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485章 答案显然(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谢谢大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空气流通尚可,但浓郁的煤尘味依旧挥之不去。

巷道壁上渗着水珠,顶板的木质支护看起来有些年头,粗大的原木上布满裂纹。

“陈厅长,这边请。我们先去正在作业的采煤工作面看看。”马保华在前引路。巷道还算宽敞,但脚下凹凸不平,有积水和碎煤。

陈朝阳边走边看,目光锐利。

他注意到一些巷道的支护明显变形,有临时加固的痕迹;

通风管道有的地方接缝不严,嗤嗤漏风;

电缆悬挂杂乱,甚至有段绝缘皮破损,用布条随意缠绕着。

“马矿长,这主巷道的通风机,就是你昨天提到老出故障的那台吧?听起来负荷不小。”陈朝阳停下脚步,侧耳听了听风机传来、带着杂音的轰鸣。

“是啊,老毛病了,叶片动平衡有问题,震动大,也不敢开太大风量,怕散架。”马保华立刻接话,苦笑摇头,“订购的新风机,说是下个月到,也不知道能不能准时。”

陈朝阳点点头,没说什么,继续前行。

越往里走,环境越差。

温度升高,湿度加大,空气中煤尘浓度明显增加,即使戴着口罩,也能感到粉尘的颗粒感。

采煤工作面的噪音震耳欲聋,矿镐的嘶吼、煤块垮落的闷响、金属刮擦的尖锐声交织在一起。

工人们几乎赤膊,全身覆盖着厚厚的煤粉,只有眼白和牙齿在矿灯照射下格外醒目。

他们机械地重复着打眼、攉煤的动作,汗水在黑色的皮肤上冲出一道道沟壑。

看到矿长书记陪着陌生人下来,他们只是麻木地看一眼,便继续埋头干活,没有人说话,仿佛一群无声的黑色剪影。

陈朝阳走到一个老矿工身边,他正费力地用铁锹将崩落的煤块装进矿车。

陈朝阳询问:“老师傅,干多久了?这班下来累不累?”

老矿工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了看陈朝阳,又迅速瞟了一眼不远处的马保华,嘴唇动了动,只是含糊地说了句:“习惯了。”便又低下头去,加快了攉煤的速度。

那种畏惧和回避,显而易见。

陈朝阳注意到,这个工作面的采煤方式极为粗放,回收率看起来很低,不少碎煤和煤粉混杂着矸石被遗留在采空区,或者随着矿车运输沿途洒落。

这印证了马保华所说的“二次筛选”原料来源。

“保华同志,你们那个二次筛选的队伍,是在地面作业吧?”陈朝阳大声问马保华。

“对,对!在地面矸石山旁边,专门搭了个棚子。家属工们辛苦,风吹日晒的。”马保华连忙回答。

就在这时,工作面深处传来一阵异常,令人牙酸的“嘎吱”声,紧接着是一些小碎石和煤渣从顶板簌簌落下!

“小心!”经验丰富的老矿工猛地喊了一嗓子,同时一把将身边一个年轻工人往后拉了一把。

几乎同时,陈朝阳和高城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高城瞬间上前一步,挡在陈朝阳侧前方。

只见刚才还有工人作业的一处煤壁上方,一块桌面大小的煤块连同支护的木板轰然塌落下来,砸在地上,激起一片煤尘!

万幸的是,由于老矿工的预警和众人反应快,没有人员被直接砸中,只有两个离得近的工人被飞溅的煤块擦伤了手臂。

工作面顿时一片混乱,机器声停了,工人们惊魂未定。

马保华和孙福山的脸都吓白了。

马保华冲上前,声音尖厉:“怎么回事?!安全员呢?!这段顶板不是刚检查过吗?!”',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