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港会面终究还是结束了,虽然过程中一波三折,可终究还是得到了让众人都满意的结果。
如果硬要说谁有些不满的话,那就只有大学士杨荣一人。
因为杨荣和众人的身份不一样,他即是朱棣的心腹重臣,也是朱高炽的人!
这种特殊的身份,注定了他不仅要为朱棣考虑,还要为朱高炽考虑。
而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明显是朱棣动了改立储君的心思!
所以众人谈妥不算谈妥,必须在谈妥的同时,保下太子朱高炽才叫谈妥。
不然的话,回到朝廷之后,他如何向杨士奇等人交代?
总不能说他陪朱棣来琼州转了一圈,顺道就把太子给换了吧!
这话不仅众人可能接受不了,他自己心里这关也过不了。
所以,现在的杨荣迫切的想要知道众人上船之后谈论的内容。
只有知道了谈论的内容,他才能依照结果去劝解朱棣。
于是见得众人下船,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朱瞻基询问相关细节。
可当他看到朱瞻基的一瞬间,他就感觉有些不对劲。
这个皇太孙的神态与上船之前竟然截然不同!
上船之前朱瞻基形容憔悴,如丧考妣,衰得不行:
可下船之后,朱瞻基却是精神奕奕,就好像在船上谈论了什么好事。
这应该么?这不应该!因他估计,朱棣将朱高燨特地叫上船,对半就是商议改立储君之事。
如果朱高燨接受了,那就意味着朱高炽要被淘汰!
朱瞻基身为皇太孙,不可能对这种结果感到满意。
反之,如果朱棣没有改立朱高炽的想法,那就要抑制琼州的发展态势。
可看看朱高燨的模样,哪里像是被剥夺了权力的模样?
同样,朱高煦的样子也十分奇怪,此事分明和汉王没啥关系,可你朱高煦为啥也是喜气洋洋的?
而最不正常的是朱棣,这老爷子面无表情,好似吃了什么暗亏。
从表面上来分析,上面商谈的结果显然是汉王、琼王、皇孙三方得利,唯有皇帝吃了亏。
但这个分析结果是十分奇怪的,怎么样的商谈,会导致这种结局?
杨荣想了许久也想不清楚,眼见朱棣在朱高燨的带领下朝马车行去,他便来到了朱瞻基的身后小声呼唤道:“皇孙,皇孙?”
朱瞻基听得此,回头一看,见是杨荣,便道:“杨师傅?您老有事?”
杨荣见之,忙问道:“太孙,方才不是在船上商谈么,不知结果如何?”
“这......”朱瞻基犹豫了片刻,不知该如何回答。
难道要告诉杨荣在上面他们一家在他四叔的劝解下组成了同盟?
还是要说由于他四叔拒绝,所以他爹的储君保下了?
这些事情显然不太适合对杨荣这个外人说!
毕竟,这个委员会现在的成员都是皇家的人。
而他四叔的建议,也是通过委员会,逐步改变大明的现状。
这样一来,委员会的事情就不能透露给杨荣知晓了。
鬼知道这个大臣晓得细节之后,会不会跳出来阻止他四叔?
如果改革因他透露了消息被阻止,他爷爷会不会一怒之下直接把他踢出委员会?
也是现在的结局得之不易,他并不想破坏这种平衡。
思考了一会儿,他便摇头道:“不可道也,不过杨师傅放心,皇室之患尽除矣!”
罢,他就自顾自的上了车驾,只留杨荣一个人在车外懵逼。
皇室之患尽除矣?这又是个什么意思?难道太子储君这就保住了?
然则既然保住了太子,那这个琼州又怎么处理?
留给琼王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早晚是会威胁到朱高炽的!
他自然不知众人的利益此时已经达成一致,只觉得这件事从里到外透着诡异!
但现在朱瞻基没有明说,他也只得循机再问。
另一边,朱瞻基上了车驾之后,车内便又聚集起了四个人。
除了标配的爷孙三人外,这一回又多了一个朱高燨。
见得车内有些拥挤,朱高燨便笑道:“于谦这小子办事还是不够妥当。”
“既然知道还要回去,竟然不多准备些许车辆!”
“不如父皇先去,孩儿换乘一车,和他们挤挤去!”
而他一说罢,朱棣就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没多远路,就这么挤着罢了!”
现在他们要去的地方并不远,只不过是从码头前往火车站,也就两三公里的路程。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你再把你那什么委员会给说说!”
“现在委员会就算让你立了,那你接下来准备如何行事?”
听得此,朱瞻基与朱高煦也朝着朱高燨看了过来。
若是以往,这事他们是不管的,可现在他们都是成员,自然要关注此事!
面对三人的视线,朱高燨摇头笑道:“父皇莫非以为这委员会是什么一堂?”
“儿臣说是建立委员会,那委员会便是大家商量着做事。”
“以后如何行动,又要达成什么目的,都要开会决定!”
“目前来说,委员会成员有四个,确实可以商议出一个计划。”
“但委员会行事,怎么也绕不开大哥,所以儿臣建议,等大哥知晓之后,咱们再开会议定。”
“不过父皇既然问起,儿臣身为顾问,不妨给些建议!”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故此,咱们委员会应该定下一些行事准则与纲领。”
“日后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规矩的要求才可!”
“而这个纲领,一旦定下之后,轻易就不能更改。”
“儿臣建议,以大哥、二哥、三哥、儿臣、瞻基各有一票。”
“要更改,需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得票多者才能更改。”
“此外,父皇您作为会长,拥有一票否决权,即儿臣做出的任何决议,只要父皇您觉得不合适,便可一票否决。”
“单这么说,可能父皇你们有些难以理解,不如现在就简单来个投票!”
说到此处,他便笑道:“现在我提出以此准则:委员会核心成员永久定为六名,分为会长与常任委员。”
“会内所有规章制度由核心成员制定,以投票制通过方可实行。”
“其中,每个成员各一票,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投票表决。”
“会长作为最高领导,拥有两票权力,同时享有一票否决权,一旦会长动用特权,即便所有会员都同意的决议,依旧可以废除!”
“我建议将此为我委员会日后行事的纲领,不知诸位可赞同?赞同者举手!”
说完,朱高燨便将手举了起来,“诸位若是赞同就举手,若是不赞同,那就这规则就废除!”
而看着朱高燨的动作,众人也是理解了过来,合着这委员会里面的事务还能商量着来啊!
“不同意还可以拒绝?这倒是新鲜!”朱高煦顿时举手道:“我赞同!”
随着朱高煦这一举手,朱瞻基自然开始了他的思考。
以现在的规则来说,其实对他四叔没有偏向,反倒是对他和他爹有偏向。
老爷子一票否决自不用说,他们父子就有两票,且成员永久核定六人。
也即是说,只要现在他同意了,那么以后在委员会里面投票,他父子就能占有优势!
如此想着,他自然举起了手来道:“我赞同四叔的决定!”
看着他们三人接连举起了手,朱棣的眼睛就眯了起来。
虽说他有一票否决权,可除了这个特权之外,他还有两票!
也就是说,他想支持谁很重要,不想支持谁也很重要。
依照他的意愿,几乎可以左右整个委员会的任何决议和走向!
思绪间,他看向了朱高燨道:“现在的情况是不是朕一旦赞同,这个规则便正式生效了?”
“当然!”朱高燨点头道:“父皇拥有的两票,就是防止正反方票数相同。”
“眼下大哥三哥虽然没有加入,可已经有了三票赞同。”
“只要父皇同意,票数就是五比二,无需大哥三哥同意,此准则就会自动生效。”
“反之,父皇如果不同意,那就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父皇投出反对票,票数三比二,决议需要延后到大哥三哥加入之后,再行确定!”
“至于另一种情况便是父皇动用一票否决权,直接放弃提议。”
“不过因为这个提议规定了父皇的一票否决权,假如父皇将其废弃,那父皇的一票否决权便会失效!”
“原来如此!”朱棣点了点头,随之颔首道:“既如此,那朕也同意!”
“好!”朱高燨满意的道:“如此,那咱们委员会的第一条行事准则就定下了!”
“现在在此基础上,儿臣想再提议一条准则,那就是出于对当前情况考虑,委员会的存在,不得向任何非委员会人员提起。”
“一旦向外人提起了委员会的存在,则该委员将被视为放弃委员会的委员职位,自动退出委员会!”
“现在进行投票表决,谁赞成,谁反对?如有疑问,可以提出。”
罢,他就直接举起了手,而听着这话,众人脸上的神情便凝固了。
尤其是朱瞻基,他只觉背后发凉,搞不清楚朱高燨的意思。
杨荣才过来问过他发生了何事,现在他四叔就要规定不得透露委员会的存在。
莫非是他四叔刚才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现在特意要动他不成?
_l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