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竹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2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除了这些,沈青越还在每间屋子里做了壁炉。

冬天是要猫冬休息的,但入秋天气就开始冷了,下雪停工前有炉子取暖也方便些。

除了这些,就可谓家徒四壁了。

不算厨房的锅灶,他们什么家具都没。

搬过来当天,大家干活儿用的板凳都是从自己家拿来的。

还是姜竹后面把盖房子没用完的木头拢了拢,做了一堆木板凳,才结束了自备小板凳的窘境。

开始这些天,每天都有过来串门瞧稀罕的,他们作坊成了村里老头老太太新的聚集地。

沈青越和姜竹每次来,都能看到一些坐在他们院子里编草鞋、编扇子的老人。

看就看吧,反正也没什么不能看的机密。

倒是因为他们常来,本来想上山而不能的年轻姑娘们,也凑到这儿来打络子了。

村口太开阔,是老人孩子的地盘。

一般人家里也没这么大的屋子,还是这儿好,宽敞人又多。

男女老少都有,做竹编的大嫂们还爱在回廊下面干活儿,篾匠们一般都在院子里,屋子倒是空出来给她们用了。

门口门槛上还会坐几个老太太,有人带着孩子过来,在这儿聊天说笑打络子,绝不会被传出闲话来。

姜竹只要没事,每天都过来帮帮忙,沈青越这名义上的老板倒是来得最少。

两三天来一趟。

这阵子他来了灵感赶了赶稿,闲下来了往山下一走,好家伙他的新家都成村活动广场了。

原先在山上,村里的大嫂们不好带着孩子来,这会儿搬到山下,她们真是带着孩子上班。

到了中午吃饭时,也难免会让孩子吃点儿。

沈青越不来,大伙儿都这样,你带我也带。

梁玉兰这管事自己都领着闺女来。

沈青越一来,大伙都有点儿不好意思。

沈青越倒是没说什么。

搬下来他就有这心理准备,而且梁玉兰卡着钱卡得也挺好的。

不管领不领孩子,每天就是那么些。

想给孩子吃,也只能让出来自己那份儿。

她家的家安就是吃的她那份,多余的主食没有,杂粮面馒头饼子都没,顶多比从前多添几碗水,让小孩儿喝点儿汤。

外村的几个篾匠是不领孩子来的,舀饭时候则会给他们多盛一点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