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成了朱高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8章 四面扩张,吕宋的淘金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公元1517年1月,也即永乐十五年末,经历了一年奔波的朱高燨再度回到了琼州,不过此时朱高燨也不单再是琼州王。

自从朱棣下旨之后,朱高燨王爵进一步上升,成了统御琼州并交趾的亲王,论地位和权力,已经超过了朱高煦,成了大明第一王。

当然,这些只是明面上的称谓,实际上朱高燨现在所掌控的土地,包括但不限于琼州、琉球、美拉尼西亚群岛与澳洲东南沿海。

实际上,正当朱高燨攻打勃泥之时,琼州的扩张之路依旧没有停止,在张軏的操作下,琉球中北两个国家相继告破,南山王最终统一了琉球。

但南山王的统一只是表面,此时的琉球已经被大明军队渗透的千疮百孔,岛上的琼州第二旅旅长翟勇,实际掌控了琉球的控制权。

而琼州第二旅,也顺势在琉球完成了扩编,招收了三千琉球士兵,重新逐渐一个混编旅团,用来防备北方的倭国。

琉球形势稳定的同时,为了获取更多的矿产,琼州相继开启了第二第三波移民政策。

依照朱高燨定下步调,施行以军队探路,企业跟上,百姓最后的原则,相继向美拉尼西亚群岛与澳洲东南沿海移民了三十余万百姓。

这些百姓中,有十余万是来自大明的流民,还有十余万,是来自渤泥国的土民,而这些土民也分为三等。

其中,顺应琼州军略的百姓被划为了第一等,即顺民,这些顺民享受和大明百姓同等的待遇和补助。

至于那些被俘虏的青壮士兵,则被划分为第二等,叫作劳改民,负责开垦和修建聚集地房屋的工作,三年之内没有反抗举动,便能升为顺民。

而这第三等,便是来自各地的贵族和反抗势力,这些人被划为奴隶,剥夺了所有权利,干着最脏最危险的工作,且刑期长达二十年。

换而之,这些人这一代基本已经无法脱身,唯有等到下一代成长起来,才能脱出奴籍。

这也是琼州奴隶制的特点,与那些宣扬奴隶天生贫贱的奴隶制国家不同,琼州所有奴隶,都被称为罪人。

之所以低人一等,是为了赎罪,赎完了罪孽之后,奴隶的身份就会脱出,转而成为正常百姓。

这一制度在琼州施行了已经十多年,几乎成了所有百姓的共识,所以民间对这些奴隶,并没有多少怜悯。

而有时限的奴隶制,也大大减少了奴隶反抗的概率,即便是那些贵族和反抗军,在听到还有脱籍的期限之后,都不再继续反抗。

唯有少数顽固派,即便已经一无所有,还是会暗暗组织反抗,此举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旦查处,就会被发往占城等地的煤矿工作。

这种煤窑是真的脱不出来,一旦进入其中,死亡率极高,只要是一个普通人,几乎没有办法活着走出煤矿。

故在琼州也有一个说法,杀人放火入煤窑,一入煤窑终此生,此震慑着一切宵小之辈,没人敢轻易犯事。

当然,由于煤窑中超高的死亡率,琼州官员也多次上书,请示朱高燨减免刑期,但朱高燨从未允诺。

因为在他看来,能被叛入煤窑的,基本已经是死刑了,给这种人减少刑期,完全就是无端生事。

不过随着上书的人多了,朱高燨也让重工改善了些工作环境,自然不是为了让刑徒更好过,只是为了增加其劳动时长。

这或许有些黑暗,但任何一个帝国想要崛起,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黑暗面,朱高燨只不过是把这些摆到了明面上而已。

而他施行的四等民策自然是十分有效的,这不同于元朝血脉上的四等,以反抗琼州的程度分为四等,有助于各民族的融合。

比如最先施行的琼州岛上,此时黎民大多已经汉化,成了琼州的一员,同样,澳洲的百姓也在这样的政策下不断融合。

到了永乐十五年的冬天,澳洲东南沿海已经建立五处规模超过一万人的大型聚居群,有大量的土著沦为奴隶,帮助建设琼州殖民地。

在此之外,琼州的船队还在南下探寻,正准备将后世所罗门群岛、斐济、新西兰等地纳入殖民范围。

这是因为澳洲有大片的土地不适合耕种,但这些地方又有许多矿产,所以要建立城市,就需要粮食输入。

凭澳洲本地的殖民地规模,难以养活如此之多的百姓,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周边适宜耕种的岛屿全部殖民。

以澳洲为中心,一众岛屿为卫星,形成一片可以进行物质循环的殖民区,最终在澳洲兴建工业基地。

当那个时候到来之时,琼州的工业便可脱出地形的束缚,打造一片片大规模工业园区。

这些自然都是后话,琼州在建立澳洲工业基地之前,还有两片区域需要开发——勃泥、吕宋。

这两块地方后世分属几个国家,矿产极为丰富,从驻军开始,大明矿业公司和琼州重工、琼州电力就达成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这些矿业。

大量沿海的汉民应聘工作,和十几万琼州工人,共同踏上了这些还未被开发的土地。

工程有些时候就是如此,当生产力不足的时候,用人力就能堆出大量奇迹,而当生产力足够之时,用人力可以增加发展速度。

在马尼拉攻陷的这一年多之内,大量厂房在马尼拉拔地而起,就连勃泥的沿海,仅仅平稳了半年,施工的建设材料就已经入港,搭建起了基本架构。

此举自然让朝廷体会到了什么叫琼州速度,随着钢筋混凝土的应用,短短几个月之内,琼州就能搭建大量的巨型构造,只需要一年多,工人就能稳定的开掘矿物。

这一切,都让停驻在吕宋岛的朱高煦感到惊讶,而惊讶的同时,他又十分欣喜,毕竟,无论是商贸远航公司,还是矿业公司,他都有股份。

随着矿产一开,进入工厂熔炼之后,这些矿物就会变成钱财,转卖之后,成为股份流入他的金库。

所以朱高煦和朱瞻基这半年时间,都在各地保证厂房的顺利兴建,为几大公司保驾护航。

这也使得吕宋岛上的矿物开采工作越发顺利,产量节节上升,到了永乐十五年末,光是铜年产量就达到了一百五十万斤。

虽然还是无法满足大明和琼州的铜矿需求,可在几大公司的开采之下,早晚能覆盖扩张的铜矿消耗。

除了铜矿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吕宋岛上还开启了一阵淘金热,这是源于去年大明日报的影响。

在朱高燨有意宣传下,吕宋岛在东南沿海和琼州境内百姓眼中已然成了金山,固然有大量矿产已经被官方把控,可在吕宋岛南方,却还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没有纳入朝廷掌控。

这一部分土地上到处都是吕宋岛土著,技术水平甚至还在石器阶段,完全没有威胁性。

由是在王直的倡导下,大量琼州百姓拿起了武器,登上了船只,朝着吕宋东南方向的棉兰老岛进发,开启了淘金之旅。

此举无异于刺激了琼州岛上百姓的探险精神,有数以万计的百姓自发组织起了队伍对棉兰老岛进行了进攻。

至十五年年末,棉兰老岛上的土人基本被赶到了如今圣地亚哥的狭长地区之内,大量的金矿被发现并且开始开掘。

到了这里,吕宋这一块黄金地正式被发掘了出来,百姓上岛才发现,棉兰老岛金矿开发难度极低,压根无需熔炼,河床之中就有大量黄金。

到十六年年中,这一批淘金者带回了大量财富,使得淘金热越发浓烈,大量百姓开始了自发移民南下,又间接加快了殖民进度。

而这些也是后话,此时正值永乐十五年十二月,朱高燨的船队南下,顺着东北风,来到了吕宋岛的北边。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