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1 章 好用和不好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刘指挥佥事是一个讲信用的人。~o完?/本e神dt?站|μ?}更~§?新,|!最??_全ˉ

这一次进山剿匪,除了灭了最大的下山虎贼寇,剩下所有的,相互之间路程不超过五日的全部都被他灭了。杀了多少人也没有人知道,听老张说,为了防止有人聚在一起为匪,他们把人头堆积在寨子里。不用想,这寨子就算合适居住,也没有人进去。神鬼之说可是浸入了每个人的骨子里。他收获满满,具体多少钱无人得知,余令觉得这就跟工资条一样。只有发工资的人知道领导一个月多少钱,但你永远都猜不到他到底领多少钱。有收获自然也有付出。听老张说,这一次剿匪刘家的家丁死了二十七人。死的这些人怪刘家人自已,他们不留生路,想全杀。大部分是土匪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奋起反抗中被打死的。剩下的都是回来的时候背着财货,走险路失足摔死的。老张就说了这么多,他累的不行了,需要好好地休息。在休息之前他给余令带来了一份礼物。一杆火枪!在巨大的收获面前,这点损失对刘指挥佥事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他现在已经在向三边总督写请功的折子了。不派兵,在巡逻军户和家丁的协助下,解决了南山里面的顽疾。在他的折子里余令成了小旗余氏子,大名都不配出现。他甚至把余令的剿匪计划书抄了一遍…….把大白话改成了官方语,成了他的剿匪方案。为了堵住余令的的嘴,刘指挥佥事亲自修改了余令的档案,他把余令的年纪改成了十五岁。把余令提成了归他管理的总旗。除此之外,他又给了余令一千两的银钱,卖人头的钱还没来。·s·a_n,y?e?w~u/.+n¨e~t′他把人头卖完之后应该还会送一笔钱来,估摸着也不少。因为,官员都很有钱,这些人头若是操作的好,可以卖好多钱。事情都到了这一步余令还能怎么说呢。钱有了,官职也有了,就算三边总督查下来,余令也要帮着人家说话。余令也不敢贪。自已就是一个小喽喽,如果没有小老虎的那封信,刘指挥佥事折子里的余氏子这三个字可能都不会出现。现在一个总旗余令已经很满足了,在这长安已经有了自保之力了。一个总旗也就是说余令如今掌管着五十人,可以拥有五十个人的力量。想到这里,余令的笑僵在脸上……现在他这个总旗手底下好像只有五个人,剩下的四十五人连个鬼影都没有。卫所根本没有提这茬子事儿。指望着卫所来填满剩下的四十五人……余令觉得自已的脸还没大到那种地步。余令很惆怅,谢添等五个人却是开心的嘴都合不拢了。好不容易当个官,没有人算个什么官,谁愿意当光杆。五个人闹哄哄就要直接去军屯里面挑。余令暂且把这件事放到一边,余令眼下的任务是把修缮这件事做好。相比刘指挥佥事,余令更信任南宫一些。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在十一月初七这天,长安终于是下雪了。余令迎着雪,来到了热火朝天的工地。说是修缮,更像是重建,那破损的院墙推倒了,腐朽的柱子也被撤了下来。“令哥来了~~”“令哥好啊……”“令哥吃了没?”做工的人见到了余令纷纷打起了招呼。.5?d/s,c*w¢.?c?o′m?他们嘴巴笨不会说话,说的最多的也是“来了”“令哥好”之类的。但他们确实打心眼里感激余令。在苦大师等僧人的宣扬下,他们也知道了能在这个无事的冬日找一个可以拿工钱的活那都是多亏了余令。再加上厨娘在黄渠村妇人中越来越高的地位。再配上她那张永远都闲不下来的嘴,这件事都快人尽皆知了。厨娘在京城的时候就爱找人说话。余令才到家的时候总是拉着余令说,等陈婶到家之后余令就失宠了。来到长安坐月子那一个月是她最安静的一个月。出了月子刚好换了新家。黄渠村那数百的妇人就成了她的新宠。只要家里没事,她能在黄渠村跟人聊一整天,聊儿子,聊余家,聊余令。在过去的一年里……厨娘已经帮余令偷偷的相了三十多个小娘子,还好她的眼光高,这些小娘子没有一个是她相中的。这些妇人也愿意和厨娘聊,因为她们发现厨娘说话很管用。她们发现,只要和厨娘关系好,她们家的男人或是半大小子就能找一个工钱不菲的活来养家糊口。烧砖,做蜂窝煤,或者是给人送蜂窝煤。别看一天累死累活的只有四五个铜板到手。但在这连年遭灾的长安城,多少人想找一个累死累活有工钱的活还找不到呢。所以,爱交际的厨娘在黄渠村妇人的地位比余员外这个里长的地位还高。有了她在后面卖力的宣传,如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要感谢的人是谁。见到余令自然会笑着打招呼,表达着善意和亲近。余令笑着一一回礼。走进了大慈恩寺,朱县令也在。听厨娘说,自从动工开始后他一直都在。秦王府的人被顾全打了,打了就打了,连个回音都没有。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可以上达天听的好活。长安府矿监总监沈毅一下子捐了那么多钱,人家都说了这是代表万岁爷捐的钱。做的好了,自然要让陛下知道的。秦王府的人早就看出来了。所以才有了先前要求他们来统一管理的这件事,蠢是蠢了点,但眼光还是有的。只不过一件好事被他们给办砸了,如今墙头上的两张大红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没有一个和秦王府有关系。朱县令是朱家子弟,他是一个聪明人。秦王府出不来,他就代表着秦王府来工地监督巡查。希望秦王府在这件事能获得一点名声,得到万岁爷的夸赞。这也算是一种手段。看到了县令,余令自然要去拜会一下。听茹让说,朱县令为了给自已起一个很有寓意的“字”不知道翻阅了多少书。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还没有起好一个。但对于这件事余令一点都不着急,及冠的时候有就可以。只要不是德华就行。老爹以及家里所有人都觉得德华二字非常好。余德华,好听,好记,最难得是寓意还很深刻。但余令就是一口咬定配不上。“这么冷的天了,为了小子当初的一句无心之语,朱伯伯还在工地巡视,小子余令铭感五中,不敢忘记!”朱县令闻笑的脸上的褶子都扭到了一起。“你小子可不是一句无心之语,我可听苦大师说你是专门来还愿的,这可是善举啊,因为你,最少有五百户在今年可以过一个好年了!”朱县令心里很清楚。真的要算下来,通过这件事何止五百人受恩惠,真要细细地算下来怕是有千户人家通过这件事受益。自已那侄儿茹让,此时还在窑厂。这一次用砖比较多,虽然烧砖余家也能拿到钱,但真正拿大头的却还是茹家和自已那站在背后的叔父。余家真正赚钱的还是煤。砖窑用的全是余家的煤,如今已是冬日,余家的蜂窝煤也卖的好,长安街头挑着担子送煤的人络绎不绝。“小子不敢邀功,这件事能成,是长安所有人的功劳!”朱县令笑了笑,忽然道:“过了年,你的新官身就下来了,到时候没事的时候去衙门走一趟,混个脸熟吧!”余令点了点头,感激道:“好的!”朱县令压低嗓门道:“书还是得读啊,买来的虽然也是官,但这个官很难变大!”“小子谨记!”“小子,老夫我想送你一句话!”余令赶紧站起身,恭敬道:“小子洗耳恭听!”“你是正统的文人,文人就不该和那些粗鄙之人搅合在一起,听我的,辞去那总旗之位,好好读书!”“小子不懂,请伯父明示!”朱县令眯着眼看着大殿,幽幽道:“你好用,他们就会一直用,他们不懂什么是惜才,在这里你读书失败了可以再考,在他们那里,你若失败了,永无出头之日!”“刘指挥佥事不是好人,你知道他背后是谁么?”“谁?”“晋商,一群眼里只有钱的商贾,一纸军令下来,就算南宫沈毅也保不住你。”余令有点明白朱县令的意思,轻轻了吸了一口气:“伯父,可我是军户!”朱县令猛的一愣,他狠狠的捶了捶脑袋,他竟然忘了这茬,这个身份去不掉,余令辞去了总旗也没用。望着垂头丧气的朱县令,余令低声道:“伯父,能给我讲讲晋商么?”“走,找个僻静的地,我给你细说。”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