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的指尖在那份名单上轻轻划过,最后停留在“陈振”两个字上。
“陈家?”她开口,带着国公府主母天生的审视,“哪个陈家?我怎么没听说过京城里有这号人家。”
“回母亲,这张媒婆说,陈家并非京城人士,乃是江南首富。家中做的,是南来北往的绸缎与茶叶生意。”书锦艺的回答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清晰地送入刘氏耳中。
“商贾之家?”刘氏的背脊从软榻上挪开了一些,坐直了身子。她对这个身份,本能地带有一丝轻视。
书锦艺垂着头,仿佛没有察觉到刘氏的反应,继续说道:“是。不过,这张媒婆说,陈家虽是商贾,却有泼天的富贵。这位陈公子,是家中独子。”
独子。
泼天的富贵。
这两个词,让刘氏重新将注意力放回了那张薄薄的纸上。
国公府的架子虽然大,但内里的空虚,只有她这个当家主母最清楚。爵位传到这一代,早已不复开国时的荣光。每年的开销用度,处处都是窟窿。
“性情豪迈,不拘小节”刘氏念着书锦艺方才的话,慢慢琢磨着其中的意味,“这说的是好听,说得不好听,不就是个不知礼数的粗鄙之人?”
书锦艺抬起脸,露出一副极为公允的神情:“母亲说的是。媳妇也曾有此顾虑。只是孟小姐与张媒婆都对此人赞不绝口,称其为少年英雄,说他曾独自一人带商队出关,与塞外的马匪周旋,不仅保全了货物,还带回了兄弟。想来,这样的人物,身上总归是有些寻常贵介公子没有的血性。”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媳妇想着,玉竹的性子活泼了些。若配一个文弱书生,怕是管束不住。这位陈公子,或许正好能与她互补。”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点出了陈振的缺点,又将缺点包装成了优点。
最关键的是,她将孟玉推了出来。
刘氏心中那点对商贾的芥蒂,在“泼天的富贵”和“孟小姐力荐”这两个砝码之下,开始动摇。
孟家的女儿,眼界是高的。连她都说好,那想必差不到哪里去。更何况,孟玉是她儿子心尖上的人,她推荐的人选,总有几分可信度。
刘氏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着。
一个有钱的、没根基的、粗野的江南商人。
娶了国公府的嫡小姐,他们陈家要拿出多少聘礼才算对得起这份荣耀?
将来,这富可敌国的家产,还不是要仰仗国公府的鼻息。一个商贾之子,就算再豪迈,到了京城这地界,是龙也得盘着。
至于那个谢玉竹,能用她换来国公府几十年的富足,也算是她为这个家做的最大贡献了。
“你觉得,这桩亲事可行?”刘氏看向书锦艺,问话的腔调已经变了。
“媳妇不敢妄。”书锦艺立刻垂下头,姿态恭顺,“此事关乎玉竹一生,更关乎国公府的颜面,自然要由母亲与世子定夺。媳妇只是觉得,孟小姐一片好心,这张媒婆又说得天花乱坠,若不回禀母亲,是媳妇的失职。”
她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她只是一个传话的,一个筛选信息的。
真正做决定的,是刘氏。
刘氏对她这个态度十分满意。这个儿媳,虽然出身差了点,但胜在懂规矩,识大体。不像谢玉竹,整日只会在外头惹是生非。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