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88章大伯听进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位置变了人的观念也就一点点被重塑了。

“瞎扯啥呢?”

一旁的王家和投来不满眼光。

王家军却摆了摆手,“小北说得在理,小事见真章嘛。”

说着,一仰头将手中的酒喝下去

“啧。”

他咧了咧嘴,夹了点菜送入口中。

王小北见此情景,也不再多说。

人嘛,有的点到即通,有的心里雪亮却不愿迈那一步。

看样子,大伯近期内是得在农场了。

倒不是说不让回家,而是往后农场的事务怕是要全盘接手。

职位虽还在,可实权已经不再。

他心底暗暗盘算起来,大伯管农场。

依他的性子,远离工厂那些纷扰,兴许是桩好事。

再说,往后说不定有些事情,得送些人去农场解决。

比如自家两位妹妹中的一个。

他不想她们走得太远。

这种情况,人脉跟关系的重要性不而喻。

实际上,能安排的地方他已经盘算了好几个。

那位仅几面之缘的八师兄,已经在北大荒扎根。

还有狗娃那片海岛也曾是选项之一。

可惜他南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这事儿便暂且搁浅了。

当然,最优之选还得数港岛这条退路。

但不是人人都愿远离故土,人心恋旧,哪怕委曲求全也愿守在这里。

王家军夹了口菜,与王家和轻碰酒杯。

又吃了几下菜,这才缓缓开口。

“厂里的调令下来了,明天我就得走,能不能常回来还待定。你大妈跟博才有什么事,你多上点心。正阳、刚毅那儿我也交代过了。”

他不过是随意一提。

因为,他认为去农场对家里并没有影响。

王小北的心思却不同,他想的是半年后的光景。

他干脆利落地颔首:“放心吧,家里有我呢。”

这一番对话,听得王家和一阵莫名。

哎,我这老二的还坐这儿呢。

我可是你亲弟。

我是你爸啊。

怎么感觉小北才是家里的主心骨?

王小北想了想,还是说出了口。

“大伯,老话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你真的觉得没做错过什么,就像我刚提的买肉那茬儿,你当没听见就行。但万一有过失,还是得找个机会深刻反省。”

“不为自己,也得为大妈跟博才考虑啊。大妈还怀着身子,明年就添丁进口了。作为侄子就说到这儿,听不听由你。”

说完,他举杯与王家和轻轻一碰。

王家军听完,静静地坐在那里,半晌才举起酒杯。

“得了,这事儿不提了,干一杯吧。”

他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王小北也没再多说,默默地陪在一旁。

接着,他对江蓉蓉说。

“大妈,要是大伯不在家时有急事,让人给我发个电报,直接去学校、家里找我也行,我立马就到。”

江蓉蓉微微颔首。

二人见王家军没事,心安了不少,便开始聊起了工厂里的近况。

这次,王小北就没怎么插话了。

毕竟他不在工厂工作,了解的信息都是家里人转述的。

总体来说,情况还算可以,只是像王家军这样的位置,压力自然不小。

说到底,其他人还够不上那个层次。

王小东的工厂里,也就邹正阳等几个人有那样的分量。

不过,这种状况也开始有所下移的趋势了。

晚饭过后,已经接近晚上七点二十。

告别了王家军,二人离开,骑车回家。

……

王家军望着妻子忙碌的身影,又看了一眼在一旁玩耍的儿子。

转身进了书房,轻轻关上门。

江蓉蓉收拾妥当,带着儿子回到卧室。

见他在写些什么,好奇地探头看:“写啥呢?”

凑过去一看,不由诧异:“还真听小北的建议啊?”

王家军停下笔,想了想道:“小北说的不无道理,我也该反省自己平日里的失误,找个时机自我批评一番。自解放以来,咱们确实都有些变了。”

而后,他继续埋头书写。

或许这份自省起到了作用。

第二天,他没有离开,而是去厂里开了大会。

尽管王家军依旧被派往农场,但针对他的人却没有了。

……

王家和坐上车就好奇的问:“你跟大伯刚才那番话,啥意思啊?”

王小北轻笑,还转不过弯来?

或许脑子是比之前灵光了些,但仍有许多事物,没有接触到,没法体会。

他笑着回道:“哪有什么深意,不过是随口一提。”

像王家军这样总认为自己没错的人还少吗?

不少,甚至为数众多。

他不愿大伯也成为这样固执的人,偶尔变通未尝不可。

王家和颔了颔首,并没有多说。

到家后,已经快八点四十了。

张美英见二人归来,连忙追问:“大哥那边啥情况?”

王家和便简述了一番。

张美英喃喃自语:“你大哥那性子,本分做人,连走后门让小东进厂都不愿,怎么非逼着他做检讨呢?”

接着又说:“街道办、居委会也是,真叫人看不懂。”

不单是工厂,学校、单位,情形全是如此。

王家和摇头叹道:“鬼清楚。好了,休息吧。”

王小北没再参与讨论,简单洗漱后便去休息了。

……

大伯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之后王小北又从王小东那听说了邹正阳的动静。

不得不承认,一切如他所料。

邹正阳确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

通知刚到,他便是第一个站出来,慷慨陈词半小时,深刻反省。

甚至连调离厂长职务的报告都主动递交了。

个中细节,王小北无从知道,只知道邹正阳在厂里依然春风得意。

……

一月。

假期来临。

学校里的老师们总算是可以喘口气。

这晚,王家迎来了一桩喜讯。

软轴厂不搬了,经由厂委会商讨跟工人们的投票决定,工作勤快的王家和得到了分房名额。

两室的。

别人是因为职位高分配到两间,而王家则是得益于家里人多分得了两间。

但这已经是上限。

要是哪家有十来口人,私下里或许能磨一磨,争取个三室。

但也仅仅是争取。

看看对面杜大爷一家七口挤在两居室的境况,就能感受到眼下分房的不易。

但现状相对往日还算乐观。

待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房屋资源更为紧缺的时期,连历来遭人白眼的背街房都成了分配对象。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