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余令王承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59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互保结束,也就意味着考试近在眼前。¢s_o?k~a·n_s_h+u¨./c¨o-m′

考试时间四月十九,如意说这日是黄道吉日。大吉。为了这一次,他一个人跑到了娘娘庙,给余令求了一个签!四月十七日这天考官们一齐入闱,按照规矩考官们要提前两天进考场,要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姜云安有些没睡醒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他的东西早就被家里人收拾好了,一会儿就要进考场接受严格搜检,确认身份之后进入考场。望着整个家都在忙碌,姜云安忍不住道:“本是大喜的日子为何给我添堵,小月想来送我进考场你都拒绝了,她并无过错,何必如此寒人心!”“我和她已经认识一年了,为什么咱们的这个家对她还有如此多的偏见!”“是觉得她是个卖琴的丢人么?再怎么样比瘦马好吧?”姜母闻一愣,在今日,孩子竟然没有喊她娘亲。姜母笑了笑,语气温柔道:“儿啊,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是凌晨,离天亮还早着呢!”姜云安不想听这些话。他知道娘是想说现在天太早了,小月起不来,自然不会来,不是她不让人小月来。真相是什么他心里清楚。抿下一口清茶漱口,胡乱的吐在了地上。姜云安揉了揉脸站起身,直接走到院子中的轿子旁,钻入了轿子。“出发!”姜府的大门开了,轿夫抬着姜云安开始朝着贡院走去。那边早已打点好了,一会儿要开龙门,少爷第一波进。这个彩头花了一百两银子。远离府邸那明亮的大灯笼,去往贡院的路就黑了下来。姜云安推开轿子的窗户,享受着凉风。凉风吹拂,让他精神一振。走了一里路,过了水桥,姜云安望着桥头的一抹鲜红笑了。娘说的不对,小月她怎么会忘了这个日子呢?她这不是来了么?“妾身为郎君加油,祝我郎君“乡贡”妙笔生花,力压所有才子,一马当先,高中解元,妾身为郎君贺!”姜云安痴痴地笑着。姜云安觉得自已是何等的幸福,在亲娘离世之后可遇到这么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子,为了自已无怨无悔的付出。“等我的八抬大轿!”小月笑了笑,说句内心话,她也幻想过姜家的八抬大轿。可自从见到姜母那张嘴脸之后,她就明白。¤,小{?-说?宅??3追!~最>μ3新2~?章`3节?自已这样的连幻想都是一种罪。在姜家这种大族里,喜欢二字最廉价,利益才是永恒。这种日子就要结束了,弟弟已经在收拾细软了。乡试成绩一出自已就会离开,然后前往长安。那里的家早就收拾好了。听说是靠近大雁塔的一处宅院。院子里有一口老井,在井的边上有一颗大大的枣树,抬眼就能透过枝丫仰看大雁塔。那才是自已的家。姜云安走了,从这一刻起,他的心无比的平静。他暗暗的告诉自已,一定要高中,一定要高中。“我哥一定会高中!”“令哥一定会一举夺魁!”余令将怀里的五月放下,听着闷闷和大家的祝福开心的笑了起来,也变得雄心万丈起来。“哥,我可以出门了不?”望着肖五那张故作可怜的大脸,余令深深吸了口气:“呆在家,看好家,把家看好,好好看家!”“还有,你是一个男人,不要学女孩子的撒娇方式,我害怕!”余令出发了。余令觉得自已没有那么精贵,背着第一场三日间需要的生活用品骑着马就离开了。王不二拎着粪桶和尿壶紧随其后。考试的地点是在贡院。此刻的贡院已经成了学子的海洋。学子多少个,看守就有多少个,按照规定,每个考生都有一个号舍。考生一人一舍,每人身边站一名军士时刻监督。这些都出自御马监,他们来监督,精确到每个学子,防止考生作弊,交头接耳带小抄。每十人有一个负责人,负责人出自东厂和锦衣卫。在这些负责人上头还有一个总的负责人,也就是曹毅均。曹毅均现在都要忙死了,他都不知道余令怎么会派来这么多蠢货。尤其那个严立恒,总是问为什么。“为什么?”“记住了,你以及你手下的人任务是门外看察,不许入号内与举人交接,违者,听提调、监试官举问!”“什么举问!”“就是举问!”严立恒不是听不懂,而是头一次干这个有些紧张。如果没有意外,等到八月的会试他还要来当看察。“严大人,有学子夹带小抄,藏在尿壶里!”“记住考生名字,籍贯,保人,互保学子名字,叉出去,通告其家乡父老,三年以后再来。”“是!”余令来的时候考场已经在搜检入场,已经搜检完毕的学子开始验保了。*s¨i¨l/u?x_s?w·./c?o\m~看着虽然乱糟糟的,但每一步都是有条不紊。“余兄,快来,这边,这边……”“间秀兄,鹿兄,兄弟来晚了,实在不好意思……”余令笑着跳下马,从王不二手里接过尿壶屎桶开始往前挤。喊自已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已的互保同窗。别看余令骑着马来的,一看就是有钱的,但排队的这群秀才不怕这个。他们可不会因为你有钱就不直抒胸臆,一句句不为人子的喝骂声接连不断。“余兄,刚才请出了一个带小抄的,五个人全都被请出去了!”余令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拍着胸口道:“诸位兄弟放心,我这个人最坦荡,哪怕考不上,也不屑为之!”四人闻松了口气,连坐制度就怕有人不守规矩。如果仅仅是被请出去还好说,家人问起就说没中就是了。问题是要通告其乡亲父老,这太丢人了,那些闲碎语让人一辈子都抬不起头。队伍缓缓往前,轮到余令开始被搜身。搜余令身子的还是熟人严立恒等人,搜身完毕,余令准备去抽号。余令走后,身后传来不满声。“为什么你搜了我包裹却不帮我叠好!”“没有为什么?”考生不服,伸手朝着余令一指:“那你为什么帮他!”“爷乐意!”抽号,验保,过龙门,余令正式踏入乡试的考场。望着考场,余令才知道考试的条件是多么简陋。那一排排的“号子”真的像旱厕。号子肉眼可见的小,两块木板,高的是桌子,矮的就是椅子,两块板一拼当床。“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这才到门口,余令就已经看到有人在如厕,他还知道害羞,屁股对着外面,怕被人看到脸。余令知道,这是紧张,可是这.....“九天啊,这得多熬人!”进去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拜圣人,拜考官,拜监试官,以示考生对文化的尊敬,以示考生对考试的重视。钱谦益望着余令没忍住:“你竟然还要考?”余令惭愧的笑了笑:“凉凉君珠玉在前,学生心生佩服,学问一路唯有不断往前,不然真的难望先生项背了!”左光斗闻冷哼一声,他觉得这个余令油嘴滑舌的。钱谦益彻底无语,他都不知道余令要考试。主考官刘敏宽的嘴巴太严实了,他捂着名单不松手。自已是监试官,还是个晚辈,他根本就不敢去问。一个长安府同知要继续考,不得不佩服余令的胆子是真的大。考得好是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考不好那就不好说了。贻笑大方是必然的。内舍里三边总督也透过窗看到了余令,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他现在有些期待余令的策论。今年乡试和会试主要看的就是策论。这场考试结束,他就能知道余令是真的有大局之识。还是只是一个运气好,有点小聪明的小子。余令找到了自已的号舍,抬眼一看又一个熟人,姜家大公子就在自已隔壁。此刻正生疏的收拾着自已的号子,时不时的唉声叹气。余令深吸一口气,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太阳慢慢升起,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响,站在号子前的军士齐声大喊:“黎明至,吉时到,散题!”乡试第一场的考题出来了。余令忐忑的扣开卷轴的封蜡,望着第一场的考题轻轻地松了口气。第一场题目是《论语》一文,五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看着倒是不难,问题是八股如何写,这才是最难的。题目是:学而时习之!余令知道自已要破题,苦思了片刻,余令抬笔写道:圣人之教,首重乎学;学之功用,贵乎时习。考试开始,有的考生已经开始落笔。作为监考的钱谦益和左光斗也开始在考场巡视。不知不觉间钱谦益就来到余令身边,望着余令的破题笑了笑。他觉得这个破题一般,这么写虽不出彩,但胜在稳妥。不过他觉得余令的胆子是真的大,开考才半个时辰,他就开始落笔。难不成准备一日就考完出去?如果余令是真的打算一日考完,学问在那里摆着,拖到最后一刻实在没有必要。太阳跑到头顶,余令已经在稿纸上写完了,检查了错别字,余令开始在卷子上誊写。太阳西斜,余令誊写完毕举起手,受卷官走来,低声道:“何事!”“交卷!”受卷官惊异地望着余令,忍不住道:“时间尚早,不再等等?”“交卷!”受卷官招了招手,弥封官走来将余令的姓名糊上。誊录官督人拿走,会有人将余令的墨卷誊录成朱卷并编上序号。经对读官认真的校对后,墨卷交掌试卷官封存,朱卷送主考、同考官审评。这一套下来,天已经黑了,余令也已经到家了。“大人,甲行二十三号学子交卷,是否评阅!”“呈上来!”刘敏宽连同十八名同考开始看余令的答卷,众人看完笑了笑,搁到一边。“如何?”“有学问,但要看他在本次考场内的学问如何!”他们其实已经知道这名考生是谁,头一个交卷,坐的位置还是官员考生的位置,这瞒不住人。回到家的余令也没闲着,疯狂的看书准备第二场。第二场,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这场考试主要检验考生是否具备做官的基本条件。第二场考试余令依旧是第一个交卷。余令觉得这一场比第一场考的好,有工作经验,再加上两位御史的耳提面命,余令觉得考的很舒服。“大人,考试第二场,甲行二十三号学子交卷,是否评阅!”“呈上来!”这一次,余令的卷子众人看了许久,刘敏宽淡淡道:“如何!”“好!”众人点了点头:“复议!”第二场考完之后余令彻底放松了下来,在贡院门口陪着苏怀瑾钓了两天的鱼。第三场考试到来,也是最后一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直白的说是考安邦定国的见解,属于活题,可以直抒胸臆。这一场余令很认真,以三边为实例写自已的见解。在草稿纸写完了见解之后久久没敢誊录,余令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三边之地是刘敏宽花心思最多的地方,他对那里的感情不一般,余令在想如何投其所好。他是主考。“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陕西之在天下也,犹人之者头项然,患在头项其势,必至于死。”“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乱!”刘敏宽望着余令的论策情不自禁的念出了声。十八名同考愣愣的望着刘敏宽,在策论这块他们得听刘敏宽的,他们没去过战场,不懂这些。贸然开口,说的不对,岂不是显得自已很愚蠢。所以大家都不准备开口,等刘敏宽发表意见后再说。“大才!”众人接过卷子后看了一眼,之后对视一眼,齐声道:“复议!”走出考场的余令很想好好的睡一觉,想到如意的嘱咐,余令取出了如意求来的签。先前没看是怕乱心态,如今可以了!望着签上的字,余令觉得写签的人太有意思了,真是紧跟时事。上上签上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s:文中的河套论出自顾阻禹《读史方舆纪要序》)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