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璃才到牙行,那牙人便认出了她,正是数月前,买墨坊,开纸坊,置绣坊的织造署千金,忙堆起满脸的笑意,热络地迎上前来。
“这不是宋五小姐嘛?今儿什么风把您吹来了?难不成是又有什么铺子想开?”
宋琅微微蹙眉,转头看向身旁兴致勃勃的妹妹,啼笑皆非。
谁家的尚未出阁的千金小姐,会频繁出入牙行,更是将买卖铺面,说得如同在集市上,买瓜挑菜一般稀松平常的?
宋璃亦觉得有些好笑,却依旧还是点头答道:“可有合适的瓷窑?若是搭配有自家的瓷器铺子,便更好了。”
那牙人本不过是随口招呼,却不想,宋璃竟当真问起,登时眼前一亮。
他皱眉细细想了一想,双手一拍。
“这可不是巧了么?五小姐,您今日真真是来着了!瓷器铺子虽说没有,但咱们平江城外,现下还确实是正有一座瓷窑要转手,五小姐您可要去瞧瞧?”
宋璃对烧瓷之事,其实不过是一知半解,并不甚精通,当初能挑中陶家窑,也只是阴差阳错,恰好看到了窑外的青瓷品相极佳罢了。
她点了点头,略一思量,便吩咐下人,去请陶乐山来,一同前往窑口验看。
等待陶乐山的这功夫,那牙人简意赅地将瓷窑的情况,略略同她介绍了些。
听闻这处窑,亦已流传近百年,老窑主一家,代代相传,唯有这一代,生出了个败家子,不事生产,日日只知走鸡斗狗,赌钱为乐,败空了家底,闹得个众叛亲离。
赌坊那边催债逼得紧了,这才不得已,低价变卖祖产。
陶乐山仔仔细细地绕着那窑口反复查验,时不时摸摸这里,敲敲那里,宋璃不解其意,料想定有深意,便也不急,只是静静等在一旁。
良久,陶乐山方才长出了一口气,诚恳道:“五小姐,这座窑,的确是极好的。”
宋璃亦觉得不错,点了点头,问道:“这座窑,定价几何?”
那牙人伸出两根手指,比了个二百两的手势。
先前盘下陶家窑,连着城中铺子,还有一众窑工,外加陶乐山这个难得的巧匠,总共花费了不过三百两,相较之下,这二百两之价,属实令她顿感有些不值。
但毕竟陶乐山那时,是事出有因,被逼无奈,自己也算是捡了便宜。
现下,开窑口,设瓷铺,亦是迫在眉睫,宋璃想了一想,便不再犹豫。
她打定了主意,淡淡道:“好,这窑口我要了,这五十两,权且算作是定金,你且去准备红契,待我去钱庄取了银两,便签契约。”
倒并非是她身上拿不出银钱,实在是二姐姐宋琅盯得紧,她那些银票,要么存在钱庄,要么便是藏在系统那储物格中,委实不方便像变戏法一般,大喇喇地掏出来。
那牙人又做成了一桩生意,喜不自胜,点头哈腰地连声道:“五小姐慢走,您放心,小人这便回去备好茶水瓜果,随时恭候您的大驾。”
那二百两之数,听得宋琅有些咋舌。
她素来不喜豪奢,纵然现在嫁入国公府,成了小公爷的正妻,却依旧是深居简出的。
此刻见年方十五的幺妹,出手竟如此豪爽阔绰,动辄百两,宋琅免不得又要苦口婆心地叮嘱她一番。
宋璃顺口一一应下,谈笑间,姐妹二人已然取了银子,赶回牙行去。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