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21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把发的大米和菜油都拎回来给了于凌。这都用得上的。

于凌皱眉道:“这给了你职工福利,其实也是没让你真做白工。万一以后不成,人家也不亏欠你啊。”

于朵点头,“是的啊。”

她那个工作真说不上十拿九稳的。

也是如今工作紧俏,家里又什么人脉都没有的过。

于朵从宣传科借了上周的《人民日报》拿回来看。上头基本都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解读。

她之前就打算好好研读一下,趁着元旦厂子里放假就把报纸借回来了。

准备这几天好好看一看。

她之前翻了翻,了解了一下大概内容。还没有细看。

这会儿事情忙完了,吃过午饭就拿出来看。

但想到拿回来的劳保和二姐的话,于朵心头还是不免乱糟糟的,有些看不进去。

她这几天都和二姐一起开火吃饭,也发现了二姐如今花钱很是谨慎。

二姐弄了一块油布。就干净的小方巾,用油浸泡过再滴干。

每次炒菜的时候就用油布擦一擦锅底,就代替了放油。

也、也太省了吧!

于朵头一回看到的时候真的惊呆了。

当时她嫂子就在旁边笑,“朵啊,还没见识过这么抠门的人吧。我什么时候让你吃过这样的菜啊!你非跟着她混能有什么好?买五分钱的东西都要记账让你摊二分五。这个星期都没吃上一口肉吧。”

也是,没有稳定的进账,还是没有用钱的底气。

哪怕那天争吵的时候二姐说得再硬气,真轮到花钱的时候细节就把什么都暴露了。

这样一来,于朵还真有点怕回头钱闹不下来,自己还不上二姐的债务了。

这会儿也看不进去报纸,于朵想起高老师带话找自己。再看看今天天气不错便道:“二姐,我下午有事要出去一趟。”

这会儿还早,还不到下午一点。正好去一趟高老师家。

正常上下班的还没有放假。她是提前被发了大米、菜油回来的。

于凌点头,“行,你去吧。这大米和菜油我会记好账的。”

她们姐妹一应开销全部平摊。所以小妹拿回来的东

西,她肯定会记好帐的。

还是有单位好啊,逢年过节的时候都有一份劳保可以领。

于朵把报纸合上,“这是我借回来的报纸。你要不要看看了解一下政策?兴许对你当前的困境有些用。”

《人民日报》肯定是有些指向性的。就是方向有点大,具体还需要自行琢磨。

“行,你放着,我等下看看。”

于凌应了一声,她现在确实得好好研究一下国家的大政方针。

国家让他们2000万知青回城,可是又没法提供他们足够的工作岗位。

她同钟言和一起回京城的知青联系,大家基本都没找到工作,目前都漂着呢。

如今真的连临时工都俏得很。

扫大街、扫厕所都不知道多少人抢着干。

没有一份稳当的收入,心头真的不踏实啊。

哪怕她能从哥嫂手里拿到500块,那20个月之后呢?

之后半天于凌就坐在家里看《人民日报》。

于朵则往高老师家走去。

高老师住在子弟校的教师宿舍楼那边。

三年前那次于朵也是从班主任周老师家出来,这才会经过高家看到她摔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的。

人都有恻隐之心,何况高老师头发都花白了。

而且于朵的妈妈如果还在,跟高老师也是差不多岁数。

高老师其实有儿子的。

但几年前师丈因为有海外关系被下放农场劳动改造。

他为了照顾父亲,一起被下放了。

师丈临走坚持和高老师离了婚,划清界限。

以高老师的身体跋涉千里去劳动改造,更撑不下去。

她是那场运动开始之后才调到厂子弟校教书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