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竹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9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倒是江顺子娘一听,叫他们家俩姑娘跟着哥哥都去瞧瞧。

“丫头还去?”

“又不是正经书院, 都是村里的娃娃,怎么就不能去了?”江顺子娘拍拍他们身上的土, 从地里拔了一篮子菜, 给他们家老二, “带好你俩妹妹, 一会儿和顺子一起回来就行了。”

“那地里……”

“有我和你爹呢, 一会儿你爷爷和你大哥也就回来了, 都好好学。”

“嗯。”

他们跑到上山的道口, 又遇到村里另外一群孩子, 走着走着, 后面又追来几个。

不过去认字的女娃娃少, 拿着篮子、锄头跟着大人进山的姑娘却多, 聊着聊着,她们的目的地岔开了,年龄差不多的小姑娘们继续走自己的路, 却忍不住频频回头看另外一波。

“杏啊,看着点儿脚下。”

“哎。”小姑娘握着小锄头应一声,一步三回头地跟着她奶奶往竹林深处走。

“杏儿,等我学会了晚上上你家教你!”她的玩伴站在路边高声喊。

“好!”姜杏笑起来,握着锄头朝她挥手。

山上的教学进程很慢,没有什么跟得上跟不上一说。

总共六个字,山阳镇姜家村,沈青越还专门跟里正确定了是哪个姜,这下,这群经常为了姓什么打群架的孩子终于知道自己姓的是什么了。

江顺子:“那江顺子的江怎么写?”

沈青越:“你是哪个江?”

江顺子:“大江的江。”

沈青越:“巧了,他们也说他们姓的是大姜的姜。”

众小孩茫然地看他,觉得自己说的一点儿没错。

就是大姜(江)。

多亏有个明白人,优等生姜家旺:“他是江河湖海的江,我们是生姜老姜,炖菜的那个姜。”

沈青越:“知道了吗?”

小朋友们恍然大悟,一众生“姜”蛋子开始自信:“我们的姜比你的江好吃!”

沈青越心道,多大胃口还想吃江。

他把“江”也写在姜竹带回来的废纸边上,找来块儿木板,再用两根儿木棍压两边,临时黑板搞定。

然后给每人发一根儿木棍儿,他用一根儿细竹竿一笔一画比划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没记住也没关系,只要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无所谓,能写个差不离就行。

小孩嘛,先写出点儿兴趣再纠正就行。

一群小孩或蹲着或坐在地上,拿着棍儿瞎写。

这几个字他们一个也不认识,好在念起来问题不大。

姜家旺自己找个互不妨碍的屋檐下默默背自己的书,也拿了根儿木棍儿在地上写写画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