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琼州的变化,朱高燨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因为这意味着琼州正在逐渐独立,走向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别看他从始至终都像是一个集权的拥护者,但他心里面很清楚,集权永远都不是最适合发展的体制。
因为人类都是自私的,只有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越发昌盛的科技和文化。
他一个人再强,最终也会走向年老力衰,只有让琼州拥有属于自己的活力,他才能放心将这个摊子交给后代。
至于他儿子朱瞻壄能走到什么地步,那就要看他儿子的本事了,如果在他离去之前,朱瞻壄没有能力掌控这一切,他会毫不犹豫的再度分权。
因为只有借助团体的力量,才可以保证社会活力,让他的后代足以通过自家产业好好地活在新世界。
至于后代的后代会怎样,那不在他考虑之内,他从未想过任何家族能传扬万世,能传十几世,就足以让他欣慰。
抱着这样的想法,朱高燨一路上都在询问着身旁文士琼州的变化,而在他身旁的人,名叫王直,字行俭,也是他心腹之一。
其实在原本历程中,王直本该是永乐二年的进士,历任仁宣之治,明英宗时官至百官之首,天顺六年薨逝,获赠太保,谥号“文端”,乃是明初重臣。
然则在昔日朱高燨决定南下之后,便截胡了正要科考的王直,带着王直一路来到了琼州开拓。
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王直的父亲王泰之前乃是琼州知府,在琼州生活多年,对琼州的状况十分了解。
王直作为其子,在琼州居住多年,对琼州也十分了解,又兼其人性格稳重,是朱高燨最需要的人才。
本来初时面对他的邀请,王直是不愿意南下的,毕竟他爹已经调任朝廷,而他也不是考不上科举。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希望能走科举这条路,凭自己的本事,在大明朝闯出一片天地。
可彼时朱高燨就给王直分析了一番朝廷形势,表示考科举就只能去翰林院编书,耗费青春。
与其如此,不如先行南下创下一番功业,这样来日回朝,也能更让朱棣看重,容易得到重用。
随之,他就表示,只需要五年时间,五年时间见不到成效,就亲自上表举荐王直当官。
终究是一个王爷的承诺,王直即便再自强,也不可能忽视这种诱惑,而且彼时的官场确实如朱高燨所一般,即便考上了科举,朝廷也没有官职空缺。
由是,王直便作为幕僚,随着朱高燨一路南下,来到了琼州这块地界,帮助朱高燨处理政务。
最开始的时候,王直只是想好好干出一番政绩,可随着琼州发展越来越快,王直也被迫进入了状态。
直到琼州建立起了城市,而这个城市规模远超大明的任何都市之时,王直就再也没了回到大明的心思。
毕竟,读书人讲究的就是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即便回朝做官,也需要从头做起。
可眼下琼州,就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发展起来的超级城市,在琼州主事,把琼州发展越来越大,这才是他的人生意义!
与之相比,即便当了朝廷的六部主官又能如何,不如在琼州主一县之政来的痛快。
于是,在永乐十一年的琼州代表大会上,王直正式被朱高燨委任为琼州司政长官。
如果说张軏是朱高燨之下琼州军事二把手的话,那王直现在就相当于朱高燨之下,琼州政局的二把手。
在朱高燨北上这一年中,整个琼州的大小事务都是王直一把抓,使得琼州即便没了朱高燨也在不断发展。
此时听着朱高燨的问话,王直自然将琼州的现状娓娓道来:“自年初属下受命以来,便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化工厂与火电厂上。”
“年初,我琼州化工厂成功合成出殿下所吩咐的塑料,此物乃是通过聚合反应,将石油中分解出的小分子单体加热催化而成。”
“自三月起,化工厂实验室就开始研究塑料的工程属性,并联系军工厂开发殿下所的注塑、挤出、吹塑和压延等成型工艺。”
“五月,第一条电缆制造成功,依照殿下的吩咐,电力公司正式上市,此举为琼州电力带来了大量资金。”
“只不过当前还是有不少困难,比如铜,殿下也知道,琼州虽然用纸币,可铜却还是紧缺......”
听着王直的汇报,朱高燨便抬手道:“此事你不用担心,缺铜这事儿我早有打算。”
“在今年年中,我就已经上表请求父皇攻打吕宋,眼下朝廷多半已经出兵,最晚等春节过后,消息就会传来。”
“一旦吕宋入手,大明矿业公司老李那边就会开始动工,最迟明年五月,应该就能稳定产出铜矿!”
“你只管叫电力公司那边准备好资金,来年准备一批人手,南下参与铜矿的开发。”
王直早就听说吕宋有铜,闻自是大喜,可一听要准备资金,他又有些犹豫道:“王爷,有些话,属下不知当不当讲.....”
“但说无妨!”朱高燨笑了笑道:“何时起,你王行俭也变得这般支支吾吾起来,现在不讲,来日耽误事情,不也是你难做?”
王直闻之,自也是笑了笑,犹豫片刻便道:“说来此事直也思虑了许久,但不知该如何禀报殿下。”
“现在既然殿下问起,直也不瞒殿下!”说到此处,他便有些低沉道:“依照财政部的计算,咱们琼州重工的资金链,恐怕三月份就要断了!”
“嗯?还有此事?”朱高燨眼睛一眯,问道:“眼下琼州重工虽然在大明境内开工,可没花多少钱啊!你不会告诉我这么多年,重工就只积累了这么点银两吧!”
“非也,琼州重工乃琼州之基,自然不止这点家底!”王直说着,脸上有些苦涩道:“可殿下不要忘了,眼下重工重担可不止北上投资啊!”
“须知自从永乐十一年开始,重工便已经进入了负荷状态,先是蛟龙号的研发建造费用,就花了八百万贯。”
“随后又新建相应船坞,购置车床,买地建厂,一系列项目,至今还未收回成本。”
“王爷难道忘了,之前筹建蛟龙号本意就是南下吕宋,或者夺取琉球,可如今......”
他没有继续提醒,但朱高燨已然想清楚了关节,简单来说就是在此之前,琼州走的一直是殖民扩张的道路。
别看十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发展琼州,可琼州的手却已经伸到了大洋各处,远的有航船远渡西洋,近的有北边的占城南边吕宋等地输入的各种资源。
可自从他北上之后,这一切也就暂时搁置,就比如蛟龙号的建造,本来就是为了南下夺取各个岛国,作为扩张的基础。
但去年蛟龙号已经试航成功,却闲置至今,相当于就是琼州重工扔出了大量真金白银却没有回报。
这就使得琼州重工的资金链十分紧张,再加上在大明境内购买土地、建设工厂,都是长期项目,短期没有回报,自然而然就让重工陷入了现在的窘境。
想到此处,朱高燨便看向了王直道:“假如此事没有外力帮助,重工准备如何渡过这一关?”
王直闻,便道:“重工内部高层已经开过会议,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年初就向银行提出贷款,先贷款五百万贯,撑到明年回款;”
“至于第二种,便是将一批琼州本地的土地售卖给那些私人开发商,以此回款三百万贯,熬到明年年中再想办法!”
“太嫩了一些!”朱高燨摇了摇头道:“现在银行投资大明银行,哪里来那么多钱注资重工?”
“至于已经购买的土地,绝对不能释放,一旦释放要么导致琼州房价下跌,要么导致房价疯涨,后果难以想象!”
虽然这些产业现在都是他的左手倒右手,可他代表的毕竟是隐藏的大手,旗下所有产业都相当于公有企业,绝对不能乱动。
想了一会儿,他便道:“此事你不用担心,回头通知经济部研讨一下北上建立证券交易所的可行性,做个报告递上来,来年钱我自会想办法!”
听得朱高燨肯亲自出手,王直便点了点头,而朱高燨见之,也不再回话,他在思考,眼下是不是该启动对澳洲的开发了。
随着科技发展,琼州有着诸多先天不足,铜矿只是其中之一,现在要想继续迈步,那开发一片新的矿区尤为重要,美洲距离太远,开发澳洲正是其时。
_l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