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珵沉默地看着她。
他这个妹妹是什么性子,他比谁都清楚。
冲动,鲁莽,不计后果。
这些年,没少给他惹麻烦。
以前有他和父母在京中护着,倒也无妨。
可她确实到了议亲的年纪。
将来的夫家,会像家人一样纵容她吗?
孟玉的提议,听上去,的确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母亲,”谢清珵终于开口,“我觉得,玉儿妹妹的话,可以考虑。”
屋子里一时寂静。
刘氏看着儿子,又转头看看孟玉,心里五味杂陈。
儿子的认同,让这件事的分量重了许多。
她这个做母亲的,再舍不得,也必须为女儿的长远将来打算。
“既然你也觉得可行”刘氏的声音里透着疲惫,“那这件事,就得好好计议计议。”
她看向孟玉,脸上带着一丝感激,却又有一丝说不清的复杂。
“玉儿,难为你了。为玉竹的事情这般费心。”
孟玉连忙垂下头,做出谦恭的姿态。
“伯母说的哪里话。我与玉竹妹妹情同姐妹,为她着想是应该的。”
她往前走了一小步,接着说。
“只是这人选,一定要慎之又慎。家风要好,人品要端正,最要紧的是,那家人得真心疼爱玉竹妹妹才行。”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全然是一片好心。
刘氏点了点头。
“是这个理。可这人海茫茫,要去哪里寻这么一户合适的人家?”
孟玉顺势接话。
“伯母若是不嫌弃,玉儿也愿意帮忙留意。我父亲虽然去了,但过去的一些门生故吏,散落在各地,其中不乏家风清正的读书人家。我修书几封,让他们帮忙在当地寻访寻访,总能多些选择。”
“这敢情好。”刘氏立刻应下,“多个人多条路。你若有合适的人选,只管告诉我。”
谢清珵在一旁听着,并未插话。
对他而,只要能解决妹妹这个麻烦,过程如何,由谁去找,都无关紧要。
他需要的是一个结果。
一个能让谢家安宁,也让他能专心于朝堂之上的结果。
“母亲,此事您和玉儿妹妹商议着办就是。”谢清珵开口,打破了暂时的沉默,“我还有公务在身,先去书房了。”
说完,他对着刘氏和孟玉略一颔首,便转身离开了。
他一走,屋子里的气氛松快了些。
孟玉又陪着刘氏说了几句体己话,无非是劝她放宽心,又保证自己一定会将玉竹妹妹的亲事放在心上,寻个最好的人家。
刘氏听着,连连点头,亲自将孟玉送到了院门口。
“路上慢些。”
“伯母请留步。”
孟玉福了福身,带着丫鬟转身离去。
走出刘氏的院子,拐过抄手游廊,孟玉脸上的忧愁和柔弱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走得不快,每一步都透着胜利者的从容。
成了。
谢清珵和刘氏,都掉进了她挖好的坑里。
远嫁?
确实是个好主意。
.b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