万世轮回的礁石,任由幻象冲刷,我自岿然不动。

神魂表面,甚至隐隐有鸦魄魂炎流转,将一切杂念焚灼殆尽。

三劫渡过,海阔天空!

李长青睁开眼,只觉一滴滴真元如雨落深潭,汇流成溪。

他体内法力总量未增反精,一滴液态真元,堪比昔日百缕灵息。

丹田之内,真元流转如水,沉凝厚重,念动即发,蕴藏远超从前之力。

与此同时,神识初开。

世界在他感知中骤然清晰。

十里之外虫鸣落叶,灵气流向细微变动,甚至墓碑上风雨刻痕,皆如观掌纹。

天地不再是肉眼所见之天地,而是层次分明,气机交织的灵韵之网。

这就是筑基。

你达成成就:筑基,得成就点100点

看着身周被灵力风暴卷的有些混乱的草木,李长青缓缓起身,撤去周围的法阵。

玄冥-->>卫也回到李长青身旁,静静候在他身边。

李长青来到黄林成墓前,再次为故人倒了杯酒,也算是完成黄林成的心愿。

就在这时,李长青神识有感,骤然看向山下某个方向。

便见一光头修士,此刻驾驭着飞剑,气势冲冲的朝着山顶疾驰而来。

不多时,光头修士穿过山林,来到李长青不远处。

感受到光头修士身上熟悉的灵力波动,李长青略显惊讶,不知是否是自己想错了。

“这位道友,你在我祖父墓前作甚?”

李长青微微一笑,没想到这个光头,还真是故人的后辈。

随后他屈指一弹,一道凝练的气劲撞在光头道人飞剑上,令剑身摇晃,剑上的光头道人也跌落下来。

光头道人大惊,不可置信的盯着李长青。

“前、前辈,可是方前辈?”

见这光头模样与黄林成又几分相似,李长青不免失笑,并未直接回答。

“你叫黄什么?”

“晚辈,黄宇轩。”

这黄宇轩年纪与李长青相仿,面貌确有几分黄林成的轮廓,只是气质更显粗犷。

李长青不由含笑,“我并非方平。我名,李长青。你可曾听祖父提起?”

黄宇轩瞳孔一震,脱口道:“您真是长青前辈?可祖父曾说,您只是杂灵根……”

李长青神色平静,缓声道:“灵根虽为天定,道途却在自己,心志所向,万山无阻。”

“心志所向……”

黄宇轩喃喃重复,随即猛地躬身一拜:“晚辈懂了!”

李长青弹指送出一缕法力,瞬息游走黄宇轩周身。

“中品灵根,你的资质还算不错。”

黄宇轩面露激动,却听李长青再度开口,语气肃然:“黄宇轩,今日既见,亦是缘法,可愿入我门下?”

黄宇轩闻,虎躯一震,不敢置信道:“前辈,您、您真没有在开玩笑。”

李长青保持微笑,黄宇轩不再犹豫,当即重重跪在地上。

“徒儿黄宇轩,见过师傅!”

“哈哈哈,好!”

李长青袖袍一挥,一艘小型飞舟出现,随后将黄宇轩直接拉到舟上。

在临行之前,李长青看向黄宇轩问道:“你在此可还有其它亲人?”

黄宇轩拱手道:“回师父,宇轩父母年轻时便在外出中遭遇了意外,家中只剩我一人。”

李长青点点头,随后驾驭飞舟一拐,直接来到陈家上空。

陈家族地,无数陈家修士,此刻正一脸惶恐的看向天空,不知陈家遭何变故。

陈家家主,以及几位最有地位的族老,立刻飞到李长青舟前等候。

李长青毫不掩饰散发出筑基的气势,随后目光从陈家众人身上扫过。

最后,停留在了一位身着绿袍的妇人身上。

这位妇人年近六旬,却依稀可见当年模样,正式墨潭道人收的最后一位弟子,李长青上一世的那个小师妹。

上一世,李长青得陈家栽培,才有这一世的底蕴。

不管怎么说,墨潭道人与符道传承的因果,于李长青的道心而,不可一丝不报。

于是他开口道:“昔年,我曾受陈家的恩惠,作为回报,你陈家今后可前往丹阳城,让我帮你们一次。”

说完李长青便驾驭飞舟离去。

在他离去后,陈家诸多族老面面相觑,随后有一人开口。

“刚刚这位前辈,可曾提到他的名讳或是道号?”

“……”

“跟在前辈身后之人我认得,他是我师兄之孙,名为黄宇轩。”

李长青上一世的小师妹,望着飞舟背影,如是说道。

.b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