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太仓卫,崇明县以南方向,靠近海岸的地方朱高炽和群臣正在此处等待。
正午时分,虽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可却没有融化岸边的积雪,海风徐徐吹来让在场等待的众人颇为难受。
冷是一方面,更多的源于对眼前事情的不确定,他们不知道,琼州的船队会在何时抵达。
而在众臣簇拥之中,朱高炽肥胖的身躯坐在主位上,手边还拿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奏折。
来接朱棣,不代表他便可以休息了,大明帝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土地,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事情。
这些事情会由各地传至朝廷,最终落到朱高炽的手上,此时他拿的便是一封关于山西旱情的奏折。
看着奏折书写的状况,他便招手道:“来人,去传户部尚书夏维喆过来,我有事要问!”
这个夏维喆便是夏原吉,维喆乃是其字,其人自小家贫,苦学多年科举落第,后入太学,被朱元璋发觉,任为户部主事。
随后夏原吉就在户部一直勤恳做事,历任三朝,终于官至户部尚书,乃是永乐一朝名臣之一。
此时下人闻之,不一会儿就将夏原吉给寻了过来,这是个身材高大,形容雅致之人。
一到朱高炽面前,他便行礼道:“夏原吉见过太子殿下,不知殿下有何事召微臣前来?”
“你自己看看!”朱高炽将奏章递给了夏原吉道:“去年朝廷不就让大同那边新修水渠么,怎的今年遇旱,还是如此严重?”
“是不是有官员从中贪墨了修渠款项?这水渠年年修,年年修不成,到底还要修多久!”
其实按规矩来说,修水渠的事情本该是工部主事,但在永乐一朝,夏元吉可谓是这方面的专家,故朱高炽有这类问题,首要都是询问夏原吉。
夏原吉闻得此事,也不辩驳,看了一会儿奏章则道:“此事且待微臣调查一番,回去便派专人下去监工,今年春天之前,必保水渠修建完毕!”
“如此便好!”朱高炽点了点头,挥手辞退了夏原吉,又拿起了一本奏疏,问道:“卫所那边还没消息?”
此话问的便是范安,范安一听,看了看海面,便道:“已经派人去接洽,想必不就便会回信!”
朱高炽听了,并未回话,只是看着奏疏,不一会儿,却听远处一阵马蹄声响起,声中只见一个骑士飞奔而来。
至于驾前,便跪地高呼道:“殿下,周将军传回消息,皇上御驾将至,请殿下准备迎候!”
听到这话,朱高炽这才放下奏疏,强自撑着身体起身道:“父皇将至,诸位随我一同迎接!”
一声令下,他便上了车驾,群臣随之,不一会儿就到了海边,这时就见海上已然出现了大量船只。
眼见此状,杨士奇悄无声息的来到了朱高炽身后道:“殿下,船只将至,不可不备啊!”
朱高炽背着身子,并没有回话,杨士奇还想再说,忽然之间,远处一声巨大的鸣叫响起,随之便由一艘巨大的黑色船只破浪而来。
看着此状,群臣都是擦了擦眼睛,有些骇然的看向了远处的巨舰,这艘船没有起帆,怎么来得如此之快?
朱高炽看着,心里也是咯噔一下,指着远处的蛟龙号对群臣问道:“这是什么船只,为何无帆无桨也能行动?”
群臣闻之,自也不知其中关键,唯独宁阳侯陈懋、阳武侯薛禄看得眉头一皱,心道不好!
他们本是朱高炽的心腹,这次来前,杨士奇已经打过了招呼,知道这一次不是单独来迎,还能直接对阵。
话虽是如此,他们心中却并不畏惧,因为他们带来的这些兵马,可是大明朝精锐中的精锐,一般边军都看不上,更别说琼州那个地方来的部队了。
可现在他们一看,心中就是一跳,看着那船只狭窄舰身两侧的巨炮口还有上面密密麻麻的士兵,他们有些难以淡定了。
而在众人惊讶之际,蛟龙号已经跨越了重重大海,来到了海岸边上直接停了下来。
下一秒,甲板放下,两列士兵齐刷刷的朝着船下行来,列队两侧,每人手上都抱着一种奇怪的棍子。
还不等朱高炽反应,朱棣便带着众人一路朝着船下行来,一眼望去,哪里有什么挟持,分明就是以朱棣为首。
一看此状,朱高炽便知事情并不如杨士奇他们所想,这一次分明就是自己四弟护送老爷子返回。
他也不犹豫,当即让太监扶着,一步一步的上前行去,临三十步远,便跪地高呼道:“儿臣朱高炽,恭迎父皇还朝!”
朱高炽的动作,朱棣自也看在眼里,他眯眼看了看远处军队列阵,便知自己儿子这一次多半有备而来!
想到此处,他便回头对朱高燨道:“老四,鸣枪放炮,让彼等看看琼州军士之威!”
朱高燨闻,自是诧异的看了一眼老爷子,心想琼州军士之威再大,那也是我的,与你老爷子有什么关系?
但此时既然老爷子有心显眼,他便回头看了一眼麾下大将从阳,从阳闻之,又回头看了一眼李成军。
李成军见之,当即回头高呼道:“鸣礼枪礼炮,朝海上发射,休要惊扰路上友军!”
众士兵一听,纷纷举枪发射,砰砰砰,一阵阵巨大的轰鸣声中,巨炮一响,在远处炸出了偌大一个水花。
大明群臣与士兵见此,纷纷骇然大惊,可朱棣却已经来到了朱高炽面前道:“起来罢,不用多礼!”
朱高炽听得远处枪鸣,已是吓得心惊胆跳,闻忙起身问道:“父皇这是作甚?”
他问的自然是船上为何要鸣枪鸣炮,朱棣却是一指远处的三千营和神机营道:“彼等是你调过来的?”
“正是儿臣调来!”朱高炽急忙低头解释道:“因是之前才问琼州船只北上的消息,杨士奇等估计是父皇北上,故儿臣便调兵前来护卫!”
“前来护卫,用得着调这上万人?”朱棣索性又朝后方一指道:“方才彼等所鸣之物皆是琼州枪炮,你以为,凭你调来的兵马,能否战胜彼等?”
朱高炽听得瞬间一愣,暗道这是什么鬼问题?但思考之中,他又将注意力放到了远处的那些士兵身上。
只见彼等一个个站的笔直,手上的枪支刚才没有经过任何点火,却直接朝着天空发射出去,也就是说,这些火器是瞬发。
想到此处,他的背后突然一凉,如果对方刚才想发起攻击,船还没到岸,就已经动手了!
这么想着,他又思虑及朱棣的问题,不由沉声道:“儿臣观那些枪支像是火器,若是能如神火箭神异,我军恐难胜之!”
“那朕告诉你,这些火器比我神机营中所有火器都要尖利,两军若是交战,就这三千营和神机营必败无疑!”
朱棣说了一句,便不再理会朱高炽,而是继续朝前行进,众臣见之纷纷下拜,朱棣却是挥了挥手,直接道:“闲话勿说,都登上船来,直接顺江而进,回朝吧!”
罢,他便背着手,回身对朱高燨道:“老四,让你的船队顺江而上,直往应天府!”
说着,就像回家一般,顺着队列,便直接朝着船上行去,独留群臣留在原地一脸懵逼。
朱棣离去之后,朱瞻基上前将朱高炽扶了起来,好不容易扶起了朱高炽,他却对朱瞻基道:“瞻基,你爷爷这是怎么了?”
直到现在,他都还没搞清楚状况,朱棣这是什么意思?现在到底又是什么情况?
可朱瞻基听着这话,看着自己父亲,却摇头道:“爹,此事说来话长,总之,咱们大明朝的天,要变了!”
“啊?大明朝的天要变了?”朱高炽听得越发懵逼,什么叫天要变了?在他爹南下琼州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_l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