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表姑娘始乱终弃后,疯批世子深夜找上门来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4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74章

凌寒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和最大的缺点是一个。

那就是不会撒谎,藏不住事。

她迟疑了片刻,就将手里的信递给了宋意宁。

“北地那边出事了。”

宋意宁眉心微拧,抬手接过信看了一眼。

与此同时,一封北地的奏状经由殿前护卫,一路呈给了圣上身旁的贴身太监,再由贴身太监检查过后,放在了黄金案上。

堂下,吴御史正当着群臣的面,弹劾陆时安。

“圣上,这世上哪有这么凑巧的事。前脚赈灾的银钱和粮食不见了,后脚陆世子也不见了,说是去追捕盗贼,可这么久过去了,仍旧没有音讯,谁知是不是陆世子监守自盗,中饱私囊呢?”

此话一出,殿中一众大臣哗然,都在私底下议论纷纷。

“这陆世子本就桀骜不驯,此事没准就是他监守自盗。”

“是啊,他若是想要害人,谁能拦得住。”

“......”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但站在陆时安这边的人,却寥寥无几。

吴御史见众人纷纷附和,眉宇间尽是得意。

“而且据臣所知,那些赈灾银钱与粮食,是被人掉包了。能有这么大能力的人,除了陆世子,臣想不到还有谁。”

“吴御史可有证据?”

群臣激愤中,一道清流霎时撕开了一道口子。

众人纷纷循着声音看了过去,只见苏嘉元双手执象牙笏,迈步出列。

吴御史皱眉:“此事还需要什么证据?难道沈将军的信函,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苏嘉元神色冷淡,全然没了往日的温柔和善。

“沈将军信函中亦只说陆世子追捕盗贼久未归,不曾直陆世子监守自盗。”

“若是人人都凭想当然三个字来臆想猜测他人,那还要刑部大理寺做什么?岂非人人都能坐在公堂上断案?”

吴御史噎住,还想再说些什么时,稳坐高堂的李玄彻开了口。

“苏卿所甚是。朕亦相信陆世子不会是这种人。”

圣上都发话了,吴御史自是不敢再多。

位列百官之首的桓王李玄殷勾唇笑了笑,“圣上既然愿意为陆世子作保,那我等臣下自是不敢多,怕只怕陆世子会辜负圣上的一片好意。”

“此事事关民生,圣上还是派人去查清为好。没得传扬出去,让百姓知道了,都笑圣上偏袒自家人。”

最后“自家人”三个字,说的格外重,在场许多大臣都暗自抹了把汗。

李玄彻攥着扶手的手微微收紧,可面上还是堆着笑。

再也没有哪个皇帝如他一般,窝囊!

“皇兄说的是,是朕考虑不周了。只是皇兄方才也说了,此事事关民生,如今最重要的事是赈灾一事,该如何善终。”

桓王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听到这句话时,眉宇间多了些倨傲。

“既然圣上派不出良将,那本王便亲自主持赈灾一事。这一次......”

“圣上,北地刚快马送来了急奏,您还是先看看吧,没准儿有什么急事呢。”

桓王的威风还没抖完,被李玄彻的贴身太监江常海尖着嗓子径直打断了。

李玄彻侧眸,两人对视片刻,他抬手拿起了一旁的奏状。

原本紧锁的眉头在看到最后时,立时舒展开来。

“好,好一个陆世子,好一个陆时安!”

李玄彻合上奏状,递给江常海。

“拿下去给桓王与吴御史看看,陆世子不负众望,在这短短的十几日里,将赈灾银两与粮食悉数分发给了北地十六镇的百姓。”

桓王闻,一把扯过江常海手里的奏状,仔细地看了一眼。

这根本就不可能。

他看完之后,将奏状递给了身后的人,同时还不忘看了一眼户部尚书。

.b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