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主陶乐山,是个肤色黧黑,身形健硕的青年汉子。
“这位姑娘,您既是真心诚意,要买下我这窑口,那我便也明人不说暗话。有些事,需得在银货两讫之前,同您说个分明。”
今日一路走来,各家铺子窑口,均只同宋珏搭话,显然是因着宋璃不过只是个小丫头的缘故,料定她做不得主。
这陶乐山,听两人说明来意,登时便一眼瞧出,他们兄妹之中,真正拿主意的,是宋璃,且并未因着她是女子,便语带轻视,可见并非见识浅薄之人。
宋璃心中对他生出了几分好感,笑道:“愿闻其详。”
陶乐山长叹一口气,斟词酌句,良久,方才无奈道:“并非陶某自夸,此窑乃我陶氏祖产,鼎盛之时,所产的青瓷器物,放眼整个钱塘,都是数一数二的。”
宋璃点了点头,附和道:“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确是难得一遇的佳品。”
宋珏暗暗皱眉。
阿璃素来精明,今日怎犯起了糊涂!
听那陶乐山的语,回家弦外之音,是摆明了要将此窑狠狠地卖上个高价。
常道,无奸不商。此刻若不吹毛求疵,反倒顺着他的话头,大肆称赞,岂不是要被当成冤大头,又如何压价?
他唯恐宋璃吃了亏,故作嫌弃地反唇讥道:“只可惜,再好的窑口,得罪了官府,也是前路渺茫,生意惨淡啊。”
陶乐山神情一滞。
“姑娘既已知道了,陶某也无意隐瞒,不错,确如这位公子所,陶家窑开罪了白知府,他命人查封了钱塘城中的陶家铺子,更是严令其他瓷器商铺,不得收购我陶家窑口的器物”
宋珏心下更是狐疑。
舅父为着早日得圣上拔擢,生为京官,素日将“为政以德”四个字挂在嘴边,最是好大喜功,极力标榜仁善爱民,这陶乐山,究竟犯下何等大罪,才能引得他如此赶尽杀绝?
陶乐山大抵是的确急于将瓷窑脱手,索性也不再遮掩,握紧双拳,忿忿道:“什么劳什子的父母官,那白知府,分明便是个鱼肉百姓的衣冠禽兽!”
“姑娘与公子是外乡人,不知原委,也是情理之中。”
“此事,却要从白府自家的青瓷窑口说起。”
钱塘自古,便以青瓷闻名,书香门第,锦衣玉食的官宦人家,皆以使用青瓷器物为雅。
已故的白大夫人,当年嫁入宋府时的陪嫁中,便有一间青瓷铺子。
她离世后,嫁妆便被白府悉数讨要了回去。
自此,白知府为着升迁之道,打点上下官员时,所赠的贺礼,便悉数取自了这家铺面。
这本也无可厚非,只是,白府自家窑口所产的青瓷,品相不佳,实在难以拿得出手。
思前想后,白知府便找上了陶乐山,充做“代工厂”。
他生性悭吝,每每开窑时,都要将最出彩之物,悉数挑去。
除却送礼之用,剩下的,便改头换面,当做是他白府窑口烧制而成的精品,放在瓷铺售卖。
陶乐山只留下了些寻常货色,自然卖不上价钱,加之白知府所付的银两极低,他勉强守住祖产,养活着所有窑工和自己都难,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数月前,白知府又差人命他烧制老太公寿宴所需的杯盘时,陶乐山按捺不住,终于开口讨要了先前拖欠的货款。
s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