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满釉青瓷,是何模样?”
陶乐山请她与宋珏,先去他所住的居所稍候,自己翻箱倒柜,良久,方才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只天青釉葵口碗来。
“请小姐过目,此碗还是先父所做,放眼整个钱塘,也是绝无仅有的巅峰之作。”
他已然将家产尽数变卖,却独独留下此物,可见的确不凡。
宋璃接碗在手,只见那六瓣葵口,深壁饱满,粉青釉色下,这可见赤棕色的大开片与冰裂纹,饱满流畅,尽显温润。
然,看至碗底,这葵口碗,采用垫烧技艺,虽有多层施釉,足端却依旧难免露出灰色的素胎。
这,便是青瓷的“铁足”特质,打磨光滑后,亦别有一番古拙韵味。
但若以此,称为“满釉”,那便未免有些牵强了。
宋璃一心同谢如琢致歉,自是要别出心裁。
她轻咳两声,不动声色地淡淡道:“不知陶先生可曾听过『支钉烧』之法?”
这“支钉烧”,顾名思义,便是取耐火泥,塑成上尖下圆的“山”形支钉。
或以粘土,将支钉粘于瓷器底部,或将瓷器放置于有支钉的泥饼之上单烧。
烧成后,再将支钉敲掉,如此,青瓷底部,便也可挂满釉。
后世支烧,以北方汝窑工艺最为出名,支钉精细如芝麻,称为“芝麻挣钉”。
大启朝这江南之地的青瓷,纵然做不成汝窑的鬼斧神工,但惊艳世人,总不是难事。
支烧法听来虽易,但所有支钉皆需经验老道的窑工,亲自捏成。
支钉的大小,数目,安置于器物的何等位置,皆无定论,稍有不慎,或支钉倒塌,或器物釉质黏连,便功亏一篑。
也正是因此,宋璃才不厌其烦,定要寻得一位手艺精湛的窑工,担此重任。
陶乐山果然是个爱瓷成痴之人,听她粗略介绍了这支烧法的种种奥妙后,登时来了兴致。
“若当真如小姐所,支钉烧可解青瓷圈足无釉色的残缺,那才真是天衣无缝,完满圆融!”
宋璃见他跃跃欲试,笑吟吟地从怀中取出一本书册。
她对烧制瓷器的了解,仅限于前世偶尔去陶艺教室,捏两只歪歪扭扭的马克杯,自娱自乐。
幸好还有系统助力。
《传世青瓷百法》,依着瓷窑的不同派别,分做四册。
8000积分,饶是宋璃此刻早已算是个货真价实的小富婆,却也依旧不免十分肉痛。
她只取了第一册,详述汝窑支烧之法的种种奥妙,交给陶乐山,供他参详。
陶乐山感激涕零,接书在手,恨不得即可钻入房中,一探究竟。
他总算还记得要同公输婉儿提亲之事,对宋璃千恩万谢,送了兄妹俩出门,方才安心准备聘礼与聘金去了。
回白府路上,宋珏兀自十分心痛那三百两银。
宋璃心中暗暗想着,何止是三百两?还有那八千积分,也是她辛辛苦苦,一分一分积攒而来的!
今日狠狠地“大出血”了一笔,总得寻个由头,回回血才好。
s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