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运输线脆弱到了何种程度,敌军的空中优势如何肆虐,前线将士们的真实处境何等艰难,所有这些数据都白纸黑字摆在这里!”
他拿起一叠报告文件,“东线兵团因严寒非战斗减员高达三成!许多战士还穿着秋鞋,用破布裹脚在零下四十度战斗!
粮食储备见底,弹药库存远低于维持攻势所需!
这并非单靠精神力量就能逾越的障碍!
前线指挥员身处其境,最了解部队的极限所在!
强行南进,非为取胜,实为冒险,是将数十万忠诚将士置于绝地!”
一位德高望重的军事领导人微微颔首,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
“我赞同,指挥作战不能仅看地图上的进退。
部队的疲乏程度、补给状况、士兵的体能,这些都是决定战役发起与否的基石。
前线指挥部的命令,是基于实际情况作出的、最为负责任的决断。
只有有效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此刻转入休整,正是为了将来更有力地出击。”
负责日常军事指挥工作的代总参谋长罗重文接着补充,思路清晰而专业:
“从战略全局审视,此前登陆战的教训必须铭记。
我军主力一旦深入南部,漫长的补给线和海岸线将完全暴露于敌。
敌军拥有绝对的海空控制权,随时可能再次发起两栖登陆,切断我军退路。
届时,局势将彻底逆转,危如累卵。
在三八线转入防御,缩短战线,有利于我们巩固后方,建立可靠的后勤通道,此乃持久制胜之道。”
一位负责情报研判的军官也提出见解:“尚有另一因素。
敌军刚刚临阵换将,新任指挥官的风格与其前任迥异,更侧重于战术与防御。
我方暂停进攻,亦有利于观察其后续动向与策略,避免在敌情不明时盲目行动。”
会议室内的讨论变得热烈,既有支持抓住战机、继续南进的声音,但更多的意见倾向于暂停进攻、巩固既得战线、全力进行休整补充。
双方均依据事实与理性进行分析,气氛严肃而深入。
那位指间夹烟的核心领导人始终静听各方意见,目光未曾离开沙盘。
待讨论渐息,众人目光汇聚于他时,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各位同志所言,均有其理。”他顿了一下,手指有力地敲点在沙盘上的三八线位置,“然则,饭需一口一口吃,仗需一仗一仗打。”
“我军已连续经历两次大战役,极为疲惫,伤亡甚重,冻伤冻减员情况尤为令人痛心。
此刻已是强弩之末,绝不可再行勉强。前线指挥部的决断是正确的。
唯有充分休整,完成补充,方能应对未来更大规模的作战。”
“至于此前登陆战的教训,更须时刻谨记,不可寄望于敌人总会犯错。”
“友邦领导人的急切心情,我们可以理解,其渴望祖国统一之愿望亦是正当。
但是,军事斗争必须遵循其自身规律。
不可因有我方良好愿望,便不顾客观条件,迫使战士们付出无谓的牺牲。”
“回电前线指挥部:最高军委完全同意你部于三八线以北转入休整之部署。”他的话语肯定,毫无转圜余地。',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