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成了朱高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章 郑和下西洋,登陆吕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月三十,秋风凌冽,自十八日起海潮便开始倒灌,此为钱塘江大潮,形盛冠绝天下。

此潮也是东北风起的预兆,虽然东风会增加船只出海时的难度,可一旦出海,船只便可顺风而进,一日千里。

而此时,郑和的船队已经排列于江上,这是一支将近拥有两千艘船只的巨大船队,其中小型车船,每艘造价在几百两到上千两,宝船造价则是几千到上万两。

虽然郑和每次下西洋,都要消耗七八十万贯钱,可这只船队的总价值,却在千万之巨。

除了大量船只造价不菲之外,船上还有大量由大明商贸远航公司收购的货物,总价在三百万贯以上。

这只是官方的船队,至于民间的船队则是数不胜数,也是朱棣颁布的诏书太晚,大量商人来不及准备。

虽然他们可以去购买船只,可因为海禁的存在,半年时间根本造不出多少海船,由是他们采用的是租借方式,从两广、琼州等地租借船只,或者租借官方船只。

自浙江往南,福建、两广地区,有数以千计的商人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些船队规模比不上郑和船队,但数量远胜。

可以说,这一次出海几乎耗尽了大明朝的大半国力,出海成功,则日后一帆风顺,若是失败,则大明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才能缓过这口气!

所以此时郑和与王景弘二人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他们站在朱棣面前,抱着拳头保证道:“陛下放心,此次出海,奴婢等必竭尽全力,定保船队安泰!”

他们两个人都不同于一般太监的细皮嫩肉,常年航行于海上,使得二人皮肤都有些粗糙,面色发黑,但是形容坚毅。

朱棣看着二人如此,便笑道:“此次也非第一次下西洋,遥想永乐三年至今,我朝已累计十一年四次下西洋。”

“若论家国大事,尔等未必可知,然则若论西洋海景,尔等却是当世之冠,尔等出航,朕放心!”

“为虑一事,此番三宝你西去,还需渡过一重大海,虽有海图,亦不可懈怠,定要择吉日出航!”

“至于军事上的事情,你多和琼州那个李成军商议,此番你为主使,他为副使,切记多听多议!”

郑和自然知道自己这一次责任重大,忙抱拳道:“是,三宝定会仔细商议,多听他人劝谏。”

而正当朱棣这边安排之时,那边朱高燨也在和李成军交代着事情,眼见自己将离,李成军看着朱高燨,一时红了眼眶道:“此去不知要耗费多久时日,王爷切记保重身体。”

他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真舍不得离开大明,一方面也是怕自己回不来,看着朱高燨,他便会想起自己在琼州的妻儿。

朱高燨看他这般,自是笑道:“男子汉,大丈夫,哭个甚么,此去多半要个两三年,可若是真有成效,李成军的名字,定要名留青史。”

“大丈夫生于当世,不说求利,定要求名,家事你不必担心,若有何事,汝妻儿,吾养之!”

而他一说这话,李成军便哭丧着脸道:“王爷切莫如此,如果可以,小人还是希望自己妻儿自己养!”

“那是当然!”朱高燨一时笑骂道:“说得跟谁想养你妻儿一般,这不是为了让你放心么!”

说着,他便收起了笑容,拍了拍李成军的肩膀道:“老李,你也算是我带出来的老部下了,为何让你去?就是因为你做事沉稳!”

“虽然语甚轻,可终究还是希望你铭记于心,此次出海,定是困难重重,定要万般小心才是!”

他一番话语说出,李成军便觉肩上担上了重担,忙认真道:“王爷是晓得的,咱老李不太会说话,但我办事,您放心!”

“这就好!”朱高燨听着,便从荷包中掏出了一个锦囊悄悄塞给李成军道:“这个你好生保存着。”

“若是没发现那印加帝国便罢,一旦发现,便可以此行事,定保此次尔等皆得大功!”

看着朱高燨递过来的锦囊,李成军便是一阵奇怪,心想他们这次不就是去探探路,还需要什么锦囊?

但他也知道,朱高燨做事历来不循常理,问了也没啥大用,当下便抱拳道:“属下听令!”

见他没有多说,朱高燨也就放下心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了,去吧,保重身体!”

李成军闻之身子一颤,当即身子一挺,给朱高燨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完事之后,便朝着远处行去。

另一边,郑和等人也与朱棣告了别,能得皇帝亲自相送,对于他们这些太监来说,已是无上荣光。

众人一路登上船只,眼见江上雾气消散,郑和便高呼一声道:“扬帆,起航,船队出海!”

一声令下,岸边无数船只密密麻麻开始一艘借着一艘,沿着江岸朝着东方航行而去。

江畔两侧,到处都是送别的百姓,其规模之大,远超以往任何一次下西洋之时,朱棣站在高台之上见此,不由抚须道:“昔日船队规模不下如今,可送别之人却不及此。”

“可见朝廷不可一意孤行,多借民力,方可成大事也!好了,船队也走了,摆驾回宫。”

他一说罢,便进入了车驾之中,百官见之纷纷离散,至于皇宫之时,已然上午时分,又开启了忙碌的一日。

.......

永乐十四年,也即公元1416年九月,郑和的船队正式由应天府出发,随行者有僧人慧信,将领朱真、唐敬等。

船队由清晨出动,至于下午抵达了长江入海口,趁着退潮之时,直接跨入了大海之中。

行至五日,至于嘉兴府海盐县,与浙江船队汇合,随之跨入浅海,一路顺着东南风南下。

而在这同一时间,广州府内,于此停驻兵马张辅、朱高煦等人也发现了今年秋天东风的提前。

与郑和的船队不同,他们的目的地不在西南方向,而在东南方向,因此吹东北风,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此时见得东北风盛行,朱高煦便与张辅合计,准备提前出兵,趁着冬日季风还未盛行的空窗期,抢先登陆吕宋。

二人商定之后,便令快马将他们的决议传达向应天府,至九月十三日,消息由兵部传到了内阁。

内阁上报朱棣知晓之后,朱棣又召集了代兵部上书朱高燧、琼王朱高燨与一众阁臣商议了许久,最终决议在月底之前,便对吕宋开启登陆战争。

而当消息传回广州府之时,张辅与朱高煦已经准备好了兵马船只,消息一至,就对吕宋发起了登陆战争。

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便是占据吕宋岛上位于中科迪勒拉山脉与三描礼士山脉中间巨大平原。

此地是吕宋岛上最大的土人聚集地,由两座山脉之间的海湾登陆,便可直接夺取吕宋岛以西的广阔土地。

至于吕宋的东北方向,虽然也有一片山地平原,可台风却要维持到十月底,此时并不适合登陆,自然也就不在占据范围之内。

商定了出兵策略之后,至十月中,大明的船队正式登陆吕宋岛,随之就对岛上国家开启了一场侵略战争。

这也是大明朝第一次主动开扩东南各岛国的疆域,大军上岛之后,便径直朝着岛上异族开去。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