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外头传来一阵人声。
一开门,是好几个十来岁的女孩子,手里都拿着东西。
何为萤叫她们都进来。
“何先生,您走的时候把书落在我家的铺子上了,我爹叫我给您送回来。”
“何先生,我娘今天炖了鸡汤,叫我来给您送一碗。”
“何先生,这是我在后山捡柴火的时候采的蘑菇”
何为萤都收下了,“今日的功课都记住了吗,回去记得温习,明日我要抽查的。”
几个女孩子齐齐应声:“记住了。”
那个来还书的女孩子好奇地看向谢拂,“先生,这位姐姐也是您新收的学生吗?”
何为萤笑了,“她可不是,她读过的书比你们所有人加起来还多,不需要来上学。”
几个女孩子“哇”了一声,一个怯怯地问:“姐姐,你穿得这么好看,又读过很多书,一定是大户人家的吧?”
“唔”谢拂想了想,“应该算是吧。”
小姑娘的眼睛亮了几分,“那我好好跟着先生念书,以后能不能去你家当丫鬟?”
谢拂一愣。
她摇了摇头。
几个小姑娘都有些失望。
但复又听她道:“若是只当丫鬟,不需要念那么多书,但你们好好念书,日后就可以做管事,做账房,做更多的事情。”
小姑娘们又高兴起来。
管事,账房,都是她们不敢想的。
她们以为自己能做个大户人家的丫鬟,不愁吃穿,还有月钱拿就已经很好了。
管事和账房的月钱可比丫鬟多多了,还不用伺候人!
“我要跟着先生好好念书,日后做管事,管下面一堆人!”
“我要做账房!”
何为萤道:“好了,时候不早了,你们都早点回去吧,晚了家里要担心了。”
几个女孩子走了,脸上难掩兴奋,都是对自己未来的憧憬。
谢拂想到一个问题,“她们都是姨母学堂里的学生?”
何为萤笑得慈祥,“不止她们,我那学堂有十几个学生,都是这样大的女孩子。”
也就是说,她的学生只有女孩。
谢拂震惊,“她们的父母竟也同意吗?”
家境殷实的人家尚且不怎么叫女儿读书,更何况是平民百姓呢?
历来女子不能考科举,在所有人眼中,女子日后只需要嫁人相夫教子,能识字,读过《女则》《女诫》已经是很不错了,如果再会算账就更好,圣贤书一类的,那是男人该读的。
可在这样的村里,父母竟然会让女儿去上私塾。
何为萤叹道:“一开始自然是不同意的,但我告诉她们的父母,城里大户人家招丫鬟都要招识字的,若是她们能念书,日后就能进大户人家去做丫鬟,而且我也不要什么束脩,只消叫他们家的孩子来给我做些事,这样一来,十户里头就有七八户能同意了。”
她不收男孩子,是因为家中只要稍有些余钱,就会送男孩子去读书。
而女子能读书,却是难上十倍百倍。
“无论什么缘由,能读书明理,日后她们就能有更多的选择。”
谢拂觉得她这一番话振聋发聩,良久,她才由衷地赞叹一声,“姨母大义。”
何为萤笑了,“哪里什么大义不大义的,我只是想做我想做的事情,音音,这就是我留在这里的意义。”
s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