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7 章鸡蛋和干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陈县长”这个称呼像一道闪电,瞬间撕裂了他记忆的迷雾。

如今的昌平知道他叫陈朝阳的没几个,但却有很多乡亲们知道一个叫做“陈老三”的货郎县长,赶着驴车,卖着货,在昌平乡野时所用的名字!

这张纸条,这篮鸡蛋,这捆干菜,送来之人他心里已经清晰浮现。

能表达对“活命”感激的,显然是对那些错误划为“富农”、“中农”,尊严被践踏的人。

他们的恐惧深入骨髓,连表达感激都像做贼一样,生怕再惹来无妄之灾。

“首长?”小周看着陈朝阳凝重的侧脸,看着他捏着纸条的手,有些不安地小声提醒。

陈朝阳深吸了一口带着料峭春寒的空气,那冷意直透肺腑。

他缓缓站起身,将那张浸透着卑微与感激的纸条仔细地折好,珍重地放进贴身的衣兜里。

弯腰提起了那个装着鸡蛋的篮子,又将两捆干菜拿起。这些东西很轻,此刻却重得让他几乎直不起腰。

“不是敌特,”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压抑到极点的情绪,“是乡亲们的心意,收下吧。如果再次看到有人送东西来,记得把钱补上…”

他没有再多解释,抱着这份带着血泪温度的“谢礼”,转身走回那象征着权力与责任的县委大院。

办公室走廊尽头,一扇虚掩的窗户后面,一双眼睛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幕。

原县土改工作队的激进骨干赵怀峰,因为之前的左倾错误刚被警告处分,此刻正隐在窗后的阴影里。

看着陈朝阳抱着那点“破鸡蛋烂菜叶”走进来,他嘴角撇了撇,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哼,眼神里充满了不屑和浓烈的讥诮。

“哼,收买人心…”他压低了声音自语,语气尖刻得像淬了毒的针,“装模作样!真把自己当青天大老爷了?对这些落后分子,就该狠狠斗争!

一点小恩小惠就想抹平之前的错误?天真!幼稚!”他猛地拉上了窗帘,转身离开,背影透着阴郁和不甘。

…………

三月的昌平,寒风里已裹了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土地却依然板结着冬日的硬壳。

土改的硝烟已经散尽,纠偏的锣鼓落幕,整个昌平旋即陷入另一种更扎实、更迫切的忙碌——春耕,开始了。

九十五万四千亩分到乡亲们手中的熟地,冬小麦的嫩绿已悄悄染透田垄,正是追肥保墒的关键时节。

没有雪白的化肥,褐黑的农家肥和青灰的草木灰便是土地的指望。

牛车吱呀,满载着沤得深褐、气味浓烈的厩肥,在阡陌间穿梭。

裹着头巾的妇女,佝偻着腰,用粗糙的木勺,将粘稠的粪水一勺勺精准地浇灌在返青的麦苗根部。

新分到的菜地还露着枯草的茬口,老农的锄头抡起落下,砸开板结的土块,扬起细碎的烟尘。

而陈朝阳的目光,却紧紧锁在南口镇外那片更辽阔、也更桀骜的“公田”上。

十五万七千亩荒地,像一块块丑陋的补丁,散落在昌平多山的肌理间。',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