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卷 第21章 故纸堆里的宝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的双眼,仿佛开启了透视功能,直接穿透了那些泛黄的纸张和模糊的字迹,精准地锁定着他需要的区域。

“八十年代末,基建项目审批档案……”

“九十年代初,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卷宗……”

他的脚步,最终停在了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

这里堆放的,都是一些关于县里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勘探资料,时间久远,内容枯燥,是整个档案室里最冷门,最无人问津的部分。

前世,他就是被发配到这里,在整理这堆废纸时,无意中发现那个秘密的。

陈铭伸出手,轻轻拂去一份卷宗上的厚厚灰尘,当他的指尖触摸到那粗糙而冰凉的牛皮纸封面时,一段尘封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

张建的靠山,时任县委副书记的钱卫国!

正是这位钱副书记,在九十年代初,主管全县的基础设施建设。

他主导的一个名为“清溪河二号桥”的重点工程,最终因为“地质条件复杂,技术出现重大失误”而成了烂尾工程,白白损失了国家上百万的拨款。

而相关的责任认定和技术论证报告,就被巧妙地隐藏在了这堆无人问津的“历史勘探资料”里,成了一笔谁也说不清的糊涂账。

前世的陈铭,发现了疑点,却胆小懦弱,人微言轻,最终只能让这个秘密,和自己的青春一起,被尘封在岁月的角落里。

可这一世,不同了!

张建,还有你背后的钱卫国。

你们以为扔给我的是一副埋葬我的棺材。

殊不知,你们亲手递过来的,是一把能将你们一同送进地狱的,最锋利的刀!

……

与此同时,县府办的大办公室里。

几个老油条正聚在一起,一边喝着茶,一边低声议论着,言语间充满了幸灾乐祸的嘲讽。

“哎,你们说,那个从乡下上来的愣头青,现在是不是已经被灰尘给淹没了?”一个尖嘴猴腮的科员笑着说。

“哈哈,我看是。那档案室,狗进去都得迷路。张主任这手可真高啊!”

“三天?我看给他三十天,他都未必能理出个头绪来。到时候,还不得乖乖地跑去跟张主任磕头认错?”

议论声中,张建端着他那标志性的紫砂茶杯,慢悠悠地从自己的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他听着下属们的议论,脸上没有制止,嘴角反而勾起一抹一切尽在掌握的得意笑容。

他走到饮水机前,不紧不慢地续上热水,用杯盖撇去浮沫,淡淡地开口道:

“年轻人嘛,有锐气是好事,是动力。”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办公室。

“但是,光有锐气不行,还得懂规矩。这股气太盛了,容易伤到自己。所以啊,得磨一磨,磨掉那些没用的棱角,才能成器。”

他吹了吹滚烫的茶水,目光望向档案室的方向,眼神里充满了猫捉老鼠般的戏谑。

“等他什么时候自己想明白了,知道该怎么‘尊重’前辈,知道在这栋楼里该怎么说话做事了,再来找我谈。”

这番话,将他的阴险和自负,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他看来,陈铭的下场已经注定。要么被那堆废纸彻底磨掉所有心气,变成一个听话的工具人;要么就忍受不了,自己卷铺盖滚蛋。

无论哪一种,他都赢定了。

然而,他永远不会知道。

就在他发表这番胜利宣言的同一时刻。

在那间昏暗、压抑,被他视为“刑场”的档案室深处。

陈铭的嘴角,也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的手,从一堆看似毫不相关的故纸堆中,精准地抽出了一份薄薄的,封面已经严重破损的卷宗。

《平江县桥梁勘探历史资料汇编(一九九一)》。

外面,是张建志得意满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

“等着吧,不出三天,他会哭着来求我。”',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