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剑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章 望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回到火灶房,风清云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劈柴,送柴,打坐。但在那沉默的外表下,一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他将从传功阁得来的知识,一点点融入日常。

劈砍燃木时,他不再仅仅依靠蛮力和那丝微薄灵气,而是开始尝试分辨不同燃木的木质纹理、所含的微弱五行属性偏向。质地坚硬、火星迸射者,多含金火之气;木质坚韧、不易劈开者,木土之气较盛。他便根据其特性,调整下斧的角度、力度,甚至尝试引导体内相应属性的灵气稍加辅助。效率并未提升太多,但对力量的掌控、对五行属性的理解,却在这一次次细微的调整中,逐渐加深。

修炼《戊土诀》基础篇时,他并未完全照搬。那玉简中的行气路线,更偏向于纯粹的土属性积累,厚重有余,灵动不足。他结合自身五行驳杂却隐隐平衡的特点,以及《五行杂论》中那些零散的感悟,尝试在运转土属性灵气的同时,引动一丝水气滋润经脉,一丝木气激发生机,一丝金气凝练灵力,一丝火气煅烧杂质。过程远比单纯修炼一种属性艰难晦涩,时常因五行失衡而导致气息紊乱,不得不停下来重新调整。

但他能感觉到,这种笨拙的、自行摸索的修炼方式,虽然缓慢,根基却似乎比单纯修炼《戊土诀》更为扎实。丹田内的气旋,在五行灵气的缓慢滋养与那缕古老气息的调和下,重新壮大起来,色泽不再单一,而是呈现出一种极其淡薄的、混沌般的灰蒙色彩,气息也变得更加内敛。

《草木初识》则让他在后山劈柴时,多了一份留心。他开始能认出几种最常见的、蕴含微弱灵气的杂草,或是年份浅薄、几乎无人问津的低阶灵药幼苗。他并未贸然采摘,只是默默记下它们的形态、生长环境。这些知识,或许将来能派上用场。

而《望气术基础》,则成了他观察这个世界的新窗口。

他首先将望气术用在自己身上。内视之下,能看到丹田内那团灰蒙蒙的气旋,以及经脉中流淌的、色泽不一的微弱灵气。也能看到之前受伤处,经脉壁障上依旧残留的一些细微裂痕,正在五行灵气的滋养下缓慢愈合。

然后,他开始小心翼翼地观察周围的人。

同屋的杂役,大多气息浑浊,与凡人无异,只有极少数人丹田处有极其微弱的、单一属性的灵光闪烁,意味着他们可能刚刚引气入体,或者资质同样低劣。石头的气息则带着明显的火土之意,比普通杂役凝练一些,显然在灵膳灶帮工,也得了些好处。

当他将目光投向火灶房的几位执事弟子,甚至偶尔路过的外门弟子时,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那些执事弟子,气息大多凝实,颜色各异,以蓝、黄、红为主,代表着他们主修的水、土、火属性功法,灵光强弱不一,但都比杂役弟子强盛数倍乃至十数倍。而外门弟子,气息则更加精纯、灵动,有的甚至能隐隐看到灵气在体表形成微弱的光晕。

这一日,他送柴至灵膳灶外围,正巧看到王执事与另一位蓝衣执事站在一处说话。风清云下意识地运转望气术,朝王执事看去。

只见王执事周身笼罩着一层淡蓝色的水属性灵光,不算特别强盛,但在炼气期弟子中也算中规中矩。然而,就在那层蓝色灵光之下,风清云却隐约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带着阴寒意味的灰色气息!这丝气息极其微弱,若非他望气术已有小成,加之之前亲身感受过刘大头体内那阴寒歹毒之力,恐怕根本难以察觉!

风清云心中猛地一凛,立刻收敛了望气术,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地放下燃木,快步离开。

心脏却在胸腔里怦怦直跳。

那阴寒的灰色气息……与刘大头体内残留的印记,同出一源!

刘大头的走火入魔,果然与王执事有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