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乐山神色谦恭,口中对答,却有条不紊,煞是得体,天子闻,赞赏之意正盛。
“宋卿果真将这些钱塘窑工,教化得十分得体,朕心甚慰。”
天子此番南巡,一来,是要亲自瞧一瞧,钱塘灾情,惩治贪官污吏,二来,实则也是放心不下,只怕灾民入了平江,反将平江城上下,搅扰得鸡犬不宁。
现下,众窑工井然有序,烧瓷亦是井井有条,他安下心来,又问道:“这些窑工的妻女,现下安置于何处?朕命国库抽调一笔赈灾银,可供窑工们,在此安居乐业。”
宋父正要禀报,闻忙道:“回陛下,微臣斗胆,还请陛下移驾织造署,微臣另有一物,想呈给陛下过目。”
天子龙颜大悦,倒不以为忤,欣然允准。
织造署内,宋琅已然率众织工,跪于花楼织机前,恭候多时。
“陛下,此乃平江织造改进的新式织机,名曰花楼机,较之寻常织机,可织就更为华贵繁复的锦缎花样,其纹理纤细,色泽灵动,还请陛下过目。”
宋琅忙将那天华锦裁制的两件宫装,毕恭毕敬地双手献上。
宋璃既知父母心意,只是悄悄躲于孟氏身后,由宋父与宋琅,将这花楼织机的诸般妙处,一一同天子禀明。
天子瞧那织锦,果真是流光溢彩,正惊诧于那巧夺天工的暗纹,竟皆由丝线交错编制而成,啧啧称奇之际,却又听得宋琅温提及,这新式织机,所用的提花工,多为钱塘潮灾中,窑工们的妻女,更是眉峰舒展。
“宋卿啊宋卿,你当真是生了满门好儿女!”
“瑾儿明眸善睐,有武将飒沓之风,为朕红袖添香,宋珏屡出奇策,织就夏布,为百姓解苦夏之难,宋琅又有双面三异绣之能,更织造此锦,宋氏满门,为君解忧,朕重重有赏!”
他先前本还忧心,这些潮灾流民,入了平江城后,无地可耕,无事可做,只怕难免生事,届时,便要沦为盗匪,惹江南之地不宁。
可现下,眼见着众人在平江织造门下,各自安居乐业,总算解了他一桩心结,自然龙颜大喜。
天子笑道:“宋卿,你所织造这锦缎,可有名号?”
宋父忙道:“还请陛下赐名。”
天子又是爽朗一笑,李公公察观色,忙从一旁捧过纸笔来。
只见他御笔一挥,那洒金的宣纸上,已然现出两个大字。
“宋锦”。
“宋卿为朕分忧解难,实乃大功一件,此锦,便以宋卿之名,定位『宋锦』!”
他兴致未减,转而看向身旁侍立的宋瑾,将她轻揽入怀。
“瑾儿实乃朕的解语花,传旨下去,即刻,晋宋贵人为嫔位,赐号『锦』!”
李公公满脸堆笑,连声应是,又转过身去,对宋瑾恭敬地行了一礼。
“恭喜锦嫔娘娘,贺喜锦嫔娘娘!”
宋府上下,自是连声谢恩不迟。
宋瑾初时,只觉大喜过望。
圣上当初许她贵人之位,便已然是破例,现下,才不过侍寝几日,尚无子嗣,便再封了她嫔位,又赐封号,此等荣宠,放眼后宫,她俨然便是头一份的。
可,这“锦”字封号,若要细细论将起来,却是因着宋璃捣鼓的那什么劳什子的宋锦,连封号,竟都还是沾了这素日不待见的五妹妹的光,这口气,叫她如何咽得下去!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